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一般都是在老師指導下,逐步開展跟隨學習,學生自己思考與探究的時間是非常少的,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比較膚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也進行了相應的創(chuàng)新,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一、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這也是學生積極參與、體驗教學活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集中精力用于學習活動,體驗語文教學的美感,享受學習的樂趣。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表揚,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比如:在《皇帝的新裝》一文教學過程中,一位學生坦誠表揚騙子非常聰明,值得大家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學習騙子的思路,該學生的發(fā)言使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被打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沒有立即打斷該學生,對其進行糾正與批評,相反對其大膽的想象力、新穎的思路進行了表揚,并沿著該學生的思路引導其他學生分析文章。首先,騙子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會造成什么樣的客觀結果?在這樣的啟發(fā)下,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我將課堂留給學生,學生之間進行了激烈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騙子這樣做,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不能學習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但這種客觀結果真實反映了統(tǒng)治者的愚昧、無知、虛偽,甚至自欺欺人。這種處理技巧,使學生思維的獨特與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討論。
二、拓寬學生思維,啟發(fā)良好的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通過閱讀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以便學生能夠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與心靈契合,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學習效果從根本上得到提升。比如:在《釣魚的啟示》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作者與父親間的對話進行反復閱讀體味,利用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的真實心理感受。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得到真正的教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如果作者的父親讓作者留下這條魚,那么現(xiàn)在的作者又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種討論,表面看起來作用不大,但如果學生能夠認真對比這兩種行為,就會認識到“事雖小,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以此引導學生更好地約束自身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語文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組織實踐活動,延伸體驗教學方法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要引導學生合理設計學習活動,激發(fā)其探索先進學習經驗的欲望,充分發(fā)揮課程資源的價值。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氛圍,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活動機會,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哲理,激發(fā)學生內心的精神力量。比如:學習以親情為主題的文章,為了確保學生能夠直觀、深刻地體會親情的偉大,學會如何正確面對家庭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教師可為學生組織生動有趣的《我愛我家》綜合性教育活動,鼓勵全班同學都要參加。活動包含4個主題:即我說我家、我寫我家、我演我家及我為我家,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可以創(chuàng)作表演,以此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家,體驗偉大的親情,學會感恩親人,將已學課文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特別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安排學生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家庭中常見的一些矛盾,創(chuàng)作成小品進行表演,然后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類似的事情。采用此種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會并理解親人間要相互體諒、幫助,明白愛更需要交流與溝通,此時語文教學的意義得到充分體現(xiàn),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方法應用日益廣泛,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動力源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合理設定教學情境,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氛圍,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從而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活力,這樣學生也會發(fā)自內心地喜歡學習語文,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界牌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