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游
喜歡白雪。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一片潔白,也許那時下雪多,冬天的故鄉(xiāng)整個醉入了雪的懷抱。長大后更喜歡雪山上的雪,只因那兒的雪是立體的。平原地勢低雪易污易融,雪山海拔高雪終年不化不污。你想心靈永遠純潔如雪,是不是應(yīng)該努力把自己變高呢?
喜歡白云。藍的天空飄著白的云,原來天的心也透亮;若飄滿烏黑的云,說明天的心也遭堵。
喜歡風(fēng)清月白的夜晚。月是白的,大地也是一片雪白銀光。人們常說,月亮代表我的心,卻不曾反問自己的心,能代表月亮嗎?
喜歡白色的花,如梨花、水仙、白玉蘭等,不但花的貌、花的身是潔白的,花的心也是潔白的。外表與內(nèi)心潔白如一,是我的信念。
喜歡白色的餐桌、白色的椅子、白色的碗盤,因為它們難得一塵不染,哪怕很小的污點也藏不住。若用黑碗黑盤黑盆黑杯黑碟黑勺黑紙巾,污漬就不易被發(fā)現(xiàn)。
喜歡穿白襯衣,不愛穿紅襯衣、藍襯衣、黑襯衣。我總覺得,穿白襯衣可促使人更注重自身整潔。據(jù)說,凡長有白色羽毛的動物更是潔身自好,人例外嗎?
喜歡白墻,不喜歡粉墻、綠墻、藍墻、紅墻。白墻可使房間顯得干凈、自然、安靜、明亮、空間大。國畫留白,就是留給人遐想空間,白墻不也如此?白是無,無才有。
空調(diào),也喜歡白色的,總覺得白色的空調(diào)像冰雪一樣涼爽。也曾見過外表漆成深紅色的空調(diào),總覺得它就像一團火,看著就熱。
喜歡白色手機,拿在手里就像捧著一塊兒潔白的玉石,那里面發(fā)出的聲音仿佛都是天籟之音。
喜歡把書柜漆成白色,只因書的“家”更應(yīng)潔白無瑕。這樣,每一本書仿佛都站在冰層上、雪地里甚至白云上,顯得格外的神圣。
家中櫥柜是白色的,茶幾是白色的大理石,浴缸、洗手臺面、墻磚也是白色的。曾有人勸我改用別的顏色,我謝絕了。因為白紙才好作畫,白色里才會有五顏六色,而五顏六色里是不會有白色的。
喜歡白色熒光燈,省電、發(fā)光柔和,亮度也是白熾燈的5倍。夜晚,當雪白的光像雪白瀑布一樣飛落在雪白書頁上,讀著白雪公主、白馬王子、白居易、李白,還有白皮的白話詩,仿佛進入了白的夢境。
喜歡白衣天使。走進醫(yī)院,如走進白的世界。醫(yī)生、護士及課本上的白求恩,從小就讓我敬佩。因為“白”,護衛(wèi)著我們的生命。
找對象也喜歡皮膚白凈、心也潔白的,白給人的感覺那么美好。年輕時曾有過一個戀人名叫白露,一聽名字就讓人想起《詩經(jīng)》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詩句。
畫畫喜歡白描,只用線條勾畫,不加任何色彩渲染,自自然然,沒有一點兒雕飾。我們的人生,最好也不要去刻意粉飾。
喜歡黑白分明的木刻,那真是一個黑白世界。其實,白是襯托不出白的,只有黑才能襯托出白。黑只有黑了,白才更白。故宮一位老油漆匠說,白里加上一點兒黑,白才更白、更美、更柔和。
喜歡白紙黑字。書刊都是白紙印著黑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是任何時候也抹不去、賴不掉的。帶顏色的紙寫上花花綠綠的字,總讓人看不大清。歷史,也希望是白紙黑字;人生,也希望是白紙黑字。
喜歡白玉,瓷器也喜歡白色的,潔白的器物上無一斑點、瑕疵。白璧無瑕,是我人生的追求。
喜歡白色蠟燭?!跋灳娉苫覝I始干”不知指的是紅淚還是白淚?因蠟燭有紅有白,李商隱在詩中并未寫明。我寧愿相信詩里寫的是白色的蠟燭,其一身、一生潔白,即使流淚或淚干成灰,也都是白的。
