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541000)
1.山地氣候條件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瀕臨北部灣,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壯族,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擁有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而桂北瑤族同胞分布甚廣,因環(huán)境地域的不同,民族服飾上也各不相同,多種多樣。桂北主要都是邊緣的山脈,主要有的山脈是九萬大山、鳳凰山等,東北部還有海洋山、貓兒山、越城嶺等山脈平行排列。西北有金鐘山、青龍山。平均溫度在16℃-22℃左右,年均降水量在1200㎜-1800㎜。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桂北地區(qū)溫度較高,降水量充沛,冬季溫度稍低一些,并沒有霜期長,全年植物都可以生長。為了生產生活,桂北瑤族得服飾也因此而設計,衣著較為寬松舒適,適合田間地頭勞作生產。
2.男女著裝類型
男性瑤民,衣著都是寬衣大襟,衣服上不繡花。衣長遮臀,褲子長過膝蓋。衣袖及褲管短而寬大,頭扎長巾,兩邊繡花,纏在頭上分開在左右耳間,如兩角聳起。腰系長帶,服扎青布長條綁腿?,幖遗砸路^為復雜,多穿自織的青黑粗布大襟無領上衣,袖管寬大,衣長至膝上,襟口衣邊和裙邊均繡有彩色圖案。褲管短而寬,腿纏繡花三角綁腿,腳穿草鞋,頭纏五尺二寸,兩端繡花的頭巾,腰扎兩邊鑲花腰帶,左胸佩掛繡花汁帕,前捆兩邊下角繡花圍裙,前后都顯得多彩多姿。飾物多以銀器為主,戴銀質大耳環(huán),銀鐲子,戒指,家境富裕者還戴銀項圈。服飾瑤家族男女有別,不論哪個支系。自古就有記載:“男女皆大領左衽”,“女衣幅袖以五色絨線密繡之,衣長過膝”。小孩子的帽子上有銀質制造的九個羅漢,或一尊觀音,帽后系一塊花式別致,吊有五個銀鈴的保命鎖。也有婦女不纏大頭巾,把頭發(fā)梳成高翹的角形臘殼鳳髻,插銀簪,以繡花頭巾遮蓋,扎白須毛巾,耳戴大銀耳環(huán),手戴有小鈴的銀鐲,腰扎繡花帶,顯得苗條而秀麗。
1.繡衣,錦裙制精美
桂北的瑤族女子的新娘裝十分精美,她們的服飾別具一格,一身披紅戴錦,在出嫁時,更是打扮得美如燦爛的山花。桂北瑤族的新娘裝,都是她們一針一線親自縫制而成。也把她們的情思注入其中。技藝精湛,從小受到母親的言傳身教,熏陶。未出嫁之前,新娘裝便早已縫制完成。精美的錦衣,錦裙在新婚之日裝扮自己。在瑤族人常用布巾裹頭。頭巾也是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的定情信物。紅瑤姑娘出嫁的時候,有兩件衣服特別的講究。第一便是百褶裙。百褶裙有如開屏的孔雀,耀眼奪目?,幾逍履飼诎亳奕惯吚C以七彩的山川,海浪的精美刺繡。在百褶裙中間不繡以圖案,留出密集的褶皺。這些空白的褶皺,就如瑤族新娘的心胸一樣,寬廣,純潔和開朗。百褶裙的上部。繡以吉祥喜慶的圖案,花團錦簇。下端用珍珠,水晶寶石點綴其中。其二便是“坎肩”。在新娘裝中必不可少。搭以在肩膀之上,多層布料疊制而成,呈波浪式展開。多繡以圖案和花卉,精心繡制?!翱布纭辈还馐茄b飾還具有實用性。在田間地頭,重物搭在肩膀上可以減輕壓力,避免磨損衣物。無不體現瑤族新娘的智慧與勤勞。
2.錦帶、繡巾系因緣
