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濤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臨床發(fā)現一個家族常常出現多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而且發(fā)病的部位、原因、癥狀基本一致。在醫(yī)學研究中確實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會遺傳,但并不絕對。比如說,父輩腰椎出現病變,會直接影響到骨骼,而骨骼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遺傳特性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一個家族出現多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但是遺傳也只是概率高低問題,并不是絕對的,只是父母若有發(fā)病,子輩發(fā)病的概率比沒有家族史的人群要高些。
一說起肥胖的危害,大多數人只會聯想到肥胖和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關系,卻忽視了肥胖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元兇”。
在臨床上,肥胖人群中無論男女,腰椎退化都比正常體型的人快,可能才30歲卻擁有60歲的“腰齡”。腰椎何故提前“衰老”?這和肥胖有很大關系,肥胖者體重大,腰部承受的壓力也相對大,所以比正常體重人發(fā)生腰椎間盤突出的概率要高得多。
腰部疼痛 腰椎間盤突出癥引發(fā)的腰痛多為酸脹痛,位于腰椎正中及兩側。以中老年人群多見,腰痛發(fā)生前并沒有明顯的誘因,疼痛是典型的酸痛、脹痛。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疼痛程度會逐漸加劇,有些甚至疼得腰都直不起來。
下肢放射性疼痛 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當然,也有部分患者只是感覺腿部皮膚麻木,或是感覺減退,有些僅僅是存在腰部酸脹痛。
行走困難 這是一種因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引起的腿部肌肉無力。另外一種是由于行走加劇了腰部、腿部疼痛,而使患者不敢行走。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常走動,避免長期久坐 “久坐族”要注意勞逸結合,工作一段時間后要站起來活動活動腰部肌肉,多走動。
避免劇烈運動 要避免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的劇烈運動,選擇如游泳等之類的活動。游泳可以拉伸和放松腰背部肌肉、增強支撐脊柱的肌肉力量,并能改善腰背部的血液供應,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疼痛。
注意保暖 腰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腰背部肌肉緊張,整個腰部血液循環(huán)下降,從而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其他 避免提重物,注意坐姿、睡姿等。當用力彎腰、挑重物或舉重物之后,很可能加重腰椎不適感。另外,正確坐姿和睡姿可使腰部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消除疲勞。除了床的硬度、枕的高度和松軟度要合適外,也應該經常轉換睡姿,不要固定用一個姿勢睡到底。
在治療方面,對于初發(fā)及輕度的腰椎間盤突出者建議保守治療,而對于保守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且反復發(fā)作、癥狀明顯的患者,應考慮行手術治療。對于年輕患者盡量使用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術后注意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減少再次出現腰腿痛等不適癥狀。對高齡老人來說,需由??漆t(yī)生進行手術風險評估。如果家族中有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慢性腰痛患者,應提高警惕,必要時行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盡早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