兒時讀“白毛浮綠水”,喜歡上了白鵝;讀童話故事,喜歡小白兔、小白羊、小白貓、小白鴿;長大讀詩文,喜歡白鷺、白鶴,連小小的蠶及吐的絲也是白的。我總覺得,白,是善良,是純真,是美好。
喜歡白楊、白松、白樺。喜歡白楊只因讀了茅盾的《白楊禮贊》,稱白楊干筆直,所有丫枝一律向上,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著生長的,更甭說倒垂了。
喜歡白果樹,其生長緩慢,從栽種到結(jié)果20余年,40年后才能大量結(jié)果。想想人不也如此嗎?不同的是,白果樹結(jié)的果都是白果,人結(jié)的果卻各種各樣。
喜歡喝白開水。一碗白開水,簡單、樸實、自然,沒有別的東西,不加任何佐料,無任何添加劑,照樣喝得津津有味。糖水,只有甜味;茶水,僅有茶味。白水,看似什么味也無,細細品來卻藏有不少味。
喜歡白菜,因為白菜最有愛心,為了保護那顆稚嫩、純真的心,不惜把自己變成一層又一層。
喜歡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做人也喜歡清清白白,不喜歡黑白混淆、黑白不分,討厭以黑為白或以白為黑或亦黑亦白。
喜歡喝山藥熬的粥。那雪白的山藥切成小塊兒,與白米一起熬成白粥,再加點兒白糖,盛在細白瓷碗里,外白、里白、心白,原來那些“白”中竟藏有人間難得的美味。
喜歡喝白酒。白酒里有一股說不出的勁兒,不像紅酒、啤酒、雞尾酒,看似五彩繽紛,但缺勁兒。
喜歡白米、白饃、白面條、白面大餅。想起40多年前回老家過年,老家人給我端上一碗白面餃子,而他們?nèi)胰吮持页缘膮s是黑面餃子。那時,樸素農(nóng)民眼中的窮變富,其實就是黑變白呀!
棉花是白的,給人溫暖;羽絨是白的,給人溫暖;羊毛是白的,給人溫暖;連正午的太陽也是白的,給大地溫暖……為什么除了紅的火,白也能給人溫暖呢?
喜歡白手起家,不喜歡處處依賴別人。一窮二白并不可怕,一張白紙,正好去描繪自己心中的絢麗藍圖。若是一張早已寫滿字的紙,如何去寫自己的人生呢?
最不喜歡的是白日做夢,最大的冤案是不白之冤,最愿意看到的是真相大白,最難受的是白花心血、白費力氣、白等、白說、白干、白忙活、白瞎一支蠟,最傷感的是白了少年頭,最無奈的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最令人遺憾的是白璧微瑕,最使人欣喜的是一唱雄雞天下白,最讓人感嘆的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活到白壽?!鞍佟弊秩サ羯厦娴摹耙弧笔恰鞍住保鞍佟睌?shù)減一是九十九,所以古人說人到九十九歲為“白壽”。白活一生、白來人世走一遭也是“白”,但與“白壽”差之甚遠。
喜歡白頭偕老、相望白頭。白發(fā)千丈,語出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倍矣X得,一頭白發(fā),是生命之礦的白金,是人生之田的瑞雪,是歲月獻上的哈達。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雖是人生至痛,而白頭偕老、白發(fā)相守卻是對人們一生愛情與幸福的最高贊美。
人生很短暫,如白云蒼狗,不過是白駒過隙,即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形容時間飛快,語出《莊子·知北游》??蔀槭裁唇邪遵x過隙,不稱黑駒過隙、紅駒過隙、藍駒過隙?看來短暫人生屬于白色。人,出生在潔白產(chǎn)床上,吃白乳白米白面長大,死了也要蓋上一塊白布,人難得以“白”為始終。
(編輯 思智/圖 錦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