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汪洋副總理、同志們:
這次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授予我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是對我在廣西百色扶貧濟困和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工作的肯定、鼓勵和鞭策。能站在這個講臺上向大家匯報,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匯報的題目是:生命不息,扶貧不止。
1996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展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工作,安排廣東對口幫扶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省委決定廣州市幫扶百色地區(qū)。11月中旬,廣州召開市委常委會,討論百色幫扶的問題,市委高祀仁書記說那里工作復雜、艱苦,我看開枝同志去合適,沒討論就一致鼓掌通過了。當時我任常務副市長,主管外經工作,正在日本東京招商,接到通知后,立即從東京趕回來。11月28日,我第一次踏上了百色這塊紅土地。百色,是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韋拔群、張云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fā)動和領導革命武裝起義的地方,但由于歷史、地理條件等諸多原因,解放后—直到改革開放,百色仍然是全國18個連片貧困地區(qū)之·,12個縣中有10個列為國家級貧困縣,2個為自治區(qū)級貧困縣,3萬6千多平方公里的貧瘠大地上生活著357萬各族兒女,當中有100萬人沒路走,80萬人沒水喝,60萬人是極度貧困,20萬人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的地方,3萬6千多名兒童失學。聽匯報時我努力記這些數(shù)字時,地委劉咸岳書記說記兩句話就能了解它的困難狀況了,一是住房八面來風(茅草房四處進風漏雨),二是生活“三個不”:不上學(沒錢讀書),不上桌(沒東西吃)、不上床(沒被子蓋)。大部分農村沒電、沒路,更談不上電視、報紙,閉塞得連時空概念都沒有了。每到一個村莊,進入一些農戶家,揭開他們煮玉米糊的那個鍋,看到第一層爬滿了蒼蠅,把蒼蠅撥開挑了一點玉米糊來吃,那都已變酸了。就是酸的玉米糊也吃不飽,很多家庭一年缺三四個月的口糧。記得1998年正月初五,我到田東縣作登鄉(xiāng)梅林村家訪,走進瑤胞班連成的茅草屋,看到兩個孩子病倒在發(fā)高燒,揭開鍋,光光的,玉米糊也沒有,主人對我說,他家沒糧過年,孩子燒了幾天了。我十分悲痛,淚流滿面,立即掏出身上的錢加上隨行的同志一齊湊了2700元給孩子治病,給村里沒糧食過年的農戶購糧過年??吹桨偕呢毨顩r,想到1929年小平同志舉旗領導百色起義,7000多壯鄉(xiāng)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嗎?想到1992年我陪同鄧小平同志南巡時,他老人家要求我們先富幫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囑托。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責任感要求我,必須把扶貧工作作為神圣使命,為老百姓去出力拼命。
為了掌握真實情況,我深入到瑤鄉(xiāng)、苗寨去調研,平均一個多月去一趟百色,當時廣州市政府的工作很忙,我只好爭分奪秒去工作,每次去都是星期五早上5點起床,趕7點飛機飛南寧,一下飛機直奔扶貧點,車上放點紅薯、玉米,餓了就吃一口,常常是下午2點吃午飯,晚上9點吃晚飯,晚飯后10點開會研究工作,每天工作15個小時。星期天晚上9點從南寧飛廣州,星期一準時回市政府上班,很多人不知我又一次去了百色。干部群眾編了個順口溜,跟著陳開枝,累死無人知。記得1997年11月13日,我從早上5點起床,7點飛南寧,到達后即奔赴平果縣金沙、田東縣江山兩個移民開發(fā)區(qū)。到了下午3點,還堅持去廣西第一窮村田東縣隴窮村調研,走的全是崎嶇山路,還要爬70度的陡坡,終因過度勞累、體力不支而昏倒,搶救了20多分鐘才醒過來。劉咸岳書記擔心地說:老兄,這山沒法爬,太危險了,往回走吧。我說,老百姓祖祖輩輩天天爬,我們爬一次有那么危險嗎?放心,百色不脫貧,馬克思不會收我的,走吧!我當即折了個樹枝當拐杖,終于到隴窮拿到第一手材料。
