前段時間,一個名叫殷沙漫的女大學生出人意料地火了!從電視“紅”到網(wǎng)絡,從湖南“紅”到廣東,其事跡被各大官微爭相點贊。不少網(wǎng)友被她的事跡感動了,紛紛留言:人美,心更美!
殷沙漫出生于1994年,廣東惠州人,吉首大學2017級碩士研究生,已為公益行動堅守十余年。從初中開始,她就致力于公益事業(yè)。上大學后,她利用課余時間,支教二十余所山區(qū)小學,走訪了三十多處偏遠的苗寨,開設了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希望讓孩子們接受真正的素質教育。她說:“也許我這點兒微弱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萬一帶給他們一種無限的光明呢?”
殷沙漫自小體弱多病,一次生病期間她在醫(yī)院里看到志愿者耐心地照顧毫無血緣關系的病人,從此志愿者精神在她的心里扎了根。上初一后,12歲的她加入了學校志愿者協(xié)會,開始了她的公益之路。初中高中六年時間里,盡管學業(yè)繁重,她依舊堅持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公益活動,組織和參與各類志愿服務共計一百二十余次。2013年,殷沙漫考上湖南省吉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上大學后,她繼續(xù)堅持自己的公益之路,越走越遠。
大一時,她加入吉首大學麥田計劃志愿者協(xié)會,并擔任副會長一職,開始關注貧困山區(qū)的教育。殷沙漫說,她希望讓孩子們懂得,即使身處條件艱苦的山區(qū),依然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多維解讀
角度一:公益不僅是行動,更是一種喚醒
在殷沙漫看來每個人都有善心,而公益事業(yè)毗是為了喚醒它。只有人們內(nèi)心的愛與善良覺醒,才能生發(fā)出更多不約而同的公益行動。而公益的目的是以小愛匯成大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公益隊伍幫助更多的人。公益不僅僅是喚醒更多的人來做公益,還在于喚醒更多貧困兒童追求理想。
角度二: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天地有大愛而不言,她用自己的熱血傳遞了一份溫暖、一份希望。一個外表柔弱、內(nèi)心堅強的女生,十年磨礪,只為當初一句稚嫩的承諾:我要像你們一樣,用我生命的光芒照遍祖國城鄉(xiāng)大地。讓我們催生心中愛的種子,從我做起,就像殷沙漫一樣,做一個向上向善的好青年,讓大家看到這個社會始終是溫暖的。
角度三:貴在堅持,難在堅持
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公益最難的就是堅持,但殷沙漫在這條路上已經(jīng)堅持了十余年。她在最美的年紀,選擇在公益事業(yè)的路上奔走,奔波在各個貧困地區(qū),用纖細的雙手為山區(qū)孩子增添一抹亮色,用瘦弱的肩膀為那些貧困家庭帶來一份希望。她用持久的愛溫暖了山里的孩子們,點亮了他們的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