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呂賢合
(1.日照市東港區(qū)陳疃鎮(zhèn)林業(yè)站,山東 日照 276826;2.日照市東港區(qū)林業(yè)技術推廣站,山東 日照 276800 )
日照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河山山系是日照市著名旅游景區(qū)。河山山系山海林一體,東部是黃金海岸日照海濱森林公園。“日照巨書”摩崖石刻位于河山西坡,刻于河山懸壁之上,“日”字長20 m,寬17.5 m,“照”字長25 m,寬25.5 m,是漢字摩崖石刻的世界之最,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為發(fā)展旅游產(chǎn)業(yè),礦區(qū)須進一步植樹造林,恢復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河山山系呈南北走向,南北長14.5 km。橫跨日照街道、河山鎮(zhèn)、南湖鎮(zhèn)3個鎮(zhèn)街道。前幾年,因工程建設采石之需,開挖64處礦坑,每處礦坑面積1 600~12 300 m2不等,總面積665 hm2。
依法關停無證采石場。實地調(diào)查每處礦孔,對沒有林地征占用手續(xù)業(yè)主,一律封采,限期恢復植被。采石區(qū)回填土壤,清理亂石堆、排土堆和泥石堆,平整場地,恢復地貌。
樹種選擇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帶土球栽植,以常綠樹種為主,選用良種壯苗,根系完整,無病蟲害苗木。選擇火炬松、黑松、側柏、龍柏、麻櫟、刺槐、黃櫨、爬山虎、扶芳藤等本地樹種。
春季、夏季(雨季)和秋季均可造林。春季在化凍后栽植。7至8月雨季造林。秋季造林在樹木落葉至土壤結凍前進行。選擇下午或雨后的連陰天栽植,避免陽光暴曬,減少根部失水。
剪除病蟲枝、枯死枝和生長衰弱枝。在栽植前,浸泡苗木,使苗木根部吸足水分。減少樹體水分散發(fā),減輕根系負擔,維持水分平衡。不能及時栽植的苗木,假植處理。長途運輸?shù)拿缒窘?4 h,根部充分吸水后再栽植。
造林密度1 m×1.5 m、1 m×2 m,造林5 000~6 670株·hm-2。樹木早郁閉,改善林地環(huán)境。
需苗木149萬株。其中,火炬松9萬株,側柏18萬株,龍柏35萬株,麻櫟10萬株,刺槐11萬株,黃櫨2萬株,爬山虎36萬株,扶芳藤28萬株。
礦坑回填土壤,加厚土層,客土栽植。全面整地,深翻40~50 cm,耙平,揀出石塊。選擇蓄水保土力強的魚鱗坑。挖半圓形坑穴,穴長1.0 m、寬50 cm、深40 cm。圓形朝外,呈品字形排列。
針闊混交。礦坑回填區(qū)栽植火炬松、黑松、側柏、龍柏、麻櫟、刺槐、黃櫨等樹種。裸巖區(qū)栽植扶芳藤、爬山虎藤本植物,以增強綠化效果。黑松、側柏、龍柏在雨季栽植,雨季空氣濕度大,蒸騰小,易成活。刺槐在春季截干栽植,把苗干截去,只栽根茬。植樹時將幼苗栽倒靠近魚鱗坑外沿土層深處。
春季缺水,地膜覆蓋,節(jié)水保濕,調(diào)節(jié)地溫,提高成活率。灌溉在4—6月干旱季節(jié)進行,一年灌溉2~3次。
充分認識礦區(qū)植被恢復重要性。造林綠化,恢復生態(tài),保護旅游資源,發(fā)展旅游業(yè),是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重要舉措。發(fā)揮政府造林主體作用,把礦區(qū)森林植被恢復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層層簽訂責任狀,限期完成造林任務。
礦區(qū)植被恢復,造林難度大,資金需求大。調(diào)動社會各方面資金。利用世行貸款,使用已收取植被恢復費,爭取省級資金扶持。
全面落實封山育林措施。貫徹“以封為主,封育結合”的原則。制定封山令,訂立封山公約,設置封山碑。指定護林員管理,強化責任意識。在封山育林禁止放牧、割草、砍柴、狩獵。加強新造林管護,栽一片,活一片,確保造林成果。
預防森林火災,是保護森林資源的基礎工作。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嚴格責任追究。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防火意識。開辟森林防火隔離帶,加強森林防火監(jiān)測、防火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墳墓遷出山場,消除火災隱患。設專職護林員,巡護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制止違規(guī)用火,及時報告火情。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及時檢測蟲情,搞好預測預報,提出防治方案。落實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綜合措施,及時組織除治,消除林業(yè)有害生物的發(fā)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