經過艱苦深入的調查研究,我們探索出幫扶百色的幾條路子:一是將石山區(qū)特困群眾異地搬遷作為幫扶的頭等大事;二是幫助百色地區(qū)開展勞務輸出,安置百色幾十萬農民工到珠江三角洲打工;三是基層干部培訓,把百色的基層干部拉到廣州培訓,增強扶貧開發(fā)的能力;四是開展經貿協(xié)作,動員廣東企業(yè)到百色投資興業(yè),目前已達500多家;五是開展智力扶貧,解決3萬6千多失學兒童的讀書問題;六是開展社會幫扶,以形成扶貧幫困的更大合力。百色的干部、群眾經常說廣州親人這樣無私幫我們,我們一定要艱苦奮斗,盡快摘掉貧困帽子。當年搞移民搬遷,搞村村通路、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改造茅草房八大會戰(zhàn),搞得熱火朝天。正確的幫扶路子和廣大干部群眾的苦干、實干、巧干加快了百色老區(qū)扶貧攻堅進程,百色于1998年提前兩年完成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目標。其中廣州先后幫扶百色建設分布在田東、平果、德保、樂業(yè)、田林等5個縣的六個移民開發(fā)區(qū),完成搬遷大石山區(qū)特困農民8000戶4萬多人。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又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僅六隆移民開發(fā)區(qū),我就到過28次作現(xiàn)場指導。許多次是帶著病去的,痔瘡發(fā)作,用衛(wèi)生紙墊著,靜脈血管發(fā)炎,腿腫行路爬山難,拿拐杖扶著。從1998年開始,六個移民開發(fā)區(qū)相繼建成,讓廣大移民實現(xiàn)了當年搬遷,當年開發(fā),當年解決溫飽,當年住進新房“四個當年”目標。
那些年,我將幫扶百色作為一種政治責任,滿懷熱忱,真誠付出?!坝欣щy,找開枝”這句在廣州流傳的話,也在百色流傳開了。田東縣作登瑤族鄉(xiāng)巴立村一直缺水缺電,一到晚上村子幾乎一片漆黑。村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給我寫求助信。接到信后,我馬上聯(lián)系廣州市供電局,請他們按村子的實際要求,從春節(jié)活動經費中省下20萬元匯給巴立村。這樣巴立村就結束了世代缺水缺電的歷史。村民激動地說,是廣州親人和陳開枝市長給我們送來了“小太陽”。
1998年7月,我離開廣州市政府的工作崗位,任市政協(xié)主席。百色一些同志擔心我不會再去百色了,一是升了官,是省部級干部了,二是扶貧工作是政府職責。我告訴百色的同志,我還會來百色,而且會來得更勤,實際上我到政協(xié)履職第二個月就帶著250萬元善款去了百色。我的想法是今后我不會從政府的角度去扶貧,而是用政協(xié)的平臺,用我的社會影響,去專攻扶智工作,解決百色教育落后的狀況。我和百色的領導商量后,著手從四個方面做工作。第一,全面提高師資水平,由我出面募捐,建立教師培訓中心。第二,順應干部群眾的強烈要求,動員社會捐資多辦一所高中。很多扎根百色的干部向我訴說,他們的青春已獻給了這塊紅土地,而孩子連讀書都沒門,怎么辦?在我搭橋牽線下,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祈福集團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磷基先生捐贈近3000萬元巨資,援建了百色祈福高級中學。祈福高中于2000年2月20日舉行奠基破土動工,當年9月建成并首期招生。近年來祈福高中不僅高考各項指標年年排名前列,而且學校規(guī)模也得到了擴大,在校人數(shù)由建校初1000多人增加到了現(xiàn)在的4000多人。值得注意的是,百色祈福高中有90%是壯族、瑤族、苗族等少數(shù)民族,有40%是家庭貧困學生。12年來,百色祈福高中先后有4000多位貧困學生得到廣州親人的資助,沒有一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目前祈福高中已發(fā)展成為自治區(qū)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已先后培養(yǎng)輸出大學生兩萬多名,成為廣州幫扶百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面旗幟。第三,培養(yǎng)特少民族的人才。從全地區(qū)邊遠村屯,挑選251個特少民族的孩子集中百色市區(qū),從小學5年級開始,直到高中畢業(yè),一切開支都由愛心人士捐資解決。我動員廣州市政協(xié)常委、香港企業(yè)家鄭柱成先生捐資近1000萬元來辦此事,現(xiàn)在這些孩子個個成才。第四,動員社會力量,改建破舊危險校舍,為教育“普九”全面沖刺。從1998年開始到2005年間,我運用各種力量發(fā)動捐資辦學,從廣州到港、澳、臺和海外華僑踴躍響應,捐資近3億元,新建、改建242所中、小學和幼兒園。