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電力調度中心,石河子市,832000) 王登年
一般說來,從發(fā)電到用電需要經過3~5次的電壓變換過程,其中產生的電能損耗約占發(fā)電量的10%。尤其在配電網中“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的布置原則使得配電變壓器的數量和總容量非常龐大,在配電網線中配電變壓器損耗占了近一半以上。主要從配變損耗增大原因及在變壓器的選型、配置、運行方式、無功補償和管理等幾個方面探討了變壓器的節(jié)能降耗措施。
變壓器運行時從電網吸收功率,其中很小一部分消耗在原繞組的電阻和鐵心上。其余部分通過電磁感應傳給副繞組,副繞組獲得的電磁功率又有很小一部分消耗在副繞組的電阻上,其余的傳給負載。其中消耗在電阻上的叫銅損,消耗在鐵心上的叫鐵損。變壓器的損耗就包括鐵損和銅損。鐵損與鐵芯的材質有關,與負荷大小無關,其值基本上是固定的;銅損與變壓器的負載密切相關,近似與負荷電流的平方成正比。
常用的變壓器鐵芯一般都是用硅鋼片制造的。硅鋼是一種含硅(硅也稱矽)的鋼,其含硅量在0.8~4.8%。由硅鋼做變壓器的鐵芯,是因為硅鋼本身是一種導磁能力很強的磁性物質,在通電線圈中,它可以產生較大的磁感應強度,從而可以使變壓器的體積縮小。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新的節(jié)能型變壓器,非晶合金材質的變壓器。非晶合金具有高飽和磁感應強度(1.54T),磁導率、激磁電流和鐵損等各方面都優(yōu)于硅鋼片的特點,特別是鐵損低(為取向硅鋼片的1/3~1/5),代替硅鋼做配電變壓器可節(jié)能60~70%。鐵基非晶合金的帶材厚度為0.03mm左右,廣泛應用于配電變壓器、大功率開關電源、脈沖變壓器、磁放大器、中頻變壓器及逆變器鐵芯, 適合于10kHz以下頻率使用。另一方面,鐵芯的結構對變壓器的損耗也有較大影響,傳統(tǒng)變壓器一般均為疊鐵芯,由鐵芯疊裝而成。與之對應的卷鐵芯的形式較多。漸開線鐵芯的心柱與鐵軛之間氣隙較大,影響空載電流,所以容量不能做的太小;但因漏磁通垂直進入鐵芯片平面,影響附加損耗,所以片寬不宜過大,即容量不能太大。
空載損耗雖然只占變壓器總損耗的20~30%,但它不是隨負載變化而變化的損耗。對于年最大負載利用小時較低的中小型變壓器來說,降低空載損耗的意義更為重大。要降低空載損耗,則降低工藝系數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當硅鋼片一定時,單位損耗一定,而降低鐵心質量時,磁通密度增大,單位損耗成二次方的增大,空載損耗反而上升,所以只能降低工藝系數。設計中應將繞組安匝調整得很平衡,控制了繞組的漏磁通。這就降低了油箱等結構件中的雜散損耗;在變壓器油箱上還采用波紋油箱代替管式散熱器,從而體改了散熱效率;鐵軛絕緣采用整體絕緣,繞組出頭和外表加強綁扎,對繞組繞制尺寸加以嚴格規(guī)定,這些都有助于降低變壓器損耗。
電力變壓器的溫升每超過8℃,壽命將減少一半。如果它的運行溫度超過變壓器繞組絕緣允許的范圍,絕緣迅速老化,甚至使繞組擊穿,燒毀變壓器。所以要降低電力變壓器運行溫度實現節(jié)能。
城市地區(qū),很多配變同時接帶動力與照明負荷,勢必導致變壓器三相負荷不平衡。原則上,三相不平衡會產生負序電流,負序電流最大不能超過正序電流的5%,否則損耗將加大。
市區(qū)配電設備異動較為頻繁,配變接帶負荷的隨意性很大,供電負荷缺乏合理分區(qū),同一區(qū)域內,部分配變長期重載,而周圍鄰近變壓器由基本處于空載,造成配電變壓器負載率分配不合理。當負載太小時,變壓器無功損耗加大,功率因數變差;當變壓器過負荷運行時,會造成變壓器過熱,且有功損耗加大。一般情況下,電力變壓器運行的負載在60~70%Se時處于理想狀態(tài),此時變壓器損耗較小,運行費用較低。
按照運行規(guī)程及設計規(guī)程要求,配電變壓器應設置在負荷中心,供電半徑不大于500m,但實際運行中,有部分變壓器供電半徑接近或超過了500m,特別是針對新疆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qū),地廣人稀的本地特色使得部分供電線路最遠的達到了1 000m以上,夏季農灌時節(jié),末端電壓過低,設備啟動困難,影響農業(yè)發(fā)展。
2015年8月13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和發(fā)展改革委聯合發(fā)布《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預計到2017年,累計推廣高效配電變壓器6億千伏安,實現年節(jié)電94億千瓦時。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近年來,石河子電網開始對中低壓配電網內的高耗能變壓器進行了摸底排查,并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分批次將現有的S9型高耗能變壓器全部更換為最新的S13型節(jié)能變壓器。此舉措所帶來的節(jié)能效益是非常可觀的,且有利于增強配網運行的可靠性。
