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人瑋
雨過天晴,空曠的山野寂靜如水,只剩下鳥兒“嘰嘰喳喳”回巢的叫聲;山野似乎在悄悄地迎接初秋的到來。
最后一抹繽紛的晚霞離去了,拉開了夜晚黯淡的帷幕。山中仍很寂靜,但那一排排的松樹如守山的衛(wèi)士似的,昂首挺胸矗立在山間。一輪明月宛如一只又大又圓的玉盤,鮮亮透明,周圍裹著一圈淡淡的銀光,從兩座山峰的缺口中緩緩升起,跨過挺拔的松樹時像被四分五裂一般,卻又完整地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中俯瞰靜謐的人間,將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摩詰靠在一塊磨得光滑明亮的石塊旁,斟上一杯小酒。一邊是從山上緩緩流淌的小溪,流過溪底一粒粒沾滿碧綠青苔的小石子,“嘩嘩”的響聲與美酒的醇香讓他感到有些飄飄然。
陣陣微風下,竹林搖晃的聲響夾雜著嬉戲、聊天的聲音由遠及近地傳人摩詰的耳中。那聲音歡快又清脆,帶著一絲青春、蓬勃的氣息。哦!原來是那些傍晚從溪邊洗完衣裳的姑娘歸去了。她們個個身著淡雅的素衣,挽起高高的發(fā)髻,手臂上挽著一只竹籃,里面裝著一件件潔凈的衣服。她們靈巧的小腳跨過一塊塊石頭,纖細的身影消失在竹林深處。摩詰望著荷塘,蓮花已凋謝了,只有碧綠的略有些泛黃的蓮葉靜立不動。它們只要微微搖曳,便知上游的船兒輕輕劃過這里,留下一圈圈漣漪。蛙聲不斷,卻越來越弱了。
摩詰欣賞著這幅雨后黃昏圖,心想:任憑那春暖花開的日子離去吧,晚夏初秋的日子彌漫著濃濃的暑味兒和淡淡的豐收樣兒,怎不讓人心動?這兒的風景尤為動人心弦,想必歸隱的人可以安安心心地在這里度過余生了吧。
他的心有些顫抖,半醉半醒地從口中念出一首詩: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教師點評
用現(xiàn)代漢語還原古代詩歌,最忌就是翻譯。本文卻避免了這一點,這是因為文章成功地將原詩的意境有重點地再現(xiàn)出來。從篇幅上看,小作者重在表現(xiàn)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一則景,一則人,景物描寫深沉莊重,人物刻畫卻清新靈動,二者相映成趣,令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如果小作者能夠了解一些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結(jié)合王維的生活經(jīng)歷去解讀、還原,可能這篇文章會更有底蘊。
(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