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的《朗讀者》播出后,96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火了。
他是馬來西亞歸僑,1940年回國參加抗日活動。他是我國著名的肝膽外科專家,是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的名字總和“奇跡”相連,被無數(shù)病人稱為“當代神醫(yī)”。他說:“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眳敲铣瑥尼t(yī)75年,將超過16000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今年96歲高齡的吳孟超,創(chuàng)造了中國醫(yī)學界乃至世界醫(yī)學肝膽外科領域的無數(shù)個第一:他主刀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臟外科入門專著,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
這位中國肝臟外科之父的右手握過眾多的獎杯,但最契合止血鉗的形狀——筋脈虬結。他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內(nèi)側彎,但又超乎尋常的柔軟細膩,指甲整齊潤澤——食指畸變是因為過去做過的成千上萬臺肝臟手術,細膩靈活是為了未來能再多幫助一個生命。在病人腹腔充滿血時,旁人看到的是血流如注,但吳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進病人腹腔,準確地抓住血管一掐,血當即就會止住。
多維解讀
角度一:一腔熱血,愛國報國
吳孟超先生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1940年回國后,由于去不成延安,只能留在昆明求學,他決心“讀書救國”。命運和信念一起指引著吳孟超,后來他成了一名軍醫(yī),在老師的指導下專攻肝臟領域。幾十年來,吳孟超見證了中國肝膽外科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卓絕探索歷程,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個第一。他用一腔熱血愛國報國,是一名真正的中國夢實踐者。
角度二:懸壺濟世,淡泊名利
吳孟超從醫(yī)75年,96歲高齡仍奮戰(zhàn)在無影燈下。為了治病救人,他勇?lián)L險,不怕名譽受損。82歲時,他不顧眾人反對,為一個體內(nèi)腫瘤堪比籃球大的病人做切除手術。大道至簡,大象無形。越是樸素,越是偉大:越是大家,內(nèi)心往往越簡單澄明。吳孟超淡泊名利,一心懸壺濟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角度三:良醫(yī)匠心,醫(yī)者仁心
鮐背之年,吳孟超仍堅守崗位,散發(fā)自己的光與熱。他以自身的不離一線,換取千萬家的健康團圓。成為一名好的醫(yī)者,是一個苦行僧的過程,吳孟超卻甘之如飴,不舍晝夜。他甚至說,倒在工作崗位上也是一種幸福,這就是醫(yī)者仁心。沒有仁心,難成醫(yī)者:沒有匠心,難成良醫(yī)。工匠精神是一種修煉,更是一種境界。一名好醫(yī)生地是工匠精神的傳承者!吳孟超既是有匠心的醫(yī)者,又是有仁心的良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