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晨雪
《背鴨子的男孩》是青年導演應亮的長片處女作。在這部電影中,空間不僅是人物活動的場所和敘事過程中的物質(zhì)表現(xiàn),還是一種超越物質(zhì)和精神的意識產(chǎn)物。在電影特定的社會關(guān)系中,空間被賦予一種意義,即對心理的折射和社會的感知。
影片以村莊為開頭,背景破敗的茅草屋、地道的自貢方言和復雜的環(huán)境音都在透漏著這個地方的地域特征和人物的生存環(huán)境。狹窄的土路與了無邊界的水田互相依靠,遠處的煙霧也仿佛隔斷了村莊與外界的聯(lián)系。青澀的男孩背上鴨子頭也不回地走上了“進城尋父之路”。
在城市里,男孩遇到了混混和警察,前者教他暴力處世,后者幫他尋找父親,這兩個男人的出現(xiàn)無疑是暫時替代了父親的角色,填補男孩心靈上的空缺,也深深影響著男孩。他對前來追父親要債的人揮舞刀子說“不要臉的怕不要命的”,在父親拒絕回鄉(xiāng)后親手殺害了父親,用另外一種方式將父親帶回家。在回鄉(xiāng)的路上,汽車上的場景再次出現(xiàn),黑白的色調(diào)使本就擁擠的空間更加壓抑,這次換做男孩抓到了小偷并得到了“答謝費”,混混的處世之道在男孩的身上重現(xiàn),這一切的空間表現(xiàn)都象征著男孩精神世界的崩塌與驟變。從堅定、迷茫再到憤怒,男孩清洗著露出水面的佛像,她或許曾給予男孩一絲慰藉,但信仰的倒塌卻徹底改變了男孩的選擇。最終,洪水的到來不僅淹沒了這座城市,沖刷了一代人的欲望,也吞噬了男孩的心靈。
應亮導演從不滿足于畫內(nèi)空間所提供的信息,利用固定長鏡頭,結(jié)合聲音的空間性,將空間進行橫向或者縱向的延伸,拓展了電影空間,構(gòu)建出含有豐富信息的畫外空間,進而縫合觀眾心理的想象。
在影片中,以固定機位長鏡頭來展示未被剪輯、拼接的時間和空間,使得畫內(nèi)和畫外空間彼此呼應,所敘述的故事表明看上去很平淡,但內(nèi)面卻很激烈,充滿張力。當觀眾已經(jīng)完全解讀過空間內(nèi)的信息,鏡頭仍然不動,觀眾就會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對畫外空間的渴望,從而延伸出畫外空間所發(fā)生的故事。
另一方面,人物向外看劇中人物的視線常常引導著觀眾的注意力?;旎煸谄嚿献サ叫⊥担瑑扇讼萝噺P打,鏡頭并沒有給到兩人打架的畫面,而是停留在車內(nèi)眾人的反應上,眾人紛紛看向車外,視線指向畫外空間。接著,混混將男孩帶到出租屋,鏡頭固定從門外拍攝內(nèi)部,畫面內(nèi)只有男孩仰頭望向某一處說話。當男孩向畫外張望時,觀眾可以通過男孩的視線了解到混混的行蹤,從而會很急切想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對方在做什么,引起觀眾的好奇心。
以雷諾阿和安東尼奧尼為代表的歐洲電影學派認為:空間在這里人只不過是偶然闖入這個鏡頭里來而已。當男孩被帶到警察局,獨自坐在長椅上,背后的警察在和一個沒有出鏡的女人嘮家常。接下來一個醉酒男人入境,第二個警察隨之入境,兩人發(fā)生爭吵在圍著長椅追逐,在畫內(nèi)外運動。然后第三個警察入鏡詢問男孩。演員自然地出入畫面或運動,構(gòu)建了多層畫外空間,更為突出男孩的心理情緒。
接下來是畫外人或物在畫內(nèi)空間的投影。男孩被警察帶回家,男孩打開房門想要逃走,待他走出臥室,畫面里除了熟睡的警察和半開著的房門外,還有珠簾投射到房門上晃動的影子,觀眾只能憑借想象感知男孩所做的事情。還有男孩陪混混剪頭發(fā)時的鏡子和男孩與警察洗漱的鏡子都反射出男孩的心理空間。
景深鏡頭本身就具有開放性空間觀念,將銀幕上的空間濃縮成為現(xiàn)實世界的延伸。在警察帶男孩尋找父親的段落里,當男孩走進辦公室樓道時,前景是男孩的背影,中景是警察,后景是工作人員。處在前景男孩,向在后景工作人員的詢問父親的去處,隨后處在中景的警察插進他們的談話,這里的景深很好的說明了人物關(guān)系,場面調(diào)度充分體現(xiàn)了導演對空間表現(xiàn)力的探索,也使得影片在推進故事發(fā)展的同時豐富畫面的真實性。
聲音也是有空間性的,畫外的聲音可以強調(diào)畫外空間。
影片里由畫外聲音形成了并聯(lián)式的空間,第一個空間是以男孩尋找父親為主線的故事,第二個空間是借用廣播報道突出洪水的逼近。由干凈純粹的田園到嘈雜喧鬧的城市,男孩在尋父路上的矛盾沖突越發(fā)凸顯。而畫外的廣播聲不斷地報道洪水的逼近,警告居民搬離,交代了緊張的環(huán)境。這樣以廣播為背景音推動主線故事的進展,既保證了敘事上的流暢,也滿足了觀眾對心理空間的拓展。
作為處女作,《背鴨子的男孩》稱不上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它絕對是一部難得的誠懇之作,獨特的電影美學,深刻的故事內(nèi)涵,樸素的人文精神,客觀的創(chuàng)作立場以及真摯的藝術(shù)情感,無一不宣告著青年導演對于“良心電影”的堅持。
[1]白艷寧.電影空間感的營造與藝術(shù)表達[J].戲劇之家,2014.
[2]陳岳琴.論電影聲音與畫面的音畫合一[J].電影文學,2008.
[3]陳巖.電影空間的雙重性特征闡釋[J].大眾文藝,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