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門市育才小學 龔 健
《圖形的旋轉》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內容,主要講述基本的圖形位置變換,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和掌握變換的思維方法有著重要的作用,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幾何的初步知識做好鋪墊。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圖形的平移和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見的旋轉現(xiàn)象之后進行學習的,但是學生的思維在認知過程中仍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和空間觀念還比較薄弱,如何讓學生在直觀中感悟、在操作中構建、在運用中拓展,使數(shù)學學習與信息技術達到完美的整合,這就得借助我們的多媒體設施。因此,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實際情況,確定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目標。
1.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初步體會圖形旋轉的基本要素。
2.使學生通過實物操作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學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認識旋轉的過程中,產(chǎn)生對圖形變化的興趣,欣賞旋轉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教師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被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谝陨蠈Ρ竟?jié)課教材的分析,筆者將主要采取學生操作為主,白板演示為輔的教學方法,而在學法指導上,著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動手實踐這三種主要學習方式,另外,筆者還將采取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
鴻合白板交互軟件、希沃授課助手。
情境教育的創(chuàng)導者李吉林老師認為:“讓師生處于一種情境中,這種情境會作用于師生雙方的心理,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促使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
教師多媒體動態(tài)呈現(xiàn)轉桿打開和關閉的過程,詢問學生觀察感受,引導學生說說這種運動方式是什么,從而引出課題。(板書:圖形的旋轉)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的展示功能播放視頻,意在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勾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巧妙引入課堂。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總有把自己當作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設計了以下兩個探索活動。
探索一:
1.引導學生觀察交流
(1)仔細觀察:轉桿打開和關閉分別是怎樣運動的?用手臂模擬轉桿的運動過程。
(2)說說它們的運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學生得出:①在旋轉的過程中,轉桿始終有個端點是固定不動的。(板書:定點)②轉桿打開和關閉的角度相同,都是90°。(板書:角度)③轉桿打開和關閉,旋轉的方向正好相反。(板書:方向)
在認識三要素的基礎上,認識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
2.認識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
(白板課件呈現(xiàn)鐘面演示圖)指出:與時針旋轉方向相同的是順時針方向;與時針旋轉方向相反的是逆時針方向。演示過后請學生們用手勢比劃一下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教師再引導學生:按三要素完整地說出轉桿打開或關閉的過程。
3.即時練習
白板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教師指名回答。
探索二:
出示例題,學生自主學習
1.出示學習菜單:
(1)將三角形繞A點逆時針旋轉90°。
(2)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先看看信封中的錦囊(錦囊中有實物三角形,提示學生將實物摁在圖形上旋轉等方法),再畫一畫。
(教師巡視,適時引導)
2.小組活動,共同研究
(1)學生自主完成作業(yè)后小組交流各自的思考過程。
(2)借助“希沃授課助手”軟件的交互功能,在巡視時尋找學生的典型錯例,向學生展示、講評。
3.全班交流,形成共識
通過交流,教師白板演示:分別選取定點所在的兩條直角邊,兩條直角邊繞定點旋轉90°長度不變。
形成共識:把三角尺繞A點按一定的方向旋轉90°,每條邊都要按同樣的方向旋轉90°。旋轉方向不同,旋轉后的位置也不同,但旋轉以后的形狀不變。
【設計意圖】緊扣“三要素”,在此過程中借用鴻合白板軟件的漫游、自帶鐘面、聚光燈等功能,使學生既擁有直觀形象的認知,又擁有自主學習、體會感悟的學習過程。借助電子白板、希沃授課助手讓學生從看圖想一想,借物轉一轉,用筆畫一畫的模式,從獨立思考到合作探索,層層遞進,使學生在交流和傾聽中把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方法進行比較,逐漸掌握將圖形在方格紙上旋轉90°的方法,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過渡:通過操作,學生初步學會了將直角三角形的旋轉90°的方法,還想旋轉其他的圖形嗎?
1.引出“想想做做”第二題
(1)教師提問:你是怎樣旋轉長方形紙片的?
(2)教師啟發(fā):在圖中怎樣按要求畫出旋轉后的圖形呢?
(3)學生完成后,有選擇地展示,注意在評點中糾正學生的操作錯誤。
教師白板演示并小結:①同學們畫旋轉后的長方形,要先分別把以點A為頂點的直角的兩條邊旋轉90°,再確定長方形另外兩條邊的位置,畫出旋轉后的長方形;②同學們完成畫圖后,要比一比,看旋轉前后兩個長方形的形狀和大小是不是完全相同。
2.深入練習
教師提問:如果定點A移動到左下,你會畫出旋轉后的長方形嗎?學生想象旋轉后長方形的位置。
【設計意圖】由三角形到長方形,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本題不僅是對新知的及時鞏固,在深入練習中更是起到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的作用。
出示課堂練習單:
☆☆②將梯形ABCD繞D點逆時針旋轉90°,試著畫一畫。
☆☆☆③想一想:
上圖中,將下面的三角形繞( )點( )時針旋轉( )°,就能和原來的梯形拼成長方形。
【設計意圖】以上題目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及時的鞏固練習對于學生掌握本課的重難點尤為重要。而星級練習更是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1.讓學生分享本課的收獲
2.談話:學習圖形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使我們能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現(xiàn)實世界,(白板演示:一個老態(tài)龍鐘的婆婆變成了妙齡美少女,哭臉旋轉成了笑臉)可見旋轉在我們生活中運用十分廣泛。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轉現(xiàn)象,并進行適當?shù)纳畛WR拓展,這樣更能讓學生初步感知旋轉,以及旋轉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