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橋 劉依蓮
(1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23;2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23)
民辦高校沒有政府資金支持,完全依賴學校自主招生維持學院運行,而實驗室建設需要投入資金量較大,因此民辦高校往往沒有充足的資金進行實驗室建設。為了滿足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環(huán)境需要配備相應實驗設備、實驗室環(huán)境與條件以及充實的實驗師資力量。實驗室開放后其實驗項目會大幅增多,其設備損耗率和實驗耗材將大幅增長。同時實驗老師的工作量將急劇增加,其超課時課酬也會有較大的增多,相比傳統(tǒng)實驗室而言,開放后的實驗室需iii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對于民辦高校而言,這些都是非常嚴峻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
實驗室開放其根本就是讓學生和老師多來實驗室做實驗,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1]。除了必要的課程實驗以外,其他開放的實驗項目都是自愿報名參加的,沒有強制性只有一些鼓勵,這就需要學生有主動性,讓學生能自主學習實驗。而絕大部分民辦高校其生源質量不如一本高校,其學生學習主動性也不及一本高校。民辦高校學生缺乏主動性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學生對實驗室開放模式缺乏了解
民辦高校很多學生停留在傳統(tǒng)實驗教學上,老師指定什么實驗,學生就做什么實驗,沒有了解開放實驗室的具體運行模式。而傳統(tǒng)實驗室實驗教學的設備、儀器、條件、實驗時間和實驗項目都受到限制,無法開展一些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實驗過程也不是所有學生都有動手機會,有些實驗只能演示一下,提高不了學生對實驗的學習興趣。不了解實驗室開放內容、運轉體系、管理模式,這些原因必然導致學生缺乏興趣、缺乏動力、缺乏主動性,也無法讓實驗室開放真正運行下去。
(2)在學校層面缺乏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
無論何種高校實驗室開放都是需要吸引學生來實驗室的,當前民辦高校在實驗課程設置上都是以課程實驗為主,實驗室基本都是為課程實驗服務,其實驗內容、實驗學時、實驗時間都受到培養(yǎng)計劃的嚴格控制。當前實驗課程都是實行學分制的,只要滿足學分即可正常畢業(yè),如果實驗室開放后沒有相應的獎勵和激勵制度,就無法吸引廣大學生踴躍來實驗室參加開放性實驗項目。
目前民辦高校對實驗室開放重視度不夠,當前仍然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2]。雖然都強調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實驗室基礎建設、實驗課程改革、實驗課程學時都存在支持不夠和投入太少。開放實驗室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實驗室?guī)熧Y的引進、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的修訂、實驗老師工作量重新認定、實驗室開放經費的申報和使用辦法等等。
師資隊伍的建設一直都是高校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都積極制定優(yōu)惠政策,引進優(yōu)秀人才,提高師資力量[3]。但是在實驗師資這方面一直存在缺口,實驗教師除了要懂理論知識以外,還需要很強實踐動手能力,其雙重要求使得高校對優(yōu)秀實驗教師需求量很大。而實驗室開放需要大量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實驗項目,對實驗師資要求比較高,而民辦高校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實驗師資,加上民辦高校實驗老師的工資待遇比較低,培訓進修的機會少,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實驗室開放的落實和發(fā)展。
實驗室開放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受影響的因素很多,涉及學校各部門、各交叉專業(yè)[4]。民辦本科高校在辦學宗旨和管理模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民辦高校實驗室開放不能照搬別人的模式和經驗,必須結合自己的特點探索一套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開放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實驗室開放根本目的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實驗項目,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提高學校實驗設備使用率,以免造成設備閑置[5]。那么吸引學生來到實驗室才是實驗室開放的關鍵,實驗室根據不同對象制定相應的開放層次。對大一新生實行定期集中進入實驗室制度,實驗室根據專業(yè)特點舉辦實驗室開放日,集中展示實驗室取得科研和競賽成果,讓學生了解實驗室開放的模式和內容,培養(yǎng)新生喜歡動手、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對于高年級學生應從專業(yè)角度宣傳實驗室的功能和作用,結合學科競賽、科技創(chuàng)新和畢業(yè)設計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來實驗室。
針對實驗室開放出現的新問題,民辦高校應從激勵制度、資金投入、師資引進三個方面入手,保證實驗室開放的正常運轉。學校為充分調動師生參加實驗室開放的積極性,應從規(guī)章制度上考慮激勵機制,對于學生而言應通過修訂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設立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學分,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學分比重。在對于不同年級應設立基本實驗學分、綜合實驗學分、創(chuàng)新實驗學分,并且將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作為評優(yōu)、評先、入黨、獎學金等獎勵的加分條件。
實驗室開放后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大量開展,對實驗經費需求也將增大,為了保證實驗室開放工作有序正常運轉,學校應建立穩(wěn)定實驗室開放經費保障機制,制定專項經費預算方案,建立實驗室開放財務管理制度。同時鼓勵實驗室對外開放,承擔橫向項目和對外有償技術服務,以增加實驗室開放經費來源。
實驗室開放需要擁有高水平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作為其人員和技術保障,民辦高校應從兩個方面解決師資引進的問題。一方面是針對學校實際情況引進一批具有較高水平實驗老師,利用其“傳、幫、帶”提高本校實驗老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第二方面通過專業(yè)技術培訓、企業(yè)技術合作、繼續(xù)進修等方式提高現有實驗老師專業(yè)技術水平,培訓一批實驗技術骨干,以解決實驗師資短缺問題。
民辦本科高校實驗室開放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重要舉措,通過實驗室開放促進教育理念更新,通過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的設計促進學校科研能力的提高,通過實驗室開放找到一條符合民辦本科高校實踐發(fā)展的新道路。
[1]伍揚.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機制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8):178-181.
[2]王文和,李海霞,周博,李云華.應用技術型高校實驗室開放現狀及對策探討[J]價值工程,2016,3(81):199-201.
[3]張艷芬,劉忠成,耿強,劉惠君,孫學軍.新形勢下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與運行機制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3):180-183.
[4]沈寧娟.應用型本科院校開放創(chuàng)新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探索[J].管理方略,2017,3(14):28-29.
[5]榮華偉,錢小明,錢靜珠.關于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12(6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