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談及老師, 大家都知道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zhì),授業(yè)——傳授基本技能和基礎(chǔ)知識,解惑——老師要有效解決學生對知識的困惑。前一陣子,教師節(jié)我還看到一幅圖,是對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新的解讀,我把此解讀拿出與大家分享,傳door,為你打開一扇門的那個人,show業(yè),為你提供學業(yè)和事業(yè)展示平臺的那個人,解who,使你不再問“我是誰”而迷失自己的那個人。
【關(guān)鍵詞】“不拋棄、不放棄” 脆弱 敏感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179-02
作為師者,今天我要說我與兩個孩子的小故事,工作十幾年,當了十幾年班主任,經(jīng)歷了很多事遇見了很多學生,處理問題越來越清晰有思路,但有時也越來越麻木,也會困惑到底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教師,作為教師的那份自豪感有時似有似無,直到出現(xiàn)了一件事深深打動了我,也引發(fā)了我巨大的思考。事情起因于一次數(shù)學作業(yè),因為所帶班級是學校程度最好的班,自然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記得有一次班里的一個面容清秀的女生,講評完試卷后要求訂正錯題,結(jié)果一道講過的題目她又再次出錯,不妨就小A吧,記得那是一次小的數(shù)學測試,她考的不好。我很生氣,在班里批評了她,批評她之后這件事就隨著我巨大的工作量石沉大海,直到在不久前的一次大型考試中小A在語文考試的作文中寫到了我。
看完她的文章后,我不禁淚流滿面,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nèi)能如此真摯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雖然有很多的錯別字,但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也是實屬不易了,因為忙碌最近總是有老師在吐槽教師這個職業(yè),看的最多的段子是話說“老師這個職業(yè)吧,說的形象點就是每天帶著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暢游一段時間吧,你會發(fā)現(xiàn):只有你一個人上岸了!然后你還得返回,一個一個去撈。有些吧,昨天撈上來,今天又掉下去了還得撈,在你喘息的時候,你會驚恐的發(fā)現(xiàn),還有往回游的!”所以有些時候我們總是關(guān)注自己的付出,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問題,對自己說,如果能做的事情有限,那么就“不拋棄、不放棄”,“一個都不能少”給孩子們的愛多一點,再多一點,是不是會好一點呢?
這十幾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guī)н^各個層次的班,形形色色的學生都見過,隨著所帶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優(yōu)秀(這些學生的成績排名可以在新疆中考中達到全疆前兩千名),除了讓我看到了高智商的同時,也讓我看到了他們的脆弱,下面我就來說說小B的故事。
小B是烏魯木齊一所普通中學的中考畢業(yè)生,但他從小到大成績非常優(yōu)異,據(jù)他母親所言,這個孩子很貪玩,從沒有見過這個孩子學習,有的時候作業(yè)都不做,但是成績始終是年級前三,幾乎沒有努力就考到了我們這所全疆排名前三的重點中學,而且進的還是最好的班,父母的驕傲可想而知。進到我校之后,孩子感覺是進入了一方熱土,因為我校的社團工作豐富多彩,有趣生動,孩子主動承擔了學生會的很多工作,還要忙于社交,自然失去了很多學習的時間,他以為還可以像初中那樣憑借自己的聰明學好,但他忽略了初中和高中學習的差異,終于,因為眾多的因素 他的成績一落千丈,在老師幾次挽救無果的情況下,因為實在跟不上,“滾動”出了原班。出原班后,小B變了,剛開始只是變得不愛交流,開始上課傻笑,最后出現(xiàn)了一些極端的想法,作為老師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卻沒有更好的方法。在談話多次未果之后的一天我把他叫到操場上,我說我們跑步吧,你知道老師體育很糟糕,但是想和你一起跑跑步,他不說話,我自說自的跑了起來,他跟著我不說話也跑了起來,跑了三圈后,我汗流浹背,呼吸急促,他看出了我的囧樣,他說“老師要不別跑了吧!”我說:“我要堅持,因為人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不是過不了別人,而是過不了自己,以前的一切已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從零開始也來得及?!彼牶?,大哭起來,以后的日子里他真的變了,變得努力了。
小B是個特別的孩子,最關(guān)鍵的是也許他代表了一批像他這樣的孩子,高智商高情商,但是生活在象牙塔里,一路被贊譽著成長,被賞識教育,被家長老師同學捧著,就是所謂“別人家的孩子”,因為成長太順利了,便在這種成長中喪失了抗挫折的能力,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逆商,現(xiàn)在的孩子情商智商都很好,但獨獨少了逆商,尤其針對優(yōu)秀的孩子,這也許值得我們教師和家長深思啊。
我希望自己成為一位好教師,能夠上好課,好課的背后折射的是教師的教育哲學,一個好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他的價值認知和價值取向的,他既不會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也不會為人左右,失去自我。好課的藝術(shù),就在于“放得開,收得攏”,這藝術(shù)會讓人覺得余音繞梁,回味無窮,會讓師生難以忘懷。一個好的班主任也應(yīng)如此。如果濃縮一下就是要有味,能讓人回味無窮的味。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這才是內(nèi)心深處的我們自己。無論出門遇見什么,還是在課堂上、學校里想到什么,所有人只有一個目標,讓今天的我們,比昨天更淡定一點點,更好一點點,再讓明天的我們,比之于今天更優(yōu)秀一點。就是這樣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不堪之念就會漸而淡化,浮現(xiàn)出內(nèi)心深處,最美麗、最柔和、最嫻靜,最具智慧的自己。值此內(nèi)心壓力陡然散盡,因為你我,終于找到自我,回到內(nèi)心。
作者簡介:
王麗娟(1986-),女,漢族,山東嘉祥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