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類學生,他們調(diào)皮搗蛋,學習成績落后,在生活中缺乏友情的滋潤,與老師的關系也乏善可陳。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像刺猬一樣,渴望得到關注,又往往豎起尖利的刺。這樣的學生,非常需要老師本著平等的態(tài)度去與之溝通。筆者認為,以“多元智能理論”作為理論背景,放下老師的架子,真正尊重接納學生,做好寬容的示范,不難找到與他們溝通的有效方法。
筆者是一名教初二年級思品課的老師。每個班都有幾名特別調(diào)皮的學生,而且還有以“氣老師為樂”的“天才”。這些學生如同一只只“刺猬”,在我還沒接近他們的時候,一個個豎起他們渾身尖利的刺,防止我走近傷害他們。
“刺猬”處于獨立意識蘇醒的高峰期,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特別需要成就感。成績不好的他們開始了花樣繁多的“折騰”,以引起別人的關注。但這種錯誤的方式不僅沒有真正滿足他們的內(nèi)心需求,反而讓他們連連受挫,最后,他們以“刺猬”的面貌來示人,以保護他們脆弱的自尊。
此時,面對“刺猬”,直接的批評教育已經(jīng)不管用,蜻蜓點水的肯定贊賞已經(jīng)打動不了他們。而我們又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怎么辦呢?
人是社會關系的產(chǎn)物。那么要想讓“刺猬”們轉(zhuǎn)變,必須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而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他們增強他們的人際智能。在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霍德華·加德納先生的“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結(jié)合自己的教育觀,我拋棄“以成績論英雄”的狹隘觀念,開始在了解學生的多種智能構成的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智能。
人際智能是指善于察覺他人的情緒、氣質(zhì)、動機和技能方面的差異,體會他人的感覺,辨別不同人際關系的暗示以及對這些暗示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任何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不可能逃離“人際”。開發(fā)人際交往智能、儲備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幸福感。
在講《溝通技巧》的課堂上,同學們正在靜靜地思考“如何正確地與老師溝通”的問題。
“呯!”的一聲。教室最后面靠窗戶的角落里傳來一聲悶響。我機警地將目光轉(zhuǎn)向那里。只見坐在最后排的那個“刺猬”——高個子男生滿臉驚慌,他前面的那個女生則哭出了聲。我走過去低聲詢問發(fā)生了什么事。高個子男生說,他開窗戶時不小心把前面那位女生的頭給撞了。我連忙查看女同學的頭有沒有受傷。還好,沒有看到什么受傷的痕跡。
高個子一看女同學沒受傷,臉上立即布滿了不屑。此時,教室里好事者開始騷動,大有看熱鬧之勢。我問“刺猬”:“上課的時候怎么會想到開窗戶呢?”
“旁邊有同學說熱?!?/p>
“你在開窗戶之前和前面的同學打招呼了嗎?”
“打招呼了。”
這時,教室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嗡嗡聲。
我從教室的后面走到講臺上。我聽見有學生在小聲地說:“多大點事呀?至于嗎?哭成那樣!”我看了看班上的同學,幾乎一半的同學臉上的表情和肇事的高個子男生臉上的表情一樣——充滿了不屑。他們的表情在支持著小聲說話的同學的觀點。
我沉默地看著全班學生,教室里馬上安靜下來。
“×××,”我叫高個子男生的名字。
沒想到高個子男生坐在座位上氣呼呼地說:“我家長馬上就來了,一會兒開家長會,你單獨和她談吧,告訴她我今天的表現(xiàn)!”
我看他話說完了,請他起立。然后不急不躁地問他:“你是在教我怎么來處理現(xiàn)在的問題嗎?”
他站在那里沒有說話,我感覺到他的情緒稍微緩和了些。幾個調(diào)皮的學生又開始蠢蠢欲動。我瞪了瞪那幾個學生,等他們安靜下來之后,笑著說:“大家看看,×××就像一個‘刺猬’一樣,我還沒決定怎么辦,他就豎起滿身的刺扎我呢。我壓根就沒有想到要和家長談他今天的表現(xiàn),他卻想那么遠,真是深謀遠慮啊!”
教室里出現(xiàn)笑聲,我看到×××緊張的表情已經(jīng)放松了。
“同學們,剛才我走到×××的身旁時,他的表情告訴我:‘前面的女生大驚小怪,太嬌氣了!不就是輕輕的碰了一下嗎?’”我邊模仿×××的表情邊繼續(xù)說道:“所以,×××撞了人家的頭還討厭人家哭。好像很霸道哦?!备邆€子男生在同學們的笑聲中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有些同學也認為女同學哭是過了。所以也露出了像×××一樣的表情。我認為這是將自己的感受和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的結(jié)果。露出這樣表情的同學大多是男同學,因為男同學比女同學堅強、耐受力強,對疼痛的感受遲鈍一些,通常他們被輕輕地碰了一下根本就感覺不到疼。但這并不代表同樣力度的‘碰’不會碰疼女同學。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性是不一樣的,在你感覺很輕的痛感在對這位女同學來說可能就承受不了。此時女同學心里受傷的痛感和你感覺到很痛時的感覺是一樣的。我想這位女同學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哭吧?正因為她感覺到痛了才哭的。所以我們應該站在這位女同學的角度來看看問題,尊重她本身的實際情況?!?/p>
說完這段話,我看見女同學抹干了眼淚,高個子男生低下了頭,那些剛才還憤憤然的同學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走到×××身旁,問:“現(xiàn)在你覺得該如何處理剛才的問題呢?”
