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潔
【摘要】目的 探討康復期精神病患者使用社區(qū)護理照顧以后,對其依從性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本社區(qū)處于康復期的精神病患者40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20例,研究組的患者在接受護理過程中使用社區(qū)護理干預的方法。結(jié)果 研究組患者使用社區(qū)護理干預之后,20例患者的依從性相較之前均有了顯著的改善,治療依從性為95.0%,而參考組患者在依從性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療依從性為65.0%,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結(jié)論 對處于康復期的精神病患者使用社區(qū)護理的方式進行干預,極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因此該種方式值得在社區(qū)護理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社區(qū)護理;康復期精神??;影響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5..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社區(qū)患有精神病的患者40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20例,研究組男15例,女5例,年齡27~64歲,平均年齡為(41.52±3.29)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為(5.89±0.49)年。參考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5~64歲,平均年齡為(39.89±4.75)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為(6.14±0.81)年。同時均有三甲醫(yī)院確診為精神病患者。除護理干預方式不同以外,其他各方面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考組患者在進行社區(qū)護理時使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即由護理人員對所有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宣講,讓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明白該病在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做好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家屬咨詢的問題認真的解答。對研究組的患者護理時,使用社區(qū)護理照顧的方式,即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由社區(qū)護理人員對患者目前實際的生活狀態(tài)進行了解,包括患者在服藥過程中的依從性。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在接受護理期間存在的疑慮,以此來全方位對患者進行護理,提升護理的質(zhì)量[1]。
1.3 觀察指標
使用不同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時,由專人對兩組患者的依從性進行統(tǒng)計,包括對其是否正常服藥、正常作息以及在與其他人進行正常溝通交流時的情況,視嚴重程度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最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計算。護理有效率以及滿意度的計算方法如下所示:護理有效率=完全依存率+部分依存率;家屬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的軟件是SPSS 14.0,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2.1 護理有效率
兩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護理方式治療以后,研究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為95.0%,而參考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為65.0%,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其治療依從性的結(jié)果如表1。
2.2 患者家屬滿意度
經(jīng)過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訪問以后,經(jīng)過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訪問以后,研究組患者家屬的滿意度為100.0%,而參考組患者家屬的滿意程度為70.0%,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如表2。
3 討 論
康復期的精神病患者相較于一般的精神病患者癥狀已經(jīng)明顯好轉(zhuǎn),此時為了加快患者的恢復,還要進行必要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組患者使用社區(qū)護理干預之后,20例患者的依從性相較之前均有了顯著的改善,治療依從性為95.0%,而參考組患者在依從性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療依從性為65.0%,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同時在患者家屬的滿意度上,研究組患者家屬的滿意度為100.0%,而參考組患者家屬滿意程度為70.0%。因此可以得出社區(qū)護理照顧極有利于患者的恢復,是一種可以在出院后護理中推廣應用的方法[2]。
參考文獻
[1] 李玉輝,王明霞,章曉峰.主動式社區(qū)護理干預在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藥依從性方面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6):2124-212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