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瑞
雙遼市職業(yè)高級中學 吉林四平 136400
信息技術的使用是數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產物。為適應信息社會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要努力探求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數學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使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變?yōu)橹鲃訁⑴c的學習者。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淺談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首要條件。如何在教學時盡可能利用創(chuàng)設新穎的教學環(huán)境,來激發(fā)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把教師講授為主轉為學生動腦、動手自主研究、小組學習討論交流為主的教學模式是上好中職數學課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景、化靜為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上《指數函數及其性質》這節(jié)課時,利用《幾何畫板》數學軟件探究指數函數圖像及其性質,通過繪制函數的圖像,改變a的大小,認識指數函數的變化規(guī)律,總結出了指數函數的性質;為進一步學習對數函數及探究出了指數函數圖像與對數函數之間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數學教育同樣需要關注學生學習思維的過程。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理解、探索數學的平臺,把數學變得容易理解,使得數學走向生活,走向現實,更加情境化,使得數學教學更加生動活潑,真正從書本中、課堂上、考試中走出來,回到數學教學的本體上來。利用技術之間的交互作用,創(chuàng)設逼真的數學學習情境,用錄像、影碟以及計算機軟件的方式呈現數學問題,以視覺形式出現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現使得數學材料更具有活動性、可視性和空間立體感,而且易于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使得數學知識與其他知識融通起來,進而使學生深刻體會數學的作用與價值,感悟數學的真諦,真正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共享學習收獲,從中真切地感受數學的優(yōu)美、力量、統一性。
1.友好的交互式界面使整個教學過程擺脫枯燥與乏味,同時降低教學難度
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能讓學生按照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對話是每個人都樂此不疲的事,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后,便在課堂上形成了除師生對話外的另一種對話情境——人機對話,而這也正是可以將學生們充分融入到課堂上的一種有效對話模式,使整個教學過程擺脫枯燥與乏味。特別是在解數學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是最關鍵的,這個過程若充分、合理地應用教師、學生、多媒體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們在融洽的氛圍中學會分析,學會思考,學會解題。
2.豐富多樣的格式設計使重點更易突出
教學重點是一節(jié)課的關鍵,對于中職生而言,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管老師再怎么強調,都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但是利用信息技術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各種格式設計的多樣變化,使他們對這部分內容形成特殊的記憶,從而使教學重點更加突出。例如:在多媒體課件中,將重點內容字體都設計成紅色、傾斜,或者再加下劃線,等等。教師可以在講解重點內容時插入相關圖片,加強視覺刺激,亦可適當加入一些背景音樂,加強聽覺刺激。
3.各種軟件的相互兼容使教學難點可以“撥開云霧”
教學難點的突破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而如何突破教學難點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備課的重要任務。很多的難點往往是一些用語言很難描述清楚的,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使很多難以表達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華盛頓大學數學系的詹姆斯·金這樣說:“電腦演示復雜的圖形變化過程可以帶給學生看得見的動態(tài)立體形象?!笨梢詰糜跀祵W教學中的軟件很多,如Word、Excel、PPT、幾何畫板、畫板等。合理適當地應用這些軟件,可以將一些用口頭語言很難解釋清楚的教學難點很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在教學函數圖像的性質時,為了能使學生知道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表達式中a的變化與函數圖像和性質的關系,我在課堂上用幾何畫板作了兩個函數的圖像,并設計a為參數。這樣在a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很清楚地看到各個函數圖像的變化,也能看出兩個函數之間的聯系。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術的信息資源、教學方法、內容、過程結合起來,有機統一在一個時空平臺上,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突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實現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融合。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但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而且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提高了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