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41)
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又名佰仕通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也是一家金融咨詢服務機構。其另類資產管理業(yè)務包括企業(yè)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機會基金、對沖基金的基金、優(yōu)先債務基金、私人對沖基金和封閉式共同基金等。黑石集團還提供各種金融咨詢服務,包括并購咨詢、重建和重組咨詢以及基金募集服務等。黑石集團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并在亞特蘭大、波黑石集團 士頓、芝加哥、達拉斯、洛杉磯、舊金山、倫敦、巴黎、孟買、香港和東京設有辦事處。
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設立的從事外匯資金投資管理業(yè)務的國有獨資公司。中國財政部通過發(fā)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15500億元人民幣,購買了相當于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作為中投公司的注冊資本金。中投公司的宗旨是持有、管理和投資其受托資產,在可接受的風險范圍內,努力實現(xiàn)股東利益最大化。其發(fā)展目標是建設成為穩(wěn)健、專業(yè)、負責任和有聲望的國際大型機構投資者。中投公司作為純粹的財務投資者,其投資活動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不尋求對行業(yè)或企業(yè)的控制。
1.過程回顧
2007年5月,尚在籌備中的中投公司以30億美元的價格認購了美國黑石集團約10%的去投票權普通權益單位每股價格為29.61美元,為IPO價格的95.5%。但是,該權益鎖定期為4年,且中投公司在黑石的董事會中不占有席位。
黑石此次實現(xiàn)融資規(guī)模71.33億美元,其中,中投公司以30億美元代價取得黑石1.01億股股票,擁有黑石份額9.4%,占融資比的42.1%,每股均價29.61美元;社會公眾共以41.33億美元代價取得黑石1.33億股股票,擁有黑石份額13.6%,占融資比的57.9%,每股均價31美元。
中投公司投資之后,黑石股價一路狂跌,中投公司在2008年10月通過子公司增持了黑石2.5%的股權,成交價格在9—10美元之間,約耗資2.5億美元,此舉將中投公司對黑石投資的平均成本攤薄至25.25美元。
2011年6月,解鎖時刻到來,中投公司的選擇是繼續(xù)持有。雖然2009年之后,黑石股份探底之后開始回升,到2011年在15美元/股上下波動,但這筆投資賬面浮虧仍然接近一半。
2.黑石股價的下跌與在中國的瘋狂圈錢
該筆投資完成后不久,次貸危機全面爆發(fā),金融海喊向全球蔓延,黑石公司股價受整個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一跌再跌,而中投公司的該筆投資則陷入巨額浮虧的泥潭,其后連續(xù)七年仍深陷其中。
2007年6月22日黑石上市首日,股價很快從發(fā)行價31美元飆升至38美元,按收盤價35.06美元算,中投一日暴賺5.5億美元。不過,第二個交易日黑石股價大跌,使中投的賬面盈利從5.5億美元縮水至2.835億美元。
接下來在次貸危機的陰影下,黑石集團無法獨善其身。2009年年初,黑石股價下探至最底部3.55美元/股,中投浮虧約27億美元,虧損幅度一度達到83%。中投對黑石的投資全部為普通股,沒有表決權和管理權,股價下跌只能通過補倉降低持股成本。2008年10月初,中投公司通過子公司增持了黑石2.5%的股權,成交價格在9美元~10美元之間,約耗資2.5億美元。
根據(jù)和黑石簽訂的協(xié)議,中投在入股時承諾在4年內不會減持其股份,這也就意味著,在這4年投資期內,中投這筆30億美元的投資始終處于虧損狀態(tài)。
對寢食不安的中投公司,黑石沒有表現(xiàn)出一點“婦人之仁”,除了用上市公司的錢購買合伙人手中的業(yè)務,還拼命給自己發(fā)工資、獎金。上市前的2006年,黑石薪酬福利支出為2.5億美元。2007年上市,薪酬福利暴漲十倍至22.56億美元。2008年、2009年,黑石虧損達到56億美元和24億美元,薪酬福利卻達到創(chuàng)記錄的38.6億美元和37.8億美元。
而中投公司不僅僅出錢投資黑石,還出力為黑石在中國的投資大開方便之門。中投公司持有的黑石股權沒有在金融危機中解套,但是通過在中國的投資,黑石不僅躲過金融危機的風險,部分項目還獲得了100%的收益。
從 2007年開始,黑石聘請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擔任其大中華區(qū)主席,到5月獲得中投30億美元的入股,再到2007年9月,以6億美元購入中國藍星總公 司20%的股權,直至成立北京辦事處、亞洲咨詢小組等,此后買入上海商務樓、打造壽光物流園、設立中國大陸人民幣基金、聯(lián)手新希望收購澳大利亞最大養(yǎng)雞場……
黑石的中國之路,讓它在金融風暴最為瘋狂的三年,在中國投資項目的平均收益接近100%,堪稱零失誤。
成立中投公司的部分原因是將國內過剩的流動性導向海外,特別是從房地產領域釜底抽薪。但中投公司的第一單黑石,卻接二連三地將大把美元投回中國,與成立中投的目的背道而馳。在金融風暴最為瘋狂的三年,黑石在中國的投資實現(xiàn)了“雙百”,即成功率100%和收益率100%。黑石因被認為與中國政府有“鐵關系”而受華爾街另眼相看。
3.解套,收益約等于買余額寶
美國東部時間2014年7月10日收盤,黑石集團報收于32.26美元每股。美國黑石集團創(chuàng)始人蘇世民7月10日在北京對媒體表示,按黑石目前的股價計算,中投對黑石的股權投資已經有了35%的盈利。如果中投的這32.5億美金去買類余額寶產品,以平均年化5%來計算,這七年也能拿到十億多美金的收益。
對于這筆投資,中投總經理高西慶曾經表示,要把眼光放長遠,要以十年為單位來判斷是否賺錢?!拔覀冊缙谕读艘粋€黑石,黑石后來價格就掉下來,今天你看看,今天黑石價格又全漲回去了,我們收益如果從帳面來看至少20%多了,你怎么說呢,所以這個一定要是長期的,你不能去揪這個問題?!?/p>
1.投資目標定位不清。在本案中,作為中投公司放棄投票權和董事會席位的補償,中投公司獲得了在價格上的折讓。放棄投票權和董事會席位意味著中投公司對黑石、經營決策完全沒有影響力,也就意味著中投公司想在這筆投資上獲得利益,只能依靠股票分紅或者是交易價差。然而黑石這樣的合伙制企業(yè),不像股份公司那樣接受嚴格的監(jiān)管,其股票分紅與否、分紅多少,完全是企業(yè)高管說了算的。
2.市場判斷失誤。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顯現(xiàn)出危險的信號,中投公司并未察覺,此次投資的對象選擇和時機選擇方面存在重大失誤與錯判。
3.前期調查未盡職。中投公司在投資公司盡職調查、調研分析方面存在重大疏漏。
4.投資決策流程不規(guī)范。中投公司的此次投資發(fā)生在成立之前,班底尚未就緒,投資是否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必要的投資決策流程令人懷疑。
5.投資的后續(xù)效應考慮不周。海外投資的資金回流國內,將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矛盾,與設立中投時發(fā)行國債籌集注冊資本金,吸收流動性的初衷背道而馳。中投公司在投資之時,對于投資的后續(xù)效應并未考慮充分。
[1]王博,張博.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激勵機制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2(8).
[2]張銳.黑石集團,勁走全球的金融巨人[J].大經貿,2007(9).
[3]劉婷.黑石財富神話[J].理財,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