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茹
2018年1月1日,平昌冬奧會圣火傳遞到韓國浦項,一位特殊的火炬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作為當(dāng)天最后一位出場的火炬手,依靠輪椅順利完成火炬接力。這個坐在輪椅上的少年,就是來自中國四川的顏玉宏。
顏玉宏于2002年出生在宜賓山區(qū),1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癥,造成下肢癱瘓,從此“艱難”二字陪伴他成長。到四五歲的時候,他開始爬著走,慢慢地,他本能地學(xué)會了用手撐在地上行走,因此人們也叫他“倒立男孩”。
到了上學(xué)的時候,顏玉宏感受到了讀書的快樂,更體會到了上學(xué)的艱辛。每天,他都要用手倒立著行走整整3個小時,路上的石子磨痛了雙手,他就把鞋子套在手上繼續(xù)走,無數(shù)次摔倒,又無數(shù)次爬起來。就這樣,他始終堅持著,一天天,一年年,無論春夏秋冬,一直風(fēng)雨無阻。
顏玉宏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能像正常人一樣站起來,好好讀書,報答奶奶和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從沒有放棄他,為了治療他的病,不僅要外出打工,還要四處借錢。
那一年,顏玉宏在宜賓醫(yī)院治療時,給他診斷的醫(yī)生了解到顏玉宏面對困難的堅強不屈和滿滿的孝心,被他深深感動,于是給宜賓媒體打了電話。隨后,這個“倒立男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愛心從四面八方涌來,幫他渡過醫(yī)治難關(guān)。顏玉宏的堅強,終于讓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在多次手術(shù)和康復(fù)訓(xùn)練后,他依靠拐杖,站了起來。
站起來的顏玉宏,愛上了運動。到了2014年,顏玉宏迎來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參加殘運會游泳集訓(xùn)。
剛開始學(xué)游泳的時候,由于顏玉宏的腳是軟的,夠不到池底,沒有穩(wěn)定性,他非常害怕。后來在教練和隊友的鼓勵下,他漸漸地克服了恐懼,堅持了下來。在不怕水以后,憑借自己的悟性和不停的訓(xùn)練,顏玉宏游泳的天賦展現(xiàn)出來,不長的時間里,他就學(xué)會了蛙泳、自由游、仰泳、蝶泳4種泳姿。
在2014年四川省第八屆殘運會暨第三屆特奧會游泳項目比賽中,顏玉宏一舉奪得1枚銀牌和2枚銅牌,隨后在四川省殘運會上,他又在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和100米自由泳3個項目上都斬獲了獎牌,驚艷了場上所有的觀眾。
他說:“游泳鍛煉了我的耐力和毅力,讓我不懼任何困難?!彼須堉緢?,頑強求學(xué),感動了全國,也激勵著全世界人民,成了中國殘疾青少年自強不息的代表。如今,顏玉宏做了冬奧會的火炬手后,心里更是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新夢想是:希望能夠參加2022年北京冬運會,在自己的祖國傳遞奧運圣火。
顏玉宏說:“上帝也許不公平,但是我不怕,我會一直往前走,走到那個叫夢想的地方。”這是他的目標(biāo),也是他教給我們的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素材分析:
人生路上即使有再多的坎坷,都不要放棄自己,因為不自棄者天終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