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宏
白銀市平川區(qū)水泉鎮(zhèn)雙岔小學 甘肅白銀 730916
教育方式需隨著教育質量要求的提高而進行相應的改進,才能不斷突破教學障礙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一些教師盲目地應用新的教學技術,沒有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就很容易導致其課堂教學出現(xiàn)問題。而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也不例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現(xiàn)狀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在這個基礎上改進自身的教育方式。
一般而言,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可以發(fā)揮其聲音、文字與圖像等功能集合的教學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等感官,使其注意力投放到多媒體課件上來,促使學生融入到課文學習中,提高其學習效率[1]。只是部分教師卻缺乏對多媒體課件的正確認識,其操作技術也不夠熟練,使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運用都呈現(xiàn)出較多的局限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播放的多媒體課件具有內容過于簡單的特點,其教學形式也比較單一,并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應有的優(yōu)勢。長此以往,學生還是會出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情況,即對語文學習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倦感,甚至喪失興趣。
一些教師過于頻繁地使用多媒體課件,一方面會導致教師太過依賴多媒體技術,另一方面則會導致教師形象弱化。當前不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教師實際上比較少,但若是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技術,卻會適得其反。在濫用多媒體課件的情況下,有些教師會省略備課環(huán)節(jié),直接播放他人的講課視頻,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來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既無法在課堂上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也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甚至影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此外,若是教師太過頻繁地使用多媒體課件,很容易就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淪為多媒體設備的操作人員,導致教師形象被弱化,難以在課堂上真正發(fā)揮其引導作用,限制了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還需緊隨著信息高速發(fā)展的腳步,提高其計算機水平,進而提高其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而語文教師在提高了自身對多媒體技術操作能力的基礎上,需結合教學內容制作精準的課件,將教學重難點的精華凝聚在課件資源中,實現(xiàn)教師課前準備工作的升華。語文教師需要善于判斷哪些內容不需要放在課件中,避免畫蛇添足而影響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還需注重具有創(chuàng)新性意識,在制作課件時,突破以往單一的課件形式,結合最新的多媒體功能,讓多媒體課件中的顏色和背景、聲音與字體等都相互協(xié)調地呈現(xiàn)在多媒體課件中[2]。比如在《火燒云》課文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火燒云的形狀及其顏色變化進行靈動的展示。教師要適當?shù)卦谡n堂中展開師生互動,提問:“文中提及了火燒云的霞光普照下,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紫檀色是什么樣的顏色?后來火燒云又變化了,提及到了百合色,這又是什么樣的顏色?同學們能在我剛剛播放的畫面里指出這兩種特別的顏色嗎?”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既可以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使其在這個過程中掌握課文的一些重難點,又可通過師生互動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發(fā)揮教師應有的指導作用。
雖然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具有多種優(yōu)勢,但是卻不能始終貫徹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突顯自身的主導地位,又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去思考課文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避免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喧賓奪主而覆蓋教學內容[3]。比如在《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講述了課文重難點之后,對學生提出促進其思考的問題:“‘從發(fā)起沖鋒島戰(zhàn)斗結束,才用了二十分鐘’這一句中用了‘才’字,而‘烈火燃燒了半個小時才熄滅’這一句子中又用了‘才’這個字,同學們如何理解這個字表達的不同含義?”多媒體課件應該發(fā)揮輔助作用,但是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需正確認識多媒體課件的地位及作用,對其實際運用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教學實效性。
雖然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技術手段,但若是教師運用不當,就很容易反過來限制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無法獲得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自身在運用多媒體課件時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改進課堂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