“對不起!”×××立即向前面的女同學小聲地道歉。
我怕前面的女同學沒聽見,便提醒高個子男生:“勇于承認錯誤是男子漢的本色,如果你道歉的聲音要再大些,同學們都能聽見,就更好了?!?/p>
“對不起!”高個子男生馬上再次真誠地道歉,聲音比剛才高了些。
我注意到有些學生的臉上已經(jīng)有了佩服的表情,但事情還沒有結(jié)束。
我走到女同學的身旁,溫和地說:“×××道歉的聲音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他的表情是真誠的。而且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你道歉,這需要勇氣!這也足以證明他的道歉是真誠的?!?/p>
有學生聽到這里在點頭。
我問女同學:“你能原諒他嗎?”
女同學輕輕地點了點頭。
由“刺猬”引起的課堂風波就這樣被平息了。
總的來說,這些“刺猬”學生與別人的關系有待改善,他們所獲得的認同僅僅是和他們一樣的“刺猬”給予的,不良的人際關系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的痛苦。如果幫他們挖掘出其人際智能潛能,使他們得到大多數(shù)同學和老師的認同,他們就不會成為“刺猬”。
如何開發(fā)學生的人際智能潛能呢?我認為可以歸納成四個步驟:接納自己和對方的情緒,積極調(diào)控情緒;心平氣和地了解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尊重對方的感受,換位思考;求同存異。
面對這節(jié)課上的突發(fā)事件,我正是按照這四個步驟來讓“刺猬”跟隨著我一步一步感受人際智能的魅力,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平和的溝通技巧。從“刺猬”的表情、情緒、態(tài)度的變化來看,我想,這次暫時的“收服”是成功。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然后認真研究這種差異性。我們要重視思考“如何從每個學生不同的智能結(jié)構、興趣愛好和學習方式出發(f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問題。
在與“刺猬”們的相處過程中,我充分地了解了“刺猬”們的相關情況,如學習、家庭、人際關系、心理狀況等,每個“刺猬”的實際情況都有別于其它人,所以,我不能用同樣的方法去收復不同的“刺猬”,否則,我注定要失敗。
在了解“刺猬”們的實際情況后,我開始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他們展開“攻勢”,我希望這些“刺猬”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最壞的結(jié)果是不要變得更落后。
事實證明,當你真正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種種表現(xiàn)都是某種潛能的展現(xiàn)。如,愛“折騰”的學生動手能力強;“歪理”多的學生具有不畏權威的求異精神;“人來瘋”的學生往往具有樂群、主動性強的特點。當你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之后,你的整個心態(tài)會發(fā)生積極的改變,心情也會隨著信心的增長而好起來。這反過來又優(yōu)化了你和學生的關系。
“刺猬”們之所以成為“刺猬”,老師要承擔一部分責任。拋開老師的學生觀、教育觀等問題,老師自身的人際交往智能也影響著師生關系。
在和學生的日常相處中,老師的個性魅力會毫不保留地進入學生的觀察視野之中。因此老師應注意讓自身的性格朝向更有利于溝通和交流的趨勢發(fā)展,通過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個性品質(zhì),為人際智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現(xiàn)實中,我們可以耐心地對待學生三次、四次錯誤,但是當學生犯了十幾次錯誤時,老師往往會被憤怒的情緒所控制,進而說出一些讓自己后悔、學生接受不了的話語來,最后師生關系僵硬,學生變得更糟糕。所以,老師一定要注意與學生溝通的技巧,尤其要注意運用語言這個重要的工具。
老師要盡可能地注意說話的藝術,盡可能做到語言規(guī)范、用詞準確、邏輯嚴謹、生動幽默,更重要的是與學生的對話中要注意語氣平和,盡量以商量的口吻與之交流,用自身的語言的感染力來誘發(fā)學生對語言的熱愛,感受語言交流的樂趣。
案例中的“刺猬”犯了多少次錯,筆者早已記不清了,通常在他的書桌上見不到一本書、一支筆。我問他課本去哪里了,他總是回答說:“忘了”。有時,他還制造點動靜來,讓同學們都看著自己。此時如果你和他急,逆反期的他非和你鬧得讓其他學生無法上課不可。此時我會說:“唉,老師太失敗了,無法吸引同學們的目光,而×××同學太有魅力了,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把大家的注意力全牽過去了!”通常,同學們和“刺猬”會在短暫的笑聲之后認真學習。我感到:當“刺猬”們感到受尊重了,一般都不會和老師“分庭抗議”。如果你能進一步欣賞他,他就不難被你收服。
總之,通過耳濡目染,老師的行為舉止,學生的心理和性格會無形地受到影響,因此教師自身的人際交往行為無疑成為學生的導向標。
所以,老師平常應該注重禮貌待人、通情達理、團結(jié)合作、不蠻橫好斗、不在學生面前爭吵。老師還要有意識地去開發(fā)自己的人際交往智能,只有自己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智能,才能更好開發(fā)學生的人際交往智能,幫他們儲備好人際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