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潤
福建江夏學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國內道路工程也越來越多,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而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復雜的地形地勢,這就大大提高了道路工程邊坡問題的發(fā)生概率,而道路工程邊坡問題的防治也成為了當前很多工程技術人員特別重視的問題。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道路工程建設往往都是低等級道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一般都不會出現(xiàn)較深的開挖施工,所以道路邊坡災害比較少,邊坡問題的防治也就沒有被重視。而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高等級道路建設逐漸興起,而這時,道路邊坡災害的發(fā)生率隨之提高,人們也逐漸加強了對道路邊坡災害問題防治的重視。但是,在實際防治工作中,仍然采用著傳統(tǒng)的防治措施,防止效果非常有限。本文就對各種道路邊坡災害的發(fā)生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實有效的邊坡災害防治措施。
2.1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導致道路發(fā)生邊坡災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道路工程中,如果周邊的地質構造出現(xiàn)嚴重的皺褶、區(qū)域構造比較復雜或者結構運動比較頻繁的話,那么將會給道路邊坡的穩(wěn)定性帶來極大的影響,進而導致道路邊坡災害問題的發(fā)生。
2.2 巖土結構與性質
巖土性質包括有土體的力學、化學以及物理性能,這些因素都會給道路邊坡的穩(wěn)定性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巖土結構也是導致道路邊坡災害問題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包括有巖土結構的連續(xù)性、走向以及傾面等,如果巖土結構存在問題,將會大大增加道路邊坡災害的發(fā)生率。
2.3 人類活動
人類活動也就是指人為因素給道路邊坡穩(wěn)定性帶來的影響,人類的活動可能會導致坡頂、坡面的荷載類型以及大小發(fā)生變化,進而使道路邊坡原有的穩(wěn)定體系受到破壞,導致邊坡災害的發(fā)生。此外,道路邊坡由于長期受到車輛交通荷載的影響,巖土體產(chǎn)生疲勞劣化,物理、力學性能下降,極有可能在遠低于原巖土體破壞強度時就發(fā)生變形與破壞。
2.4 水文與風化作用
水文以及風化作用也會給道路邊坡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水文作用方面,水的過度聚集將會使邊坡土質結構受到破壞,使其力學性能受到影響,很容易導致邊坡下滑問題的發(fā)生。同時,由于水文作用的影響,邊坡結構的抗剪能力也會大幅下降,進而導致邊坡災害問題的發(fā)生。在風化作用方面,經(jīng)過長時間的日曬、雨淋、風吹,邊坡結構整體穩(wěn)定性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抗剪能力大大降低,裂縫問題頻發(fā),進而導致邊坡災害問題的發(fā)生。
3.1 預應力錨索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采用預應力錨索方式,來對道路邊坡災害問題進行防治,目前,該方式在我國道路工程建設中已經(jīng)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主要原理就是采用水泥砂漿、錨索來對土體的作用力進行穩(wěn)定,使水泥砂漿、錨索以及土體形成一個整體,從而提高道路邊坡整體的穩(wěn)定性。
3.2 抗滑樁
抗滑樁道路邊坡災害防治方法就是將抗滑樁體掩埋于邊坡土體中,從而使樁體與邊坡結構產(chǎn)生互相作用,使邊坡結構的穩(wěn)定性得到有效提高,進一步防止道路邊坡災害問題的發(fā)生。
3.3 抗滑擋土墻
抗滑擋土墻能夠對各種滑坡災害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如果是小型或者中型的滑坡,可以單獨使用抗滑擋土墻,如果是大型滑坡,則應當將其抗滑擋土墻作為減重的一部分。通過對這一防治方法的應用,能夠使道路邊坡滑坡災害的發(fā)生率大大降低。
3.4 合理運用植被護坡技術
植被護坡技術是一種生態(tài)化的邊坡災害防治方法,就是在道路邊坡上種植各種植物,從而達到對道路邊坡的防護。通過對植被護坡技術的合理運用,不但能夠有效防止邊坡失穩(wěn)、滑坡等災害的發(fā)生,還能夠對周邊環(huán)境起到美化以及改善作用。所以,這種邊坡災害防治方法值得廣泛推廣與應用。
3.5 修建合理的邊坡排水設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水文作用是導致道路邊坡災害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對水文作用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道路邊坡災害防治施工中,可以修建完善的邊坡排水設施,這樣能夠有效防止水量的聚集,從而避免道路邊坡出現(xiàn)失穩(wěn)、滑坡等災害。在對邊坡排水設施進行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循以下幾種原則:防治結合原則、綜合治理原則、因地制宜原則以及經(jīng)濟適用原則等,以確保邊坡排水設施設置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使邊坡排水設施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以防止邊坡災害問題的發(fā)生。
3.6 綜合的治理措施
道路邊坡災害的成因比較復雜,且種類比較多,因此,在進行道路邊坡災害防治的時候,如果僅采用單獨的邊坡災害治理措施,很難起到特別有效的防治效果,所以,應當采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綜合治理措施,來對道路邊坡災害進行防治,這樣能夠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比如:吊鐘巖滑坡位于國道319線,樁號為k233+750-k233+945,此路段是一種老滑坡病害,在對其進行邊坡災害防治的時候,采取了綜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有刷方協(xié)荷、放沖刷擋墻、預應力錨索抗滑樁以及鋼筋混凝土框架等,并設置了完善的邊坡排水設施,對滑坡災害起到了非常好的防治作用。
本文主要對道路邊坡災害的主要成因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jù)來對道路邊坡災害的防治措施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道路邊坡災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夠為今后的道路工程邊坡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因為道路邊坡具有很高的復雜性以及特殊性。所以,在對道路工程邊坡進行設計之前,必須要對道路經(jīng)過地的地形地貌進行詳細的勘查,并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最合理、最可行的施工方案,選擇最合適的道路邊坡防治措施,從而達到對道路邊坡災害的有效防治,使道路工程整體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