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帥
田東縣林逢鎮(zhèn)關國小學 廣西百色 531503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是一種基本形式,若從夸美紐斯數起,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廣大教師因課堂教學的優(yōu)越性而對其普遍采用和接受。并且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課堂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而作為數學這門學科來講,其教學目標的完成也都是在課堂中進行的。所以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廣大數學教師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本人認為,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即便無法確定固定的模式,但也能提出一些思考。那么,在課堂教學中起決定作用且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及合作者的教師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以下幾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得到增強,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必須將學習用具在課前準備好,在課堂上不能翻包倒桌,給自己和他人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我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緊密性,要求學生具備和新知識有關的已有知識做基礎。有效預習能夠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和學習信心的增強,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如在教學《分數除法》一課時,因學生在已經具備《分數乘法》及《倒數的認識》等知識的基礎上對《分數除法》的算法進行了預習和掌握,所以我對學生的理解算理和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進行重點引導,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課堂上我經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方法,循序漸進,讓學生養(yǎng)成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習慣;養(yǎng)成認真審題、解題后驗算的習慣;養(yǎng)成積極提問和回答問題的習慣;養(yǎng)成專心聽講、勤做筆記、愛思考的習慣。這些都使教學效率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教師的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方案的制訂、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教學過程的實施,因此,正確的教學思想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思想具有全面性、全體性與主動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開展的一切活動都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為目的,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及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為了將每一節(jié)課上好,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教師要充分做好教學準備工作:首先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規(guī)律、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進行了解;其次要對教材進行認真鉆研,領會教材意圖,對教材要靈活巧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最后要深入研究教法學法,對新課程理念進行認真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課后認真反思總結。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才能使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得到提升,最終取得師生共同成長的完美的課堂教學效果。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興趣的重要性。教師要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充分考慮到學生興趣的不同來源,要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規(guī)律相符合,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貼近。對于低、中年級學生,教師可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故事情境和直觀演示情境等,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境、設障質疑情境和競爭情境等。
1.對教學手段加以優(yōu)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采用的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手法單一,過程單調。不但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還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為了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區(qū)別,將素質教育的優(yōu)越性體現出來,部分教師對多媒體過多地使用,在不是很需要的情況下,給學生帶來無謂的刺激,易于使學生疲勞。不僅收不到實效,還會使課堂教學效率有所降低。而一些教師設計的活動過多,無法完全將各個活動展開,學生也不能表達出活動后的收獲及感悟,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應盡量用較少的素材和活動,去實現最高的效益。
2.對學習方式加以優(yōu)化
教師在對教學手段加以優(yōu)化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這樣能使課堂教學任務更高效地完成,將“教”為“學”服務的新課程理念充分體現出來。新課程改革后自主探討與合作學習的方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努力優(yōu)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有效的合作學習平臺。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能夠保證教師的有效“教”和學生的有效“學”。不然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就難以做到互動統一、共同成長,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廣大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堅持認真學習、刻苦鉆研,使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及科研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為上好每一節(jié)課、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付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