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瀠心(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服裝設計該包含的環(huán)節(jié)有很多,其中面料的設計是直接體現服裝質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服裝設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服裝設計師運用面料再造藝術對服裝原有的面料進行進一步的裁剪與搭配設計,通過精良的加工以及改良,從而提升服飾的整體效果。在服裝設計中應用面料再造藝術非常有價值,其可以使服飾更具藝術感。
面料再造藝術在服裝設計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服裝設計師運用面料再造藝術可以美化服裝的設計風格。面料再造主要是對服裝面料進行二次拼接或者是調染,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可以給服裝設計設計師提供創(chuàng)作的空間,可以讓設計師豐富設計內容,對原有的設計風格進行美化。如果再造與原有面料的差別較大時,再造藝術也會影響之前的設計風格,呈現多樣風格的特色,達到不一樣的美感,給觀眾帶來新鮮的審美體驗。這樣的面料再造藝術不僅可以拓展服裝設計的方向,也可以對設計者的思維及水平進行鍛煉,從而提高設計師的能力。
面料再造藝術的應用可以轉變立體模型,通俗的說就是可以給服裝進行立體造型設計,增強服裝的立體感。服裝設計師可以通過具體工藝將二維的服裝面料轉化成三維[1]。例如,可以填充服裝的領口與袖口,在填充以后對比于其他服飾,該服飾就更為飽滿、精致、立體。另外,設計師在對女裝進行面料再造時,將大量的面料堆積起來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樣的立體造型設計是面料再造藝術的應用價值之一,其可以在平面設計的基礎上為服飾加入新鮮的血液,使得服裝整體效果更為突出,除此之外,面料再造藝術還可以提高服裝的質感,為服飾增添附加值,從而彰顯出服裝經濟的文化價值。
服裝設計中,面料再造藝術的應用比較多,其中最廣泛就是應用在服裝減化設計時。給服裝做減化設計是對原來的服飾添加新的布料,遮擋住部分材質,或者直接剔除原來布料的部分內容,使得服裝變得更為簡潔美觀,具有特點。這種減化其主要分為兩種設計方式。其一是給服裝面料增添新的元素,例如可以通過縫制、熱壓、貼合等手法實現面料再造,為面料加上新的圖案與花紋,從而凸顯服飾的個性化特征。其二,就是給服裝進行減法設計,這種設計可以對面料進行雕琢、抽絲和鏤空等再造,從而把服裝做的更為精致,完善整體布局。
目前,這種減化設計的再造方式最常見的應用就是破洞牛仔褲的設計,設計師在原有布料的基礎上,對牛仔褲進行打磨和破洞,為褲子增添了時尚元素,使褲子具有設計感。除此之外,設計師還會考慮到消費者的審美體驗,為牛仔褲的布料添加標志圖案或系列花紋,使得褲子更具特點和個性。
立體化設計也是服裝設計中面料再造藝術的常見應用,例如,女裝服裝中出現的荷葉裙、百褶裙與泡泡袖等都是運用了立體化的再造工藝,這種工藝主要是對面料進行填充、堆積和縫制等。以荷葉裙為例,服裝設計師為了增加袖子的立體感,會進行如下設計。第一,先制作圓環(huán),具體要在紙上畫出三個間距一樣的同心圓,之后按照線條進行裁剪。第二,將剪下的紙圓環(huán)放在面料上,然后進行面料裁剪,剪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環(huán)。第三,把圓環(huán)剪開,用針線依次穿插,做出褶皺效果[2]。最后再把裙口縫合好,這樣荷葉裙就再造完畢。立體化設計比減化設計的工藝要復雜麻煩一些,但是這種再造工藝的效果卻更為突出,能為服飾增加藝術感。
在原有面料的基礎上,對面料再進行編繡及印刷也屬于面料再造藝術的應用。其中編繡服裝的藝術價值很高,因為編繡服裝的制作要進行手工縫繡,對編繡人員的水平要求較高,還會耗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導致編繡服裝價格較貴。編繡服裝在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中會較常出現,這類服裝華貴精美,服飾上大量的編繡圖案能體現少數民族特點及面貌。例如,我國白族人民的服飾,包括頭巾、腰帶、掛包上都運用了面料再造藝術,都在現有面料的基礎上重新繡上了精美的圖案,十分具有藝術價值。而與之相比,在面料上印花和染色的再造工藝就要常見且容易得多了,其主要是在設計師完成圖案設計后,有專業(yè)人員進行扎染或電腦噴涂等工藝完成。
綜上所述,面料設計藝術在服裝設計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隨著人類審美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面料設計藝術也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不但可以提升服飾的整體效果,也可以在再次加工中變得更精致、美觀、立體。所以,希望我國的服裝設計師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為國家的服裝行業(yè)做出進一步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