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璐(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4)
《情侶》的作者為詹姆斯拉覺,原名貌拉覺。1866年出生于東吁縣瑞京鎮(zhèn)。作者早年父母雙亡,由姨母撫養(yǎng)。早年信奉基督教,改名詹姆斯拉覺,晚年又皈依佛教。
作者二十歲高中畢業(yè)時,適逢英國占領上緬甸、緬甸王國滅亡之際。其先后在英國殖民政府里擔任過銀庫專員、鎮(zhèn)長、區(qū)長等職務。
《情侶》創(chuàng)作于20世紀初的緬甸,全文共三十六章。故事發(fā)生于沙耶瓦底王至蒲甘王在位期間(1837年-1853年),一個商人的養(yǎng)子貌迎貌愛上了美麗的姑娘瑪梅瑪,瑪梅瑪也同樣欽慕于他,但同時阿瓦青年貌妙達也暗戀著瑪梅瑪,貌妙達是貌迎貌的養(yǎng)父巨商吳波歐的船員,掌管商船的前艙事物。他們的商船常年游走于上緬甸和下緬甸之間,販賣貨物。
一次經商出行中,吳波歐幫助反抗王廷的親王轉交密信,躲在角落偷窺到這一幕的貌妙達心中暗自打起了自己的算盤,返航途中吳波歐不幸感染了霍亂于不久病故,這封密信就托付到了其養(yǎng)子貌迎貌的手中。奸詐小人貌妙達跑到阿摩羅補羅告發(fā)了貌迎貌,于是,貌迎貌在他和心愛女子瑪梅瑪結婚的當天被捕入獄。
貌迎貌在獄中竟遇到了多年前拋棄自己的親生父親,于是博學的父親傳授了他很多東西,佛法經典、星相占卜、醫(yī)術丹術、法典律書,以及魔法幻術等等,還將自己埋藏眾多金銀財寶的具體地點告訴了貌迎貌。兩年后,貌迎貌的父親在獄中病逝,后來發(fā)生的一切都和其父占卜的一模一樣,貌迎貌按照父親的指示,趁人不備裝成其父趟入了裝尸體的口袋中,最后被拋入河中,憑借高超的游泳技能貌迎貌幸存了下來,用這樣的方式逃出了監(jiān)獄,人們都以為貌迎貌死了。此時,瑪梅瑪的父親也因一直操勞他的事病故,他的家和瑪梅瑪的家都家道中落,變得一貧如洗,貌迎貌的母親和瑪梅瑪一家靠著小買賣艱難度日。
逃出監(jiān)獄后的幾年,貌迎貌都不敢回家,他靠著父親教給他的魔術,打扮成魔術師的樣子游走在下緬甸地區(qū)賣藝,也利用父親傳授給他的醫(yī)術和丹藥,治好了很多重病的人,這些人視他為恩人,他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
貌迎貌在外漂泊期間,眾人都以為他已經不在人世,瑪梅瑪在眾多壓力之下被迫嫁給了貌妙達。貌迎貌在瑞波停留期間,鎮(zhèn)守女兒瑪蘇丁深深愛上了他,但貌迎貌心中一直掛念著瑪梅瑪,在貌迎貌借故出行想逃亡遠方時,瑪蘇丁不顧個人安危,碰巧租借了貌妙達的商船,毅然決然找到了貌迎貌并堅決要跟他一起逃亡,在此期間,貌妙達染上霍亂病逝。此時貌迎貌已得知瑪梅瑪再婚,又被瑪蘇丁的真情打動,正當他準備帶瑪蘇丁一起離開時,發(fā)現(xiàn)瑪蘇丁同樣感染了霍亂,無論他怎樣醫(yī)治,最終還是病逝了。
貌迎貌孤身一人繼續(xù)逃亡,在下緬甸呆了兩年,成了著名的珠寶商。終于在一天的公告中得知,王爺已接管皇室大權,宣布大赦。貌迎貌急切地奔回家鄉(xiāng),回到母親身邊,最終與瑪梅瑪再次重逢,兩人深情對望,淚流不止,此時,離他被捕入獄已經整整七年。
浪漫主義文學以強烈的主觀態(tài)度、熱烈奔放的情感力量、無拘無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藝術色彩,將理想型文學發(fā)展到極致。浪漫主義因素主要蘊含于小說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中,往往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肚閭H》中除了一些現(xiàn)實主義的描寫外, 還有一些“非現(xiàn)實”并帶有奇幻色彩的內容。
貌迎貌被害入獄后,他從一個有著光明前程和美好愛情的青年瞬間成為了階下囚,在絕望的死牢里,竟然發(fā)現(xiàn)與自己相鄰囚室的獄友是多年前拋棄自己的親生父親,這是很大的一個偶然,還碰巧其父親不但學識淵博,而且非常富有,貌迎貌從父親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父親還告知了貌迎貌自己豐厚家產的埋藏地點,貌迎貌同時從父親那里獲得了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這就為貌迎貌日后成功逃出監(jiān)獄且自謀出路作好了鋪墊。父親不幸去世后,一切都完全按父親占卜的發(fā)生了,這又是一大巧合,這也為貌迎貌按父親的教誨成功逃脫打好了基礎。這兩個情節(jié)都頗具傳奇色彩,這是作者情感的一種表達,流露出他主觀上非常想讓善良的貌迎貌成功逃跑的情感,這里的情節(jié)使讀者感到虛幻,就因為加入了作者強烈的主觀愿望,帶有浪漫主義色彩。
