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恒博
從空中鳥瞰,我的家鄉(xiāng)絕對布滿綠色,這主要是竹林的功勞。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雖然我說不出這樣富有詩意的語言,卻同樣離不開我的竹林樂園。
我的印象中,竹林總與人家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如果誰家房子旁沒有竹林,那真是一件怪事。我的老家就被一大片竹林擁抱著,它們既能吸收夏日的陽光,又能擋住冬日的寒風,還能夠阻擋好奇的目光,讓老家與紛擾的世俗隔絕,儼然成為一處世外桃源”。正因如此,我的童年時光大半是在竹林中度過的,它們承載了我大部分的美好記憶。
哪里有竹林,哪里就有筍子蟲,老家的竹林也不例外。別看筍子蟲有一對可怕的大鉗子,全身披滿鎧甲,腳上還有鉤子,活脫脫一副惡魔樣,可它們是我兒時的玩伴。因為它們都傻傻的,喜歡趴在嫩筍上一動不動,所以總是逃不了被捉的命運。每次捉到后,爸爸總想把它們腳上的鉤子掰斷,插上竹簽用來扇風。我卻喜歡用繩子綁住它的腳踝,假裝它是小小氣球,帶出去四處溜達。只不過我揮舞繩子時經(jīng)常失誤,還會被它們的小爪子抓住,這時我就會飛快地把繩子弄斷,使出吃奶的勁兒把它們甩出去。其實被抓一下并不會造成什么真正的傷害,我只是找個借口把它們放了,好看著它們自由飛翔。
竹林旁往往會有許多植物,讓我記|乙最深的有兩種:一種是稻子,另一種是不知名的小紫花。稻子是農(nóng)人不小心灑落在竹林邊的谷粒長成的,它們?nèi)崛崛跞醯模屓丝戳司蜕鲆还蓱z惜之情。我擔心它們被路過的雞一口吃掉,就“加班加點”地在四周筑了一道小土墻。可無論我多么細心地照顧,甚至還偷偷為它們施肥,它們都會無可奈何花落去”。我十分納悶兒,但沒人能解答我的疑惑,等我長大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后,才明白這是基因問題。
不管稻子結(jié)局如何,它們應該是我喜愛花花草草的原因吧!而那種小紫花,是蝴蝶的最愛,我常常在它們旁邊守株待兔,等候蝴蝶的光臨。然而,因為魯莽,我犯了一個無法彌補的錯誤。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我一時興起,想捉一只蝴蝶玩兒,就依靠竹林的庇護,盯著一株小紫花不放,生怕自己錯過蝴蝶的到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漫長的等待之后,有只蝴蝶翩翩而至。當我判斷它要去吸花蜜之后,就躡手躡腳地走過去,在它剛剛著陸”的那一刻,我迅速伸手去抓它的翅膀。它可能察覺到了,立馬張開了翅膀,只是來不及起飛了,我已經(jīng)抓住了它的翅膀尖。瞬間,它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那天我想:毛毛蟲能變成蝴蝶,蝴蝶也會變回毛毛蟲吧。于是,我慢隉扯去它的翅膀,像撕開一張白紙一樣。當扯到一半時,我突然想起從沒見過蝴蝶變成毛毛蟲,立即停下魔爪”??蔀闀r已晚,它已經(jīng)不動了。我希望它吸點兒花蜜恢復生機,就把它放在我家的月季花上。隔了一會兒,我又想起蝴蝶喜歡在陽光下活動,就把月季花摘下來放在太陽下??晌矣趾ε滤恍▲B吃掉,就在暗處觀望保護。等了好久,它終于動彈了,只見它拼命掙扎,像一個落水的孩子,卻始終伸不出胳膊,抓不到哪怕一片樹葉。我后悔極了,恨自己根本沒弄明白就貿(mào)然行動,讓一只美麗的精靈從此不能飛行。眼看著天色已晚,它卻仍在掙扎,我只好把它放在小紫花上,期望它能自己吸花蜜??傻湶粏涡?,那夜下了雨。第二天,當我急匆匆趕到小紫花前想確認它的安危時,發(fā)現(xiàn)花上除了露珠,什么都沒有。它大概兇多吉少吧?為了一個突發(fā)的傻念頭,我居然毀掉了一只美麗的小精靈。此后每次看到小紫花,我都會想起那只枉送性命的蝴蝶。
快樂是小孩子的天性,尤其是擁有竹林樂園的小孩子。在這里,拋開竹林里各種有趣的植物、昆蟲,光是竹子本身就有無限驚喜。暫且不談歲寒三友”的美譽,光是看外形,它就足以在美的殿堂中占據(jù)一席之地。挺拔的身軀與眾多的竹枝交相輝映,無數(shù)的竹葉在風中搖曳,實在讓人無法抗拒。何況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身軀會抽條,手臂會延伸,手指會變色,觀察著它的變化,便覺得妙趣橫生。記得以前看了武俠電視劇之后,我常常去竹林里拾一大把竹葉,一下午一下午地練習“飛刀”技藝。到了秋天,地上會鋪滿厚厚的落葉,我便帶著貓狗去竹林里撒歡兒。但我最喜歡做的事是尋寶”。不知是誰的杰作,竹林里總埋藏著眾多的瓶瓶罐罐,我便裝作探險家去挖掘,每挖出一個便會為它編造一個故事。若是運氣好,挖到了亮晶晶的玻璃球,我就會把它當作稀世珍寶好好地保存起來?,F(xiàn)在我還存有幾顆遠古時代”的寶珠”呢!
如今外出求學,慢慢遠離了我的竹林樂園。但時間是公平的,它帶走了一件珍品,就會留下另一樣東西作為交換。正如它雖然帶走了我的竹林樂園,卻留給我最美好的記憶。
佳作點評
單看一個竹林樂園”,很容易想到孩童的追逐打鬧,抑或蕩秋千捉迷藏之類的游戲,殊不知本文作者另辟蹊徑,寫出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一個筍子蟲,在父子兩代人不同的玩法中,充分體現(xiàn)出生長在新時代的作者更豐富的生命意識、更浪漫的想象力。而那可愛的稻子、不知名的小紫花、夭折的蝴蝶、竹葉“飛刀”技藝、“尋寶”故事等也在小作者清新、流暢的筆下流淌,就像月空中撒下的詩一樣美好空靈,讓人不知不覺步入童年的時光,享受天真爛漫的童趣。
(楊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