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ll
這家創(chuàng)辦于1?33年的陸羽茶室,幾乎每個老港都知道,開業(yè)之時就是商業(yè)大佬談“大茶飯”之地,而后在這兒還發(fā)生過槍擊事件,但這不僅沒有嚇到客人,反倒為茶室添了不少江湖氣息,讓它更加火爆。
走進茶室,時間仿佛定格在了20世紀30年代,老式電M扇、古樸字畫、酸枝水的桌椅,甚至連茶點卡都是幾十年未曾換過的樣式。服務員都是大叔大嬸,穿著電視劇里豪門家傭人的那種白色褂子,卻一直板著臉,一副冷漠的祥子,身前挎著送餐的鐵盤,將一籠籠茶點送到桌上。
這里的食物跟不上潮流,沒有創(chuàng)新的菜式,只有傳統(tǒng)的蝦餃、腸粉、荷葉飯等等,而最有名的菜是不會寫在菜單上的,比如豬肺杏仁湯,只有熟客知道。□味也并不驚喜,都是老派的味道,但也正是這種老舊保守的味道,使得太多的老街坊十年如一日地守候在這兒。
2008年,路易·威登與Sound walk公司合作,出品了《路易·威登Sound walk聲音漫行之旅》專輯,通過舒淇、陳沖和鞏俐的解說,展現(xiàn)香港、上海和北京的不同魅力。
在這3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舒淇講述的香港。
從中環(huán)士丹利街的陸羽茶室,到上環(huán)的電車總站,一個多小時的聲音旅程,我走了一遍又一遍,在街頭,在巷子,棲身于她的故事情節(jié)里。在回春堂,她介紹參茶給我喝,然后在一旁等我;在文武廟,她教我取香拜神,告訴我哪里可以解簽;她這邊才開口說起那個賣魚的檔主,我一轉(zhuǎn)身就看到了;她那邊在夸獎路邊一檔番茄牛肉湯面的美味,我正路過排成長龍等這一碗湯面的人群……只可惜,那位神秘男子喜歡的麝香與芒果精油,我并未在兆成行精油店里找到。
一路走來,我經(jīng)歷了一場真實又虛幻的5D電影體驗,聲音、畫面、氣味、溫度、觸感、回憶、現(xiàn)實,混雜在一起,交織出一個陌生又熟悉的香港,仿若初見。
它不喜歡改變,頑固地保存了一個時代
陸羽,唐代茶圣,著有《茶經(jīng)》一書。以“茶圣”命名的陸羽茶室,在1?33年開業(yè),現(xiàn)在已有80多年的歷史。
在香港,陸羽茶室無人不知,許多名人都喜歡來這里。
陳子善說他第一次見到蔡瀾,就是在陸羽茶室。香港作家董橋隔三岔五就會在專欄中寫到這里:“一天,我在陸羽茶室遇見林青霞的一位影迷,五六十歲的紳士,西裝領帶袖扣考究得不得了……”
這些老派文人、紳士,只要有空,便會到茶室來消磨時間。他們習慣的,也許不是食物,而是那一段段被遺留在茶室的時光。
陸羽茶室就是這樣,它不喜歡改變。
頑固的它甚至將一個時代保存了下來:酸枝椅、水墨囲、銅制的老式吊扇,一個個穿著白色制服的侍應,在一面面大鏡子前來來去去。玻璃門里面,依然是上世紀的香港。
茶室沒有變,人也沒有變。在茶室工作的侍應,大都上了年紀,還有好幾個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他們已經(jīng)成為了這里的一部分,正在跟著這個茶室,一起慢慢地老去。
約定俗成,不能壞了規(guī)矩
“小姐,唔好掂D熱水,如果碌清你我好大鍋噶。你要飲茶,叫我就得了。”
當我朋友端起熱水壺要泡茶時,一個老侍應很不客氣地“教訓”了我們。在這里,什么都是約定俗成的,不能破壞規(guī)矩。新來的客人不懂,自然會遭到他們的“呵斥”。
別怪他們了,要知道這間大牌的茶室,甚至連英女王都拒絕過,心里是不是好過一些。
1975年英女王訪港,也想要到陸羽茶室品一品正宗的廣式茶飲(當時陸羽茶室還在舊址,沒有現(xiàn)在大),但老板卻以位置早就訂滿將英女王一行拒之門外。
其實陸羽茶室位置并沒有訂滿,而是這些位置全都是留給熟客的。舒淇說的一樓廂座,就是熟客專座。熟客比英女王還大,這就是陸羽茶室的規(guī)矩。
在茶室,熟客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他們拿著報紙走進來,不等侍應招呼,就走到了自己的“留座”上。坐下,抬頭,與侍應打個照眼,對方便拿上了他想要的茶和點心。
而我們,坐在一旁,像看戲一般,看著他們“眉來眼去”,煞是有趣。
到陸羽來,是來看的,來聽的
“看,這里的人都穿得很講究,這位伯伯居然穿著西裝來吃東西?!迸笥淹舯谧赖囊粋€老伯伯。在這炎熱的7月里,他穿著一套灰色格子的西裝,慢慢地吃著茶。
我又想起了董橋的那句話:“五六十歲的紳士,西裝領帶袖扣考究得不得了?!?/p>
像這位老伯一樣打扮考究的茶客,估計還有不少吧。這套筆直的西裝,與這個凝固的茶室,成為了他們與過去那個時代唯一的聯(lián)系。
如果不是肚子餓了,我很愿意就這么靜靜地看著眼前這片奇異的時空??墒?,杯子里的茶香,喚醒了我的食欲。
以茶圣名字命名的茶室,茶葉自然是招牌。陸羽茶室樓上有一間小具規(guī)模的茶倉,儲藏的都是超過15年的陳年普洱。泡好茶,老侍應遞來一張紙,上面一行行紅色的字,寫的就是今天供應的點心。點心單每周五定時更換,有的點心,這次吃不上,可能就要再等一個月了。
雖然有點傲嬌,但老茶室確實有不少特色點心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蠔油叉燒包、釀豬潤燒賣、滑雞球大包……我們點了一個滑雞球大包,感覺那是我吃過最霸氣的點心。
一個包子就塞滿了一籠。把包子皮撕開,里面的雞肉、瘦肉、雞蛋、香菇、豆腐干還冒著熱氣……簡直就是糯米雞的豪華版。
陸羽的食材不冷藏,堅持用人手做點心,晈上去,松軟的包子夾著滑嫩的雞肉,每一口都特別實在。跟精致的高級酒店相比,陸羽茶室的點心,太樸實了。塊頭大,料足,新鮮……然后就那么老實地擺在那里,味道單純,賣相也淳樸。如此實在的點心,應該不太適合發(fā)朋友圈。
真誠地建議你,干萬別抱著品嘗美食的心情去陸羽茶室,一來你的胃口估計不太喜歡80年前的美食,二來光顧著吃,會錯過很多東西。
到陸羽來,是來看的,來聽的。抿一口茶,平靜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拿著報紙的董先生曾經(jīng)寫過香港最受歡迎的專欄;穿著旗抱的王太太以前是粵劇名伶;還有用發(fā)膠把為數(shù)不多的幾根頭發(fā)使勁往后撥的譚校長,他又在說著以前的學生……
你看,在這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不知道,今天坐在你旁邊的,會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