一般來說,電力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和負載損耗之比大約在1/4~1/3之間,因此,當變壓器負載率在50~70%時,變壓器的運行效率最高。故應根據配變所供負荷的特點,計算負荷變化的范圍,在同時考慮技術和經濟兩因素的前提下,合理地配置變壓器的容量及臺數,這樣既可減少基本電費,提高運行效率,又能降低變壓器損耗;另一方面,依照《城市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宜將供電半徑控制在以下范圍:A類供電區(qū)為150m,B類供電區(qū)為250m,C類供電區(qū)為400m,以確保末端電壓達到規(guī)程要求。且配電布線宜呈網狀結構,應盡量避免采用鏈狀或樹狀結構,盡可能將變壓器安裝位置深入負荷中心。
雖然近幾年制造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得產品的結構逐步多樣化、但是變壓器生產廠商技術水平、生產工藝參差不齊,導致生產出來的新變壓器性能參數不一定達到技術條件,主要表現為變壓器空載損耗較大。如果此類變壓器大量入網,必定增加損耗。因此,供電部門在投運前一定要對變壓器的參數進行全面檢測。
3.4.1 建立負荷不平衡運行管理
不平衡電流的存在,不僅增加了變壓器損耗,也增加了低壓線路損耗,目前,供電部門已采購12套臺區(qū)檢測裝置,開展試點。通過變臺上安裝的在線檢測裝置,將采集的信息通過無線傳輸方式發(fā)送至云端平臺,供電部門定期對數據對比分析后,對變壓器低壓側的負荷重新進行合理分配。所以,建議相關單位應建立不平衡度考核制度,高度重視不平衡度調整工作,應定期測量變壓器三相負荷,及時調整負荷接入方式,力求變壓器三相電流平衡。
3.4.2 優(yōu)化變壓器運行
由于變壓器并聯運行有很多優(yōu)點,所以大型企業(yè)一般都有多臺變壓器同時運行。在運行中根據實際負荷大小安排變壓器臺數,合理分配負荷,將有效地降低企業(yè)的電能損耗和運行成本。對于低壓側存在聯絡關系的系統(tǒng),只需通過操作低壓開關即可實現運行方式的轉換,相比之下,單純新增或更換變壓器不僅工作量大,而且經濟性不高,甚至在較多情況下效果還不如低壓側聯絡的方式。在低壓配變之間距離較近時,可在規(guī)劃配變時增加低壓側聯絡線路,在同時考慮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性的情況下,選擇合理線徑的低壓聯絡線,這種方式尤其適用于負荷季節(jié)性明顯農村住宅供電和市區(qū)供暖換熱站。
3.4.3 合理調整變壓器電壓
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和運行電壓的平方成正比,負載損耗和運行電壓的平方成反比。變壓器在額定電壓下運行,以其產生的損耗為基準,通過調整變壓器分接開關,使其運行電壓在1.07~0.95U范圍內。運行實踐表明:當變壓器處于輕載或空載運行,運行電壓必然要升高,此時空載損耗占主導地位,因此必須通過調整分接開關,降低輸入電壓,這不僅可保證供電電壓質量,而且還有利于降低空載損耗;反之,在供電高峰期變壓器處于滿載運行,其運行電壓必然下降,此時負載損耗占主導地位。必要時,在供電半徑較長的線路上安裝分散的無功補償裝置,來調整配變電壓。
配電變壓器的效率不僅隨著輸送有功功率的變化而變化,還隨著負荷功率因數的變化而變化,通常功率因數低時,變壓器效率相應地也降低。對于變壓器進行無功補償,提高其功率因數,可以大大減少無功功率在變壓器上的傳輸,從而減少變壓器上的損耗。這種方法節(jié)能效果顯著,通常會在功率因數較低時采用。此外,無功功率補償還可降低高壓電網的線損,提高變壓器的負載能力,并改善用戶的電壓質量。建議對于容量較大的變壓器均裝設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隨著石河子城市規(guī)模的逐步擴大,配變規(guī)模也在增大,這些配變的型號、容量和運行狀態(tài)各不相同,在實際工作中應加強如下幾個方面的管理。①定期開展配變資產清查工作,清理高能耗和運行時間長的重損配變,并及時進行更換。②加強配變運行數據的管理,掌握配變負載率的發(fā)展趨勢,整理出過載配變和即將過載的配變,制定相應的方案并做好設計,及時在配網規(guī)劃中立項實施改造。③對于為解決重、過載而新增的配變,應合理設置其布點,在緩解配變重、過載的同時減小低壓供電半徑。
總之,節(jié)能措施涵蓋在變壓器生產、使用、運行等各個方面,變壓器在節(jié)能降耗的方面,具有很大的節(jié)能潛力。應合理選用、配置、管理配電變壓器。隨著電力負荷的增長,配變的數量和容量也逐步增加,除了在工藝上采用新型節(jié)能材料、在規(guī)劃運行時降低變壓器損耗之外,還必須加強配變的管理,充分挖掘配變降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