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三
1972年11月,受“文革”沖擊尚未復出的鄧小平,按照中共中央和周總理的安排,去贛南的興國、瑞金等地參觀考察。當月12日,鄧小平和夫人卓琳一行輕車簡從,來到考察的第一站——素有“藥都”之稱的清江縣(今樟樹市),參觀了江西鹽礦,實地考察了工業(yè)生產(chǎn)的真實狀況。
上午10時,載著鄧小平的半舊伏爾加牌轎車駛進清江縣革命委員會招待所(簡稱:革委會)小院。被指定接待鄧小平的原清江縣委副書記、時任縣革委會常委的陳祉川,迎接鄧小平到招待所短暫休息。走進二樓接待室,鄧小平選了個朝東的位置落座后,簡單聽取了陳祉川介紹縣里“文革”以來工農業(yè)生產(chǎn)的“大好”形勢。睿智的鄧小平了解到清江縣當年工農業(yè)產(chǎn)值僅有2600多萬元時,眉頭微微一蹙,輕嘆一聲,意味深長地對陳祉川說:“看來,你們縣的生產(chǎn)潛力還大得很哪。”聽完情況介紹,鄧小平隨即在陳祉川的陪同下,參觀考察了縣城南郊的江西鹽礦。
在江西鹽礦,鄧小平受到出乎意料的熱烈歡迎。原來,礦黨委書記齊志亭、礦長王海清在頭天傍晚接到了省里關于“鄧小平同志12日要來江西鹽礦參觀”的電話通知。鄧小平當時還處于在新建縣拖拉機修理廠“勞動改造”期間,盡管通知中對接待工作做了“不準群眾圍觀,不準呼喊口號,不準稱呼首長”的三條規(guī)定,但“同志”這一稱呼,讓兩位礦領導敏銳地感覺到非同一般的政治意味。他們接到通知后激情難抑,竟忘了上面有關保密的批示,將鄧小平來礦參觀的喜訊很快傳了出去,并親自拿起掃帚,帶領干部職工忙到深夜,把整個礦區(qū)打掃得干干凈凈,迎接鄧小平同志的到來。
那天正好是星期天。大清早,五六百名輪休的工人就自動匯集在通往礦區(qū)辦公樓的土路兩旁,癡癡地盼,久久地等。11時許,兩輛小車在礦區(qū)辦公樓前停下。穿著一身中山裝的鄧小平和卓琳從車上下來,看見那么多工人前來迎接,深為感動,忙向大家頻頻點頭、微笑招手,表示真誠的感謝。隨后,他們直奔會議室聽取礦領導的匯報。
據(jù)時任鹽礦革委會生產(chǎn)組組長的徐水根回憶,鄧小平特別重視生產(chǎn),沒等喝完一杯清茶,就急著要到生產(chǎn)一線察看,先后觀看了鹵水庫、平鍋熬鹽和真空制鹽等車間。當來到平鍋熬鹽車間,熱騰騰的水蒸氣沖得在場人的眼睛都睜不開,鄧小平卻不顧這些,每處都看得非常仔細,還伸手在鹽簍里抓起一點食鹽品嘗。
這座探明儲量高達103億噸的大型鹽礦建于1970年,當時工人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非常簡陋,宿舍和廠房都是用毛竹和油毛氈搭建的。鄧小平看到工人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lián)]汗如雨勞作的感人場面,忙上前一一握住大家的手動情地說:“你們的精神太值得學習了!大家現(xiàn)在的工作很辛苦,以后實現(xiàn)了機械化,一切都好了?!苯又?,他又補充說:“江西過去缺鹽,紅軍在井岡山時期,就沒有鹽吃。如今有鹽了,老表有鹽吃了,這非常好!”
鄧小平離開江西鹽礦時,齊志亭代表全礦工人送給他幾小包精制食鹽。禮輕情意重,小小的禮物,讓鄧小平心頭一熱,他欣然收下了這份凝聚著江西鹽礦全體工人特殊情意的珍貴禮物。
回到清江縣招待所后,鄧小平的心情舒暢了許多。吃中飯時,陳祉川問鄧小平喝什么酒。望著眼前這名在“文革”中同樣受到錯誤批判的質樸基層干部,當時境況下很少喝酒的鄧小平立即朗聲笑道:“到了樟樹,當然是喝你們自己的四特酒!”
兩瓶清、香、純、醇的四特酒擺上桌面。喝酒言酒,席上的話題,鄧小平談得最多的是四特酒。他細細品嘗著四特,并饒有興致地向陳祉川詢問四特酒的歷史淵源、釀造工藝及其四個特點等。陳祉川一邊回答一邊望著鄧小平喝酒時那有滋有味的神色,忍不住問:“小平同志,您覺得我們這四特酒的味道怎樣?”鄧小平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滿意地回答:“很好,很合我的口味,名副其實,是酒中佳品!”邊喝邊談中,酒興漸濃的鄧小平已喝下三杯四特,卓琳也喝了大半杯。鄧小平喝酒時,很少吃菜,只吃了一點油炸小魚和幾樣蔬菜。
飯桌上,鄧小平還談到了樟樹的藥。他特別提到:“樟樹的藥材很有名。30年代,我在蘇區(qū)時,便聽說過‘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這句話,老祖宗傳下來的寶物,可不能失傳??!”
飯后,鄧小平稍作休息,繼續(xù)他的參觀考察行程。臨行前,他不顧隨行人員的勸阻和主人的拒收,執(zhí)意按規(guī)定交納了伙食費和糧票,表現(xiàn)了一位老革命家的廉潔風范和高尚情懷。
鄧小平40多年前的樟樹之行,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當時,接待人員既不能給鄧小平拍照,也不能讓他留下任何可作紀念的物品。對此,樟樹人民抱憾不已。值得慶幸的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年鄧小平交納伙食費的票據(jù)存根,被樟樹市檔案局的工作人員從市政府招待所成堆的資料中找了出來,如今由樟樹市檔案館妥善收藏。
斗轉星移,時間雖已過去近半個世紀,票據(jù)頁面亦已泛黃,字跡卻依然清晰:1972年11月12日,鄧小平同志等2人,交來伙食費0.64元,糧6兩。記賬:徐。(發(fā)票存根編號:0005776)
鄧小平“文革”復出前在樟樹參觀考察,以及用餐交納錢糧留下的彌足珍貴的票據(jù),已成為樟樹人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