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莉
北宋詩人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庇纱丝梢姡喿x不僅讓人明理增慧,還能使人談吐優(yōu)雅,風度迷人。
閱讀,能夠培植心性。閱讀,讓讀者潛移默化地擁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度,在人群里顯得卓爾不凡。他們不張揚媚俗,也不捧高踩低;不尋釁滋事,也不懼事躲事;懂謙讓知進退,處世穩(wěn)重不乏淡定。這樣的人,必然是書香長期滋養(yǎng)了心靈,不僅談吐灑脫,性格溫潤,而且幽默睿智,還保持了練達通徹的心性。他們對人生坎坷一笑置之,既能安貧樂道,也能審時度勢,包容淡定地面對困境,骨子里處事不驚,自有一種笑看人生的淡泊心境。
閱讀,可得良師諍友。 明代于謙有詩曰:“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痹跁氖澜缋?,你足不出戶地恣意馳騁,可以和歷代偉人的靈魂對話,還能縱覽世界各地的千山萬水;借助網(wǎng)絡和書友促膝談心,發(fā)表見解和心聲……有人說:“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币槐竞脮拖褚晃粚煟I(lǐng)我們探求未知領(lǐng)域的奧妙,越發(fā)懂得“學然后知不足”的真諦。激勵自己堅持不懈地閱讀,追隨心靈的召喚和精神追求,也在求索過程中不斷地結(jié)識良師益友。
閱讀,讓心生安寧。喜歡讀書的人,甘于放棄應酬和交際,靜坐一隅捧卷而讀。只需一書,一椅,一燈足矣,堅守內(nèi)心的純真和澄澈。閱讀,不僅讓我們傾聽外部的聲音,更讓我們喚醒自己心靈深處的低吟。宋人程頤有語:“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讀出書的味道,應該是進入讀書的高級境界。與書相伴,是鬧中取靜和靈魂自我放逐,稍有收獲便會心生喜悅,恍若佛號入耳,覺得心安神寧,感恩知足。
閱讀,還能怡情養(yǎng)顏。美國總統(tǒng)林肯說:“一個人過了40歲,就該對自己的臉孔負責?!比瞬荒芨淖兿嗝玻蔷透淖儦赓|(zhì),對臉孔負責,也就是對自己的氣質(zhì)負責。有氣質(zhì)的人,就像擁有一種看不見摸不到,卻與眾不同的俊逸靈氣,一種自然而然的從容神韻。不因富貴而驕橫,不因貧窮而怯懦,這種由內(nèi)而外的書卷氣,突破了性別和年齡界限,多年的沉淀和積累,雕琢出君子溫潤如玉,佳人優(yōu)雅從容的人格魅力。
臺灣作家林清玄盛贊一位化妝師的話: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神奇的化妝術(shù)改變的是面容,生命的化妝則改變?nèi)说男睦砗途駹顟B(tài)。毋庸置疑,唯有讀書,并且是幾十年如一日地讀書,才能真正地反轉(zhuǎn)時光,琢顏如玉,成就君子無雙,美人如玉的傳奇!
(編輯 宜凡/圖 錦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