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姬
摘要:由于目前社會對體育課的課程要求越來越重視,但是人們的觀念卻仍然停留在體育課在課程教學中并不重要的地位,家庭和社會的多方面影響導致目前普通高中生厭學體育課的現(xiàn)象較為突出。在體育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紀律散漫,進取心不高,體育測試成績常常不達標或不及格,上課更是不得已而為之,學生的體育課厭學對自身發(fā)展不利,對于學校的教學進度也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體育課堂的氣氛。本文從分析學生厭學體育課的原因入手,對造成學生厭學的原因進行深入探討,找出學生厭學的根源所在,提出相應的一些對策,從而更好的完成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家庭和社會;高中生;體育課厭學
一、體育課的作用
首先,體育在高中課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生活很緊張,一般一周只有半天的休息時間,課程緊張,學習壓力很大,體育課的開設不僅為了學生的身體健康的鍛煉,更是緩解學生壓力的一門課程,既可以讓高中生身體上得到放松,也可以讓他們的大腦得到緩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高中生的情緒、動作、活動秩序來判斷高中生的生理負荷,及時調整高中生的狀態(tài),這樣高中生在學習生活中才能有最好的狀態(tài)。
其次,體育課還可以有效的增強高中生榮譽感和自信心,降低他們在學習壓力中的焦慮,經(jīng)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更容易與其他人形成親密的人際關系,人際交往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鍛煉。通過運動可以為高中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集體環(huán)境,在學習過程有更好的心態(tài)去學習文化課。
二、學生體育課厭學的原因
(一)社會原因對學生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在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應試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讓學校教育的重心偏重在學生的德智的培養(yǎng),缺失了體育課程對學生教育的影響。體育教育由于在社會認知度中普遍重視度不夠,體育課受到其他課程排擠的現(xiàn)象嚴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難以接受到完整良好的體育教育,形成不了合理的的鍛煉身體的觀念和習慣,也培養(yǎng)不出終身鍛煉身體的信念。錯誤的觀念導致學生用不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體育課,對體育學習認識不足,缺乏良好的學習動機。因此,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展和學習積極性都無疑是消極的。
社會因素的影響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知識水平、運動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對學生學習體育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思想素質好的業(yè)務能力強的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體育起到積極的作用,反之,會起著設立體育課的消極的作用。有個別體育教師缺乏責任心,教學中對學生教學不嚴格要求,課堂管理不善。造成課堂紀律無法管理,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學習到應該學習到的體育知識,難以建立較好的體育意識,產生對體育學習的目的的認識不足。
(二)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家庭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和發(fā)展影響是深刻的,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成長要求一般就是這個孩子的成長生活準則,父母家人對事物的認識基本就成為孩子往后的評價標準,而家人的興趣愛好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興趣愛好。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對于我國家庭的教育模式影響重大,大多數(shù)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的文化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種重智輕體、重文輕武的封建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對學生參與體育課程有著很大的阻礙。
在家庭的影響下,學生對體育課缺乏一個明確正確的認識,認為體育課只是跑跑跳跳而已,在高中課程緊張的情況下大多數(shù)學生會放棄體育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不高,從小對體育課程的學習都是敷衍了事,在高中階段更培養(yǎng)不出學習體育的興趣,面對無興趣的學生感覺體育課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更容易產生厭學體育的心理。
三、解決學生體育課厭學的對策分析
(一)激發(fā)學習體育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不厭其煩的去給學生做思想工作,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體育鍛煉和掌握體育技術技能對運動鍛煉的重要意義,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鍛煉的積極主動性。教師應該重視自己在示范的輕松自由感、動作姿勢的標準;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二)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打好基礎
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學校開設體育課程的根本任務,教師要根據(jù)課程安排,結合學生素質的具體情況,有目的全面的進行素質訓練,為學生學習體育技術打好基礎,只有打好基礎才能進一步學習體育技能,更能夠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結語:總之,消除普通高中生厭學體育課的心理以及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是體育教師的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特別是在新的體育教育改革模式下,更是不能輕視的一個問題。針對家庭和社會學校等因素對學生的影響要進行正確的觀念引導,不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體育技能的興趣,并且重視他們在高中階段的身體素質,為學習專業(yè)文化課有一個結實的身體,為日后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的高素質大學生做基礎。
參考文獻:
[1]康寧.《教學社會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3
[2]馮春明.《中小學教育與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5
[3]史克才.《淺析農村高中女生體育厭學的原因及輔導策略》[J].新課程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