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病時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掛上號卻又和醫(yī)生溝通不暢。其實,看病也是有方法有套路的,提前做好下面的準備,能幫你順利就醫(yī)。
資料全就診時,一定要備齊以往做過的檢查結果及病歷資料。最好能按時間順序排列起來,以便醫(yī)生快速了解病情,也可以避免重復檢查。
藥物清對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應將正在服用的所有藥品列出一張清單。如果額外服用一些營養(yǎng)補品,也應該帶上完整的藥袋或包裝盒供醫(yī)生參考。另外,除非病情緊急,一般在就診前不宜亂用藥,特別是鎮(zhèn)痛藥、解熱藥、降壓藥、鎮(zhèn)靜安眠藥等。
儀態(tài)佳就診前不化妝,特別是不能濃妝艷抹,化妝品可能掩蓋本來的膚色??床∏安灰獎×疫\動、情緒激動、大量飲酒或吸煙等,這些因素均可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壓波動等,給某些疾病確診造成一定困難。
備時機最好在癥狀最明顯的時候去醫(yī)院,比如有時心慌只在下午出現(xiàn),那就下午就診。如果是慢性病只需要開藥,則可以在下午3點以后患者較少的時候前來就診。如非緊急情況,不要隨便到急診開藥,以免占用急診資源。
患者一定要聽清醫(yī)生的問題和要求再做回答,并告訴醫(yī)生你的真實感受。敘述病情時遵循以下原則。
實事求是向醫(yī)生講述病情時,應實事求是,既不隱瞞也不夸大。虛假的病史會將醫(yī)生的思路引向歧途,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導致錯誤的治療。
重點突出說出前來就診的最主要原因,最想解決的問題。不要想著看一次病就解決全部問題,而是解決最困擾自己的問題。
清楚明白在醫(yī)生詢問癥狀出現(xiàn)的時間、位置、性質、數(shù)量等問題時,給予醫(yī)生肯定、前后一致的回答。比如腹痛多久了,每次疼多久,一般什么時候疼等。
患者要主動提出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建議事先列一張問題清單。以下問題可供參考:① 我得了什么???② 檢查的意義及程序?檢查前、中、后有哪些注意事項?③ 什么時間可以知道結果?得到結果后應該怎么辦?④ 藥應如何吃?如何才知道有沒有效?有什么副作用?要吃多久?⑤ 是否還有其他可行的治療方式?以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何預防再次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