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珍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性很強的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zhì)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學作文是寫作的起步階段,萬事開頭難,小學生由于閱歷經(jīng)驗等因素,寫作文往往是難以下筆,不知所措,或者七拼八湊,對寫作往往感覺很為難,甚至會懼怕寫作。因此,如何使小學生在開始階段就有寫作的興趣,有寫作的信心,就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觀察是基礎
學生寫作感覺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沒有素材,沒有生活基礎,寫出的文章缺乏真實的情感。而搜集素材重要的方式就是觀察,只有用心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人物和事物,觀察那些讓自己感興趣的事件,才能獲得真實的、細致、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寫作的時候才可以有東西可寫,有話可說,寫出的昨晚才能讓人感覺真實生動。前蘇聯(lián)科學家巴甫洛夫指出:“觀察、觀察、再觀察?!庇^察是寫作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新鮮的自己有興趣的東西,要善于捕捉生活中轉瞬而逝的事物,要注意觀察細節(jié),以一種敏銳的目光透過一般的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例如:我在教學生寫《秋天的景物》這個文章時候。先不急于讓學生下筆寫作,而是在課間帶領學生到學校的操場中,草坪中去觀察。觀察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秋天草坪中的草有什么變化,秋天的大樹和夏天比出現(xiàn)什么狀況等。通過仔細認真的觀察,學生們都對秋天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再讓他們寫秋天的景物,他們就手到擒來,胸有成竹了,而且寫的東西真實。
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寫作充滿了興趣,他們才能喜歡寫作,樂于寫作,才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愛因斯坦說:“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鬃右苍?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教師要靈活采用各種方式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想寫,樂寫。當然興趣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時就見效的,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創(chuàng)建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出現(xiàn)的閃光點,教師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贊賞,哪怕只是一個修辭手法的使用,一個語句的安排等,這樣就使學生感覺到了成功,從而會在以后的寫作中更加努力。對于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之處,教師要以委婉的語氣指明,引導學生思索和改進。另外,教師還可以用“榜樣”的力量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將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張貼在教室后邊的“光榮榜”上,利用榜樣帶動學生寫作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力,這樣就調(diào)動了學生寫作的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榮譽感、成就感,寫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三、 加大閱讀量,為寫作文做準備
讀寫是不分家的,閱讀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的培養(yǎng)。首先,我們要從教材中選取一些適合小學剩的文章進行閱讀。小學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專家學者精挑細選的,這些文章語句優(yōu)美,語言規(guī)范,讀起來身心愉悅,給人以美的享受。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起來。教師可以通過范讀或者領讀等方式帶領學生閱讀,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手段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情感。
另外,只是閱讀教材上的文章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給學生介紹一些課外的讀物,只有學生讀得廣,讀得多,才能積累更多更好的寫作素材。在選取課外讀物的時候,教師一要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介紹的書籍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二是要從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多介紹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書籍。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他們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引領他們將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精彩的片段語句等記錄下來,也可以通過小組活動等進行交流,在小組內(nèi)讓每個學生把自己最近在課外書籍中讀到的優(yōu)美詞句或精彩片段背誦給其他同學聽,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這樣可以使學生變得愛寫作文,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隨著閱讀的增多,學生自熱而然地會發(fā)現(xiàn)不同文章的結構風格;接觸到大量優(yōu)美的語言,長期的閱讀,可以使優(yōu)秀作品的語言和自己的語言融合在一起,模仿優(yōu)秀作品的語言并加以創(chuàng)造。這樣,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有顯著的提高。
四、通過日記或者筆記等積累素材
日記是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寫作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日記中,學生可以將自己在生活學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等記錄下來,并記下自己最為真實的情感,宣泄自己的喜怒哀樂,這就為寫作的材料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對于學生在閱讀或者觀察中所進行的筆記,教師要引導他們認真整理,妥善保存,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方便地進行查閱和選擇。這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不會苦于無話可說,無物可寫了。
五、注重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
作文是對語言文字的加工和安排,因此,要想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加強和提高他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師必須在字音、字形、字義、詞語運用、病句等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否則學生即便心中有數(shù),也難以表述。我在教學中采取了下面三種方法:一是改變句子的表達,使句子變得更加“華麗”一些。這樣句子就變得鮮活靈動有色彩。二是指導學生訓練拓展語句。三是指導學生看課外書,做好筆記。新穎的素材,精巧的構思,高深的立意,都是要以語言作為載體。
總之,小學是寫作的起始階段,如何在一開始就培養(yǎng)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非常重要,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影響很大。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留心周圍事物;樂于閱讀,廣泛積累素材;善于組織和運用語言文字;培養(yǎng)他們濃厚的寫作興趣。我相信經(jīng)過我們所有語文教師的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