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艷
摘 要 在語文教學當中,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要從平時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著手,加強平時訓練,還要依托課堂,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課內和課外閱讀結合,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會的知識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這樣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235-01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多讀課外書、閱讀量大的學生不但語文綜合素養(yǎng)好,而且語文綜合能力也強。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應在教師的引領指導下,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體,借助各種常用的閱讀教材來展開。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積極的閱讀熱情,產生“我要讀”的愿望。比如在教學《赤壁之戰(zhàn)》時,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再讓學生想一想:在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的神態(tài)前后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變化?等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后再進行交流反饋,在交流過程中,抓住曹操的三次大笑,引導學生體會曹操傲慢輕敵。在討論中,有的學生說:“曹操笑一次,他就慘一次?!庇械膶W生說:“曹操千萬別笑,一笑就會大禍臨頭?!钡拇_如此,在交流當中,學生們被書中的精彩描寫深深的吸引,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也激發(fā)了他們課外進行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
二、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令人在讀書的時候更好地掌握到文本的精髓,使人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專注與熱情,這種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用。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自然之道》一文時,我問學生什么是“自然之道”,這時,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學生們交流熱烈,紛紛聯系實際說出自己的見解,我便放手讓學生選擇進行學習。他們有的有滋有味地讀;有的埋頭畫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有的在句子旁邊寫批注等。全班交流時,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體驗,紛紛發(fā)表各自的獨特見解。通過老師有意識地點撥和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閱讀,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在此過程中訓練了思維,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真正體現了,閱讀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三、嘗試評論,加深理解
評論,是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嘗試評論,會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感悟,而評論的對象,則可以選擇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這是因為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會讓人手不釋卷,甚至會不讀完就不肯放手,小學生也不例外。而讓小學生嘗試進行評論,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難度,但實際上我們是常常這樣做的。比如,在學習《赤壁之戰(zhàn)》一文時,可以讓學生聯系曹操的三次大笑,來評一評曹操是個怎樣的人,這時很多學生都暢所欲言,紛紛說出曹操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這可能就是最簡單的評論了。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就某一個人物,某一件事或課文中的精彩片段,來經常進行這樣的對話,在師生的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說出他的所思、所想,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課外拓展,提高閱讀能力
(一)開展活動,實踐激趣。例如班中的奕霖同學,他熱愛看書,不但課間看,甚至課堂上也偷偷看;針對奕霖的特點,我特地舉辦了一次故事會,并要求大家評出“小小故事家”,結果,奕霖同學果然不負眾望,他大大方方地站在講臺上,繪聲繪色地講起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瞠目結舌,全都入了迷。結果一節(jié)課下來,故事都沒講完。自那以后,在奕霖同學的帶動下,班上掀起了一陣閱讀《三國演義》的高潮,同學們對舉辦故事會的興趣愈加濃厚,對閱讀課外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強了。
(二)指導課外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正確合理的選擇自己所需的書籍,快速準確的運用閱讀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獲取更多的知識。由于每個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喜歡閱讀,想象力極為豐富,但表達不夠;有的孩子習慣太差影響了他的閱讀水平。因此,我們要注意調動每個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針對學生不同水平給予不同指導。
(三)落實檢查,深化課外閱讀。對于學生來說,任何的作業(yè),老師如果是只布置不檢查的話,那絕對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通過檢查,不斷地改進改進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閱讀才能有所收獲。對于如何落實課外閱讀的檢查,難度是有,但如果我們持之以恒的,也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在語文教學當中,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要從平時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著手,加強平時訓練,還要依托課堂,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課內和課外閱讀結合,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會的知識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同時,在教學中做到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引導性兼顧,處處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興趣,自覺地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在課外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相信就一定能激發(fā)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閱讀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參考文獻:
[1]陽勝.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9):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