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軒
冬季西安的夜晚,寒風(fēng)刺骨。母親和我遠離了喧囂嘈雜的回民街,往酒店的方向走去。那段路行人寥寥,甚冷清。我微微抬起頭看著路燈下白亮的雪花,它們緩緩飄落在凍得堅硬的柏油馬路上,好似無聲的舞蹈。
這時,我遠遠望見一個人守在一輛三輪車旁,車上似乎有一只爐子,正冒著熱騰騰的白汽。嗯?難道還有什么熱食嗎?我舔了舔凍得干裂的嘴唇,拽著母親走向那輛三輪車。
走近時才發(fā)現(xiàn),攤主是一位老人。他穿著洗得有些褪色的深藍色大棉襖,頭戴一頂駝色氈帽,歲月在他那如枯樹皮的臉上留下了無情的刻痕,但眼神透出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是桂圓紅棗湯嗎?”嗅著這味道,望著爐內(nèi)的食材,我半信半疑地問。
“是啊,小姑娘,你要多少???”老人一見有顧客,連忙小心翼翼地拿起旁邊的塑料小碗,準備盛給我。
“唔,我要兩碗,其中一碗多放些桂圓,多少錢呀?”我笑著說。
“啊,不不不,我這個不要錢,就是家里面有一些紅棗桂圓,我拿出來做湯。最近天冷了,大家肯定希望在路上能捧上一杯熱乎的飲料吧?!崩先诵χf。雖然臉上的皺紋使他看起來更蒼老,但此刻的笑容卻令人覺得他是一位夢想著憑一己之力溫暖世界的孩童。
我的心暖暖的,身子似乎也沒那么冷了。我本想就這樣拿著“天降餡餅”回去,但又看看老人的衣著打扮,不像是家中很富裕呀。我的心顫了一下,將事先塞在衣兜里的錢掏了出來,放在三輪車上,對老爺爺說:“老爺爺啊,這錢是為了換你這兩碗湯的,你孤孤單單地在街上賣湯也夠辛苦的,這點錢應(yīng)該的?!?/p>
此話一出口,老爺爺似乎被什么擊中了,猛地抬起頭,眼神里有一種我讀不懂的東西:是憤怒?不。是惱火?也不是。后來我才明白,那是對信念的執(zhí)著。
他說:“小姑娘,我到街上送湯,只想喝過我的湯的人都能感受到溫暖,并不是想要掙錢。許多東西一旦用金錢衡量,就失去了本來的色彩,變得乏味,令人討厭。所以我希望你能心甘情愿地接受這兩碗免費的湯。”
我呆呆地聽完老人的話,不僅沒有絲毫尷尬,反而覺得心中的溫暖變得熾熱。我已很久沒有如此震撼了。他的話教育了我,也使我對生意有了顛覆性的認識。
我雙手接過老人的兩碗湯,氤氳的霧氣包圍了我的臉,我一口一口地喝下去,感受著溫熱的漿汁穿過食道,我伸出手想接住一片雪花,可它瞬間消融。
此刻漫天飛雪,卻依舊溫暖。謝謝。
教師點評
漫天飛雪中兩碗免費的桂圓紅棗湯,不僅溫暖了身體,更溫暖了心靈。文章最值得學(xué)習(xí)之處,便是小作者能非常巧妙地運用環(huán)境描寫:開頭的雪景渲染氣氛,冒著熱氣的爐子在清冷中顯得異常溫暖;“我伸出手想接住一片雪花,可它瞬間消融”則意味深長;最后,在漫天飛雪中收束全文,而熱湯的溫暖與老人的話語更令人感動。
(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