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然
(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乳腺癌患者多長期被疾病困擾,治療依從性較差,為改善此情況,我院特選取近年來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8例該疾病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并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8例乳腺癌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患者24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45~62歲,平均年齡(57.03±6.01)歲;觀察組患者年齡41~63歲,平均年齡(56.31±5.74)歲。確保所有患者在年齡分布、病情等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需遵醫(yī)囑給患者服藥,告訴患者服藥期間的禁忌,囑咐患者多注意休息,保證室內通風,做好常規(guī)護理工作。給予觀察組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干預:患者由于長期受疾病的困擾,會產(chǎn)生焦躁、抑郁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多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社會關系,讓家屬多給予患者以陪伴和安慰,增加患者對生命的渴望度。再以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耐心的對其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以及術后對疾病的可控制程度,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減少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②化療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患者詳細描述化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與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反應,做好與化療相關的知識講解,強調化療對疾病的有效性,降低患者的抵觸心理,能更好的配合治療。③飲食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通過與患者溝通的過程,判斷患者的喜好,排除用藥的禁忌后來制定每日的食譜,使患者能夠更加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方法護理后,根據(jù)BDI抑郁評分量表進行抑郁評分、根據(jù)生活質量評價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比較組間,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P<0.05。
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方法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BDI評分(47.54±6.16)分、生活質量評分(41.77±4.27)分以及治療依從率(50.00%)與觀察組患者的BDI評分(35.65±5.21)分、生活質量評分(60.32±5.48)分以及治療依從率(95.83%)相比具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抑郁以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乳腺癌多發(fā)于40~60歲,處于絕經(jīng)期前后的女性,常發(fā)生在乳房腺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1],其治療方法通常分為手術治療與放射治療兩種[2]。該疾病需接受長期的治療,導致患者心理壓力較重,治療依從性較差,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生活質量較低[3]。在治療的過程中給予患者行綜合護理相對于傳統(tǒng)護理而言,可從心理護理干預、化療護理干預以及飲食護理干預三個方面綜合進行護理,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喜好,放松患者的心情,讓患者能夠勇敢的面對疾病,更好的配合治療,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臨床療效。本研究表明,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方法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BDI評分(47.54±6.16)分、生活質量評分(41.77±4.27)分以及治療依從率(50.00%)與觀察組患者的BDI評分(35.65±5.21)分、生活質量評分(60.32±5.48)分以及治療依從率(95.83%)相比具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乳腺癌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顯著的改善,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黃昆,許勤,蔣明,等.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心理彈性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3,28(1):89-91.
[2]謝冬萍.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依從性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8):1098-1099.
[3]李霞.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術后患肢功能鍛煉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5):1391-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