瑤家姑娘重要傳統(tǒng)工藝便是編織錦帶。錦帶的編織也姑娘交友結親的貴重禮物。十一二歲之時,瑤族姑娘要向母親學習編織錦帶,十六七歲就以經可以織出上乘的各種錦帶。錦帶可以送給心愛的小伙子系煙盒子之用,連接兩個相愛的瑤族男女青年。錦帶小的精細而美觀,長的有數尺。中號的錦帶也可以送給親友做系圍裙的帶子。錦帶上會繡以青蛙,鴛鴦,還會有常見的萬字格,四方星斗,蓮花和葵花等圖案。顏色以紅色為主,心情紅如烈火。錦帶兩端還會繡上孔雀開屏,尾部有一叢絲線和三股錦須。錦帶是瑤族姑娘出嫁時的必須的物品,飽含了辛苦,對成家立業(yè)滿懷憧憬。繡巾能體現一個瑤族姑娘心靈手巧,技藝高超的,會在繡巾上繡制鳳凰,鴛鴦吉祥喜慶的圖案,圖案栩栩如生。對愛情的向往,送給心上的小伙子,定當珍藏一輩子。
1.蠟染技術技藝高
花邊、錦帶、土布、葛麻紡織品都是編織品種。編織的圖案,有龍鳳呈祥、鴛鴦戲水、點水蜻蜓、魚躍龍門。奇花異草。編織品,在頭巾、衣服、圍裙提頭,有的也用來連接成被面或縫制成錦囊。編織的工具很簡便,用一片竹片,一尺即可,削尖刮光兩端即可了?;ㄟ?,錦囊的編織方法是棉紗染成彩線配以錦線,進行編織。從古至今紅瑤女子都是蠟染能手,人人都會制作描繪蠟染圖案。圖案豐富多彩,有金魚戲水、云蒸霞蔚、還與樂善好施的寶貝橋(俗稱小木橋)百花爭妍。一幅幅蠟染圖,形象逼真,又富有詩意,賞之賞心悅目。蠟染技藝也因其技藝精湛,裝飾和藝術品味高。也從瑤族村寨中走出來,進入了大都市,讓更多的人了解知道,欣賞精美的蠟染圖。
2.紡葛織麻用途廣
桂林麻布紡織的工藝比棉紡織的工藝更加的久遠。據《文獻通考》卷二十二中記載:“通典按:令文諸郡貢獻,皆取當土所準絹為價,多不過五十?!痹诋敃r全州瑤族織的葛布最有名,且當時歸零陵郡所管轄。東山瑤族在生活當中,對周圍的動植物相當了解。對葛藤的生長習性,采集方式都很清楚。每年到了夏天,大家都會去山上采集葛藤,把葛藤割下來,去除葉子和葉柄,帶回家去侵泡在水里五到六天,然后經過處理,得到灰白色的葛麻。最后經過反覆的晾曬,質地也更加的柔軟。還要經過發(fā)麻,績麻(俗稱理麻),紡麻線,染色等工序才能完成。在瑤家一般都是自家紡麻再請能工巧匠織布的較多,很少有又紡又織的。東山瑤家的葛麻布織成以后用途很廣泛,既可以用來織布做衣服,還可以用來做蚊帳和麻袋等用品自產自銷。在生產生活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耐用程度高,不易磨損。桂北瑤族的葛麻布在歷史上都是很有名氣特別是東山瑤族。
瑤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在桂北瑤族近代服飾式樣多姿多彩。本文從桂北瑤族服飾著裝的地域適應性,從山地氣候條件,男女著裝類型進行分析。對瑤族的新娘裝進行論述,新娘裝在桂北瑤族服飾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瑤族服飾里最具代表的服飾,圖案、樣式、寓意無不都體現了瑤族先民的智慧的結晶。根據所處的環(huán)境,地理進行改造利用,物產豐富?,幾迦嗣裼眠\古法,紡麻織布,自給自足。也是對古人的尊崇,與敬畏?,幾屣L俗習慣很有民族特點,服飾就是最能體現的。
參考文獻:
[1]張述林.論服飾地理的主要研究領域[J].人文地理,1995.9.
[2]胡敬萍.中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J].廣西民族研究,2001.1.
[3]鐘茂蘭,范樸.中國少數民族服飾[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