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摘要:本文分別闡述了旋噴樁及旋挖樁的施工方法,因在不良地質情況下,旋噴樁無法成樁,防滲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運用旋噴樁和旋挖樁配合施工的方法,上部垃圾層等不良地質采用旋挖樁施工,下部粉質粘土、礫砂等地質情況采用旋噴樁施工,現(xiàn)場旋挖樁采用鋼護筒全過程保護,旋噴樁與旋挖樁錯開布置,旋噴樁與旋挖樁相互搭接,并引孔施工,在實際施工中起到了良好的防滲效果。
關鍵詞:旋噴樁;旋挖樁;不良地質
1.工程概況及地質情況
某工程路堤軟基處理施工位于大連金州西海垃圾場南側,毗鄰黃海。道路左側為垃圾填埋場,右側為黃海。為防止垃圾產生的滲濾液及海水對路基造成不良影響,并防止?jié)B濾液流入大海,更有效的加固地基,原設計在路基施工之前采用旋噴樁施工成地下連續(xù)墻。樁徑80cm,樁中心間距50cm,樁長平均約24.5米,總長度約350m。鉆探地質資料地層自上而下:素填土(含垃圾層)、粉砂、粉質粘土、礫砂、全風化輝綠巖。
2.旋噴樁施工
施工前先進行試驗樁,以確定旋噴樁有關的施工參數(shù)。旋噴作業(yè)時,應檢查注漿溫度、流量、風量、壓力、旋轉提升速度等。水泥采用P.O.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漿液拌合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注漿管進入預定深度后,應先進行試噴。應先輸送水泥漿和壓縮空氣,壓縮空氣可晚送30s。在樁底部邊旋轉邊噴射1min后,再進行邊旋轉、邊提升、邊噴射,由下而上噴射注漿。噴射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施工順序為先噴漿后旋轉和提升。旋噴前檢查高壓設備和管路系統(tǒng),其壓力和流量滿足設計要求。噴漿管和噴嘴內不得有任何雜物。注漿管接頭的密封圈必須良好。
按照原設計圖紙進行了旋噴樁防滲墻施工部分旋噴樁后,對已施工樁體的防滲效果進行了挖驗,發(fā)現(xiàn)地下因有垃圾層(在地面下4.4m~9.4m之間)無法成樁,達不到防滲效果。對此,施工單位相繼上報監(jiān)理、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研究其成因是因地層中雜填土部分有較大空隙,漿液順縫隙淌出,造成的無法成樁,我部拿出解決方案,可以用旋挖樁與旋噴樁配合施工來解決此問題,各單位經研究隨即采納,并要求我部拿出解決方案。我部經研究確定把地下垃圾層范圍內的旋噴樁變更成相互咬合的混凝土旋挖樁,以達到防滲效果。具體方案如下:
(1)旋挖樁施工時,為避免雜填土層塌孔及垃圾旋挖效果不理想,現(xiàn)場采用鋼護筒全過程保護。(2)旋挖樁樁體混凝土強度為C30,分兩序施工,為避免一序施工后混凝土初凝造成的鋼護筒無法拔出,所有要在混凝土中添加緩凝劑。(3)為便于以后能對旋噴樁進行有效檢測,旋噴樁與旋挖樁錯開布置。(4)為保證防滲效果,旋噴樁與旋挖樁要有一定的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以保證防滲效果。
3.旋挖樁施工
旋挖樁工程在防滲墻施工過程中,由于高壓旋噴樁深度過深,地質情況復雜,夾層較多。在高壓旋噴樁施工之前進行引孔作業(yè),施工方經過方案對比,考慮環(huán)保、高效、可靠、節(jié)能等特點,決定采用履帶式螺旋鉆機引孔的方式進行施工。成孔后,為防止雜填土層塌孔,在其范圍內下PVC塑料管。以保證高壓旋噴樁在施工中的質量及垂直度。
4.結束語
現(xiàn)場旋噴樁及旋挖樁施工完畢后,立即進行蓄水試驗,并鉆芯取樣,檢查樁長完整性、強度及抗?jié)B性。通過試驗結果證明,旋噴樁和旋挖樁配合施工,防滲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張洋.旋挖樁施工當中常遇的技術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華建設,2012(04):202-203.
[2]王志豐,沈水龍,謝永利.水平旋噴樁施工引起周圍土體變形分析[J].巖土力學,2016,37(04):1083-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