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
那種叫伊麗莎白的小甜瓜,名字好聽,模樣也可愛,用“秀色可餐”來形容它十分妥帖。所以,在農(nóng)貿(mào)市場門口女兒提出要買時,我們也沒經(jīng)受住誘惑。
回到家,妻子切開一只,分成四瓣,她和女兒搶先入口,卻連聲大叫苦、苦、苦!我不信,品嘗起剩余的部分,果然,瓜香中帶有不輕的苦味。妻子要將其余的幾只瓜拿上街退掉,我說算了算了,也就三五塊錢的事,不必這么麻煩。
苦瓜擱在那兒,無人問津,過了兩三天,我看著心疼:不就是有點(diǎn)兒苦嘛,不是說適當(dāng)吃“苦”可以清熱去火,對身體有好處嗎?這樣任其壞掉,暴殄天物,多可惜!我決定冒“苦”把它們消滅掉。
洗凈,去皮,切開,入口,竟脆嫩香甜。我懷疑味蕾在欺騙我,咂摸咂摸舌尖,還是余香盈口,甘甜無比,于是趕緊大呼:這瓜不苦!妻子、女兒聞訊過來,開始還將信將疑,怕我騙她們,待品嘗證實(shí),隨即便將第二個瓜余下的部分分食。不消半日,上次所購的幾只甜瓜就全部進(jìn)了我們的“皮口袋”。
原來,一只瓜苦不代表所有的瓜都苦,味苦僅是個別現(xiàn)象,香甜才是小甜瓜的正宗味道。我若有所悟:生活中,一次吃了苦、受了挫,無須裹足不前,以后的路我們還要認(rèn)真去走,沒準(zhǔn)明天就是甘甜的。
適合話題:面對;敢于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