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是深入推進,培養(yǎng)實踐與思維能力強的優(yōu)秀人才,是職業(yè)教育一直堅持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此目標的實現,教學方法選擇很關鍵。當前,我國部分職業(yè)院校開始嘗試新型專業(yè)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專業(yè)能力,在學生動手實踐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中,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有效途徑與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職業(yè)教育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反思,希望對我國職業(yè)教學有幫助。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任務驅動教學;反思
引言
任務驅動教學是根據構建理論發(fā)展而來的,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合理制定課堂教學任務,且每一教學任務包含相應的教學內容,老師引導下學生如何提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完成每一具體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該教學法是以引導學生解決并全面思考問題為主的一種交互式教學方法,其使得傳統(tǒng)枯燥、內容單一的教學模式得到改善,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
1、職業(yè)教育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意義
1.1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職業(yè)教育中應用任務驅動法,不受傳統(tǒng)教學體制束縛,打破傳統(tǒng)僵硬的教學模式,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性增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非常重要?!皩W生為中心”的學習過程,老師為學生設計有吸引力、緊密聯系實際生活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知識探究欲望與學習積極性。此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習會遇到各種問題,有些可以借助閱讀教材解決,有些是學生間相互交流與討論,有的則需要老師指導。這種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參與意識增強,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由“讓我學”轉為“我要學”,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學生嘗試新方法完成學習任務,使得自身創(chuàng)造性與求異思維得到發(fā)揮。
1.2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任務驅動教學中,老師扮演指導角色,學生是主體,自行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對知識點的組織、收集與篩選,老師提出教學任務,學生自己選擇學習任務完成方法與策略,傳統(tǒng)老師講解問題的教學局面被打破,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老師可為學生設計層次不同的學習任務,能力強的學生完成任務后,還可依照自己興趣擴展或完成更高層次的任務,盡可能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獲得成長與進步。
1.3利于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yǎng)
任務驅動教學中,特別是開放與半開放型任務完成中,分組合作非常最重要。一般,老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各小組內部、小組之間學生相互交流,共同討論并解決問題,互幫互助彌補不足。該互動過程中,充分展現了學生思維能力,學生相互交流觀點與方法,調整并完善自身觀點,集集體智慧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學習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團隊協作意識增強,為今后學習、生活與工作夯實基礎。
1.4利于學生既有直至廣度與深度的拓展
任務驅動教學,要求學生在搜集、理解與掌握知識內涵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借助任務完成過程掌握知識背景與產生效果,正確認識極易混淆的概念,以此完整理解知識。通過小組合作,思想形成碰撞,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自身知識面擴大。只有在正確分析問題與任務基礎上,學生掌握任務完成需要的方法、知識等,從而獲得有效的問題解決辦法。
2、職業(yè)教育中任務驅動教學實施步驟
2.1合理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情境創(chuàng)造是基礎,要求學生要將課本知識學習與生活情境結合起來。情境創(chuàng)造是為了促使學生更好的參與課堂教學,如若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fā)揮,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施也就無從談起。實際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造非常重要,具有一定的難度,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所以,情境創(chuàng)造要注意技巧與經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主動參與到生活情境,為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奠定了基礎。
2.2設計教學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提出是核心,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情況。如果在情境創(chuàng)造中,穿插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任務,為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思考狀態(tài)提供便利。任務提出要遵循由簡到繁、易到難的原則,采用多元化任務解決辦法,激發(fā)學生主動探尋問題解決方案。同時在教學內容指導下,以教學對象為契機,合理設計教學任務。
2.3增強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意識
任務驅動教學中,作為任務實施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了學生個性發(fā)展情況。打破了傳統(tǒng)灌輸與填鴨式為主的教學模式,以老師主導,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般老師會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此過程中,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通過合作交流,學生掌握所學中難點知識,因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2.4評價學習效果
效果評價是任務驅動教學的最后步驟。學習任務的完成,并非意味著知識技能構建的完成,還需及時評價學習效果。任務驅動教學實施過程中,評價非常重要,其有效整合了理論與實踐,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老師的評價促使學生獲得啟發(fā),而學生互評也可使學生間進行相互學習與進步,學生自評更是可以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3、職業(yè)教育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反思
目前,在高校及職業(yè)教育中,任務驅動教育模式日益盛行。但作為任務設計與效果評價者,老師通常會陷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帶來的陷阱。首先,職業(yè)教育中,學生是任務驅動教學的主要對象,受年齡及認知能力影響,學習興趣缺失,沒有成就感,自信心匱乏、自卑感嚴重。老師對專業(yè)知識不能從學生角度進行準確把握,任務呈現方式、問題設計等學生理解難度大。其次,任務實施時,老師深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無法從根本上實現師生間的民主與交流。這些對學生自主學習程度與范圍帶來了一定的束縛,任務開放度利用不夠充分,學生認知水平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往往老師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資源,采用忽視或壓制手段,輕視學生后期專業(yè)總結與深化、自主學習結果與過程等間的聯系。在任務驅動教學中,老師應提高難題解決能力,這對順利應用該教學模式非常重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職業(yè)教育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明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能夠更靈活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該教學方法有效緩解了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老師主導角色。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確保學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識與技能,利用討論、交流與學習,取長補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獲得全面發(fā)展。當然,該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科目還有很多差異,另外在實施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解決的思路,使任務驅動教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華.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實踐——以園林樹木栽植與養(yǎng)護為例[J].林區(qū)教學,2017(11):24-25.
[2]沈愛鳳,韓學芹.職業(yè)教育中“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的探討與應用[J].職教論壇,2016(02):46-49.
作者簡介:王欣,(1982年7月),女,漢族,吉林省遼源市(籍貫),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