每當貌迎貌逃跑途中,想有一個落腳安身的場所時,情節(jié)的發(fā)展就往往提供了這種可能。一般情況下,都會出現(xiàn)一個重病的人,這個人奄奄一息,但最終貌迎貌都能靠著從親生父親那里得來的丹藥和學來的醫(yī)術將這個人治好而痊愈,貌迎貌就會成為這家人的恩人,從而受到這家人的很多幫助。其中,貌迎貌生父的丹藥也頗為神奇,無論任何重病的人,在貌迎貌悄悄將丹藥融入水中給病人服下后,這個病人不久都能痊愈,無疑帶了神話色彩。同樣的方法,貌迎貌救活了東籬拉法師、救活了鎮(zhèn)守的女兒瑪蘇丁及路遇的很多人。這部分情節(jié)也頗具傳奇色彩,它無意中流露出作者想貌迎貌能夠成功逃亡的急切心理,每當貌迎貌有困難或需要的時候,就會遇到有人生病,然后就有貌迎貌救人,再有眾人感恩并且?guī)椭灿?。這樣,作者“幫助”貌迎貌的想法就實現(xiàn)了,這部分情節(jié)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此外,小說中每當描寫做夢的情節(jié)時,其中的夢境內容都與發(fā)生的事情十分吻合,要不具有預示性,要不夢境與現(xiàn)實同時發(fā)生,帶有奇特神秘的藝術色彩。例如,當瑪梅瑪最終在眾多壓力之下同意嫁給貌妙達的那一天,貌迎貌夢見貌妙達用腳使勁踩住他的脖子,他一氣之下在夢中打了貌妙達,結果打哭了在他身旁的小和尚,這預示了貌迎貌將要搶走瑪梅瑪,讓貌迎貌傷心欲絕的事實。文中貌迎貌第二次做夢,是在瑪梅瑪和貌妙達結婚當天,貌迎貌在東籬拉大法師的寺廟午睡時,夢見哭泣著的瑪梅瑪和她的母親,瑪梅瑪還說著,丈夫死后會顯靈托夢,為什么她都要嫁給別人了,貌迎貌還不來看看她之類的話,貌迎貌一激動想過去抱住瑪梅瑪,結果在睡夢中踢翻了身邊的許多東西,還嚇到了香火老人吳漂都,這部分描寫夢境與現(xiàn)實的高度吻合,也是帶有某種預知的神秘色彩。再比如瑪蘇丁的夢境,當瑪蘇丁心心念念想要找到心上人貌迎貌時,竟然夢見貌迎貌唇角舌燥,在夢中喊她的名字,并把她帶到了借宿的和尚廟,這與貌迎貌感染霍亂相吻合,更離奇的是,瑪蘇丁在夢中夢見的和尚廟與心上人貌迎貌所在的和尚廟外形特征一模一樣,甚至最終竟然憑著夢中夢見的和尚廟的樣子真的找到了貌迎貌借宿過的那座廟,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部分內容都帶有幻想的成分,也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故事結尾,貌妙達的死亡也似乎是一種“因果報應”的刻意安排,而瑪蘇丁的不幸去世也被她自己說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作者做這樣的安排,是為最終貌迎貌和瑪梅瑪的重逢“清除障礙”、做鋪墊。
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進行寫作,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的首要原則?,F(xiàn)實主義作家倡導面對現(xiàn)實、反映現(xiàn)實、再現(xiàn)生活的真實。緬甸文學作品《情侶》中,雖然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同時也有很多現(xiàn)實主義的描寫。
閱讀這部小說時,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種感覺來源于對當時緬甸社會的真實描寫。如文章對緬甸人住房的描寫、穿著的描寫和人物形態(tài)的描寫,都有濃濃的緬甸氣息,“棕樹桿做柱,棕樹葉蓋頂的小茅屋”、“竹編地板”、“籠基”“用頭頂著竹筐”等等,這些詞句都形象刻畫了真實的緬甸社會生活,流露出濃濃的緬甸風土人情氣息。
文章中幾個地方表現(xiàn)出了當時緬甸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和對婦女的一絲歧視,很多描寫中都可以窺見這一點,貌迎貌被害入獄時,瑪梅瑪的父親吳達杜對女兒和貌迎貌的母親說:這種事不是你們婦道人家能管的事。再后來,貌迎貌找到了親生父親留給他的巨額財富時,決定不告訴母親,因為他覺得女人大都都貪婪和多嘴。再如香火老人吳漂都曾對瑪蘇丁說“你畢竟是個女子,女子往往見識淺、目光短”。
此外,文章中的真、善、美也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刻畫出緬甸人民的善良。比如,當吳波歐病逝、貌迎貌被害入獄、他家的房子和家當全部被沒收充公后,鄰居們都來幫助貌迎貌的養(yǎng)母瑪杷烏,還冒著被連累的風險幫她在空地上重新蓋了一間小屋子。再比如,小說將貌迎貌的善良寬厚、用情專一也形象地刻畫了出來,貌迎貌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始終牽掛著自己的愛人瑪梅瑪,在很多時候瑪梅瑪的面龐都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故事結尾當陷害自己的情敵貌妙達最終感染霍亂去世前,貌迎貌也對他表示了原諒。
最后,由于作者的宗教信仰,佛教的思想貫穿于小說的始終,這也真實描寫出了佛教思想對緬甸人為人處世、行為思考等各方面的影響。比如文中貌迎貌入獄時作者的感慨“人生無常,時窮時富,好景一剎那,災禍有盡頭”;貌妙達臨死前感嘆道“好人終究要受到神祇的保佑,壞人則將受到神祇的懲罰”;瑪蘇丁死前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拉著貌迎貌的手說“這都是我自己的命運決定的,你就好好祈禱吧!讓我們來世結為夫妻,永不分離”。
緬甸文學作品《情侶》中,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交織。文章基于真實的緬甸社會,反映了緬甸人民的生活,表現(xiàn)了對緬甸民族的熱愛。其中,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巧妙結合,以達到作者的寫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