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珠
新興縣里洞鎮(zhèn)初級中學 廣東云浮 527432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任何學科而言,課堂導入均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其他整堂課的影響亦極為深重。因此,教師應務必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給予高度重視,如此方能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活力,以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展開。不僅如此,合理、有效的導入還能在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使學生將自身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之上。當然,唯有讓學生對課堂始終抱著一股由衷的熱情,方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繼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智正處于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而在此時期中,學生很容易被陌生的事物所吸引,且對帶有故事情節(jié)的知識尤為感興趣。對此,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有意識地將故事性的導入引進課堂,則勢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當進行《傷仲永》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導入新課:從前,有一個偶然得到一顆極其珍貴的種子,這顆種子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長出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且結出的果實亦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于是乎幾年過去了,就在朋友們都已覺得這可種子應該已經到了結果實的時段,這人卻未將種子種下,眾人詢問其為何不種下種子,那人回答說:“種下種子怕被太陽曬死”。朋友回答:“可以澆水呀”,那人又答道:“澆水過多會將種子泡死”,就這樣,在種子人的萬般顧慮下,種子最終失去了營養(yǎng),再也沒有機會開花結果了。通過將故事的方式,學生逐步意識到缺少了風雨的磨練便無法真正發(fā)揮其價值,而做人亦是如此。之后,教師便可順勢引進新課,并向學生介紹到:今天,我們將接觸到這樣一位主人公,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他的故事吧。就這樣,通過導入故事的方式,學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到了課堂之上,故亦可確保理想的教學效率。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有義務與責任去引導學生關注更多的文學作品,以此開拓學生眼界,并以作品中的健康思想去逐步熏陶學生,如此方式充分發(fā)揮了初中語文的教育作用。
如針對《我愛這片土地》一文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通過提出“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衛(wèi)它而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梁上演繹著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膚上烙印著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鐘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艾青詩人的《我愛這土地》,一起去感受詩人澎湃著的靈魂?!苯處熢偌右约皶r的引導,讓學生在熟讀詩歌的基礎上,找出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并談談理由。
明確:詩最后一段:“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眷戀和熱愛。
這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高尚審美情趣發(fā)展,繼而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并由此成長為一名合格、有理想、有道德的社會主義新人。
正所謂“問題是思維的開端”,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方能引發(fā)其認知上的沖突,繼而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求職的憤悱狀態(tài),并在強烈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使下逐步解決問題。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恰好在好奇心與求知欲方面尤為強烈,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適時提出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并且具有一定探討價值的問題,則勢必能激起學生的好學之心,繼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索過程中。
如當進行《孔乙己》一課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提出如下問題,如曾有人言“莎士比亞的悲劇,主要是利用了文中的任務性格,而易卜生則是基于筆下人物所遭遇到的社會悲劇”。至于今天所學的《孔乙己》則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在此小說中,魯迅先生塑造了一名怎樣的人物形象呢?其悲劇的發(fā)生又是源于何處?通過提出以上具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學生的積極性將得到良好激發(fā),其注意力也將自然而然的集中到課堂之上。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其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其唯有處理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積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豐富初中語文課堂,如此方能在滿足素質教育的同時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而為精彩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