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北京市東城區(qū)崇文少年宮,北京市 100061)
合唱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限制,可以在多種場所開展。相對來說,童聲合唱訓練過程較為復雜,在合唱團的組建初期以及訓練過程中均會遇到各種問題[1]?;诖?,本文基于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對童聲合唱團的組建以及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進行討論分析。
童聲合唱團隊的組建主要包括合唱隊員的組成以及合唱團人數的確定和選拔方法兩個方面。
關于童聲合唱隊員的組成,那些低齡兒童由于肺活量小,并且其聲音處于從過渡階段、音域較窄,難以駕馭那些和聲效果非常豐富的歌曲,如果合唱團中低齡兒童數量較多不利于整個合唱團的發(fā)揮;相對來說,那些三四年級的中年級學生音色圓潤明亮,并且他們對音樂也逐漸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表現力,可以將他們作為童聲合唱團的主力軍。
關于童聲合唱團的人數,經過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表明,如果合唱團人數少于30人,雖然便利合唱團的管理和訓練,但是難以合唱那些相對復雜的合唱曲目;如果合唱團人數達到了60人,那么無疑在合唱團的組織管理和聲音訓練等方面加強了難度,但是因為人數較大,可以更好的去表現那些相對復雜的曲目。因此,在童聲合唱團組建時應該首先考慮要合唱的曲目類型以及相應的合唱團人數。在合唱團的人數確定了之后,就應該考慮如何選擇合唱隊員。在合唱隊員的選擇過程中,可以采用兩種方法有效結合,一是主動鼓勵大家自己報名,根據大家的報名結果,老師可以根據報名者的音色、音準以及簡單的節(jié)奏等對報名的兒童進行逐一篩選;二是讓其他少年宮的老師推薦,該方法最為省時省力,很多少年宮老師對某些兒童了解非常深入,因此可以推薦這些兒童加入合唱團,來增強合唱團的實力水平。
待童聲合唱團組建完成后,指導老師首先應該引導大家盡快進入合唱狀態(tài)。俗話說的好,獨唱講究的是個性,合唱講究的是共性,因此讓大家盡量進入合唱狀態(tài)非常重要[2]。這不僅僅要求指導老師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還應該根據合唱團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詳細的訓練計劃。童聲合唱團的基本訓練首先應該開展整個團隊的氣息訓練,然后逐漸開展發(fā)聲訓練。主要的訓練內容包括呼吸訓練和聲音共鳴訓練。
呼吸訓練是歌唱的基礎。古語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因此要想發(fā)生美好的歌唱聲音,首先應該開展科學合理的呼吸訓練。筆者認為兒童在呼吸訓練中應該注意三點內容:一是無音高訓練和有音高訓練相結合,在訓練的過程中應該站姿挺拔,心情愉悅,如聞到花香一樣,口鼻同時深吸一口氣,然后根據合唱指揮的手勢,通過均勻緩慢的氣息將氣呼出,如吹蠟燭一樣,在該練習的過程中應該盡量延長呼氣的長度,先慢后快,逐漸由無音高向有音高進行過渡[3];二是整體性呼吸訓練,整體性呼吸訓練顧名思義就是童聲合唱團的所有成員同時進行呼吸和換氣訓練,直到整個合唱團的呼吸如一個人的呼吸一樣,因此童聲合唱團都是十歲左右的孩子,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更加靈活一點,讓大家在訓練過程中不覺得枯燥無味,保持對訓練的積極性和對合唱的熱愛;三是循環(huán)性呼吸的訓練,這是合唱中最具有特色的呼吸方法,是指在合唱的過程中不同的合唱隊員在作品的不同地方進行輪流換氣,從而保持合唱聲音的綿延不斷,通常來說這種循環(huán)性呼吸在沒有伴奏的合唱曲目中應用較多。
待合唱團的所有隊員均掌握了正確的呼吸訓練之后,便要開展聲音共鳴訓練。一般情況下,童聲合唱的發(fā)生位置較高,聲音較為靠前集中,音色干凈圓潤。因此在聲音共鳴訓練的過程中指導老師應本著“響而不燥,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的原則,往往容易取得較好的效果[4]。首先是頭腔共鳴訓練方法,在頭腔共鳴訓練中主要是讓合唱團成員慢慢體會聲音如何通過鼻咽腔靠前發(fā)出,從而找到頭部聲音的位置,筆者在訓練過程中通過采用讓隊員模仿打哈欠或者向遠處喊話等對頭腔共鳴進行體會,同時要讓隊員采用頭聲的方法將所有的音唱出來,而且對于越低的聲音越要像唱高音那樣。其次是母音轉換訓練,關于母音轉換訓練金鐵霖教授曾經打過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說如果道路修的又直又平,那么汽車走的又順又快,反之如果路不平、又窄又堵,那么即便是好車也開不快,也很難順利達到目的地。因此在合唱訓練中,應該特別重視母音轉換的訓練。三是聲音均衡統(tǒng)一訓練,如上述所說的合唱講究的是共性,因此在合唱訓練過程中,每一位合唱隊員的音色都應該積極向所有合唱隊員形成的集體音色上靠攏,這就是所謂的合唱的音色統(tǒng)一,也就是“直音”。這對老師的發(fā)生示范以及聽覺具有較高的要求,一是要讓所有隊員進行輕聲訓練,均往好的音色上靠攏,二是避免有些隊員的聲音“冒”泡。此外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鼓勵所有隊員多聽一些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從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中去感受體會對聲音的處理和情感的表達,理解感受團隊之間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從而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將美妙的聲音和美好的情感傳達給聽眾。
童聲合唱團隊的組建和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該過程中需要指導老師耐心認真的授課以及所有隊員辛勤的付出。除了上述提高的應該進行呼吸訓練和聲音共鳴訓練之外,還應該指導隊員開展音量以及咬字吐字方面的科學訓練。通過童聲合唱團的訓練,既提高了合唱團的整體水平,也促使合唱團所有隊員身心得到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