一次臺灣的王文洋先生到廣州要請我吃飯,我說老朋友飯不吃了,給打個包好嗎?六隆移民開發(fā)區(qū)建校差50萬元,他爽快地辦了。經過近10年的努力,百色教育事業(yè)從廣西原來的落后市變成先進市,教育強市。另外,在廣州、百色兩地搞手牽手活動,動員青年和社會人士一對一幫扶4000多名百色貧困孩子,我自己也想辦法資助了三十多個百色孩子。1998年11月,我收到平果縣鳳梧鄉(xiāng)上林村一個窮苦孩子鄧紅霞的求助信。當年鄧小平同志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名義向希望工程捐款,他的捐款送到他當年領導起義的百色幫扶25個貧窮的孩子,平果縣的鄧紅霞是其中一個。敬愛的小平同志1997年逝世,鄧紅霞在信中說,鄧爺爺不在了,真擔心以后沒法讀書了。在收到來信的第二個月,我第11次到百色經過平果時,特意安排時間見她,我對她說:“小紅霞你放心,雖然鄧爺爺不在了,我一定繼承鄧爺爺?shù)倪z志,會幫你完成學業(yè)?!彪S即拿出2000元給她的校長,請校長為她管理。以后我一直資助她讀完大學。如今鄧紅霞已成了一位出色的基層公務員。
時光到了2005年,那年我滿65周歲,要從領導崗位退休了。但那年春節(jié)我還是去百色了,而且是我第50次,也是連續(xù)9個年頭的春節(jié)到百色訪貧問苦,帶去了1800多萬元的善款。在路上,有一位資深記者對我說,你的人生夠精彩了,榮譽滿滿,你任省委副秘書長時兼任廣東綠化荒山前線總指揮,深入苦干,創(chuàng)造了陳開枝工作法,使廣東成為全國綠化荒山第一省,黨中央國務院表彰廣東省委省政府,你是全國第一批綠化獎章獲得者。1998年你被評為全國“扶貧狀元”,2004年又評為全國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先進個人,2002年根據中央領導的批示,中央宣傳部又發(fā)出通知宣傳你的先進事跡。況且你退休了,影響力小了,也難籌到大筆資金了,人生到此可以歇一歇了。我對該記者同志笑了_一笑,對他說,你講的問題,到今晚的捐贈晚會上我會公開回答你。當晚,我當著百色眾多的干部、群眾說:我今年滿65歲了,中央已批準我退休了。很多百色鄉(xiāng)親問我,今后你還來百色嗎?我說,我在職時來了百色50次,和百色人民結下深厚的情誼,退休后還會來百色,只要健康地活到85歲,我一定再來50次百色,一生來100次百色。我籌不到大款,就籌小款,那怕我每年拿出三個月的退休金,也可以幫助10個窮孩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扶貧開發(fā)工作,把這項工作看成是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進人民福祉,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舉措。我這個受黨教育培養(yǎng)多年的老黨員,始終以滿腔的熱情投身到這個偉大的事業(yè)中去。
我更關注百色的扶貧事業(yè),更專注教育扶貧,反復琢磨怎么建立一個長效機制。我從2010年開始考慮建立百色教育基金會,選定每年12月11日小平同志領導百色起義的周年紀念作為慈善籌款日。我擔任基金會的名譽會長,到處發(fā)動愛心人士捐款。基金會從2011年運作至今,已籌款1.4億多元,扶持了31000多個貧困孩子。我自己每年也拿出一些退休金,至今已捐出22萬元。
2005年4月組織上安排我到中國扶貧基金會任副會長,給了我一個參與扶貧工作的更大平臺。十多年來,我到過我國大部分的貧困地區(qū)和地震災區(qū)開展扶貧工作,從汶川、玉樹、雅安、魯?shù)榈牡卣馂膮^(qū)到大興安嶺和內蒙草原的貧困牧區(qū),從云貴高原到青藏高原,從玉龍雪山到大小涼山,從祁連山到六盤山,從太行山到大別山都留下了我去扶貧的足跡。但我的目光始終關注著百色這塊紅土地。2017年8月,我提早8年實現(xiàn)100次到百色的諾言。而且每次都是帶著目標、任務去的,從未安排過清閑的旅游,也不是到市區(qū)轉轉就走,每次都是到貧困的壯鄉(xiāng)瑤寨去幫扶。
到百色100次時,我老伴陪我到了百色最邊遠的隆林、西林兩個山區(qū)縣調研了兩天多才回到百色市區(qū)。市長周異決會見我后,又有人對我說,你13歲外出讀書到工作,60多年回老家不到50次,21年你來了百色100次,而且你是一人扶貧,全家當義工,以后還會有101、102次嗎?站在我身旁的老伴代我作了準確的回答。她說,陳開枝已將扶貧當作神圣的事業(yè),他的座右銘是“生命不息,扶貧不止”,他—定會一次次走下去。停頓一下她又說,據我所知,為了今年12月11日百色教育基金會的慈善日,陳開枝這半年已靜悄悄地在北京、廣州、深圳、香港等地深入動員愛心人士,已籌到2100多萬元的善款,將為基金會獻上一個大禮。后來她又補了_一句:我建議,陳開枝12月到百色不叫101次,而是第二個100次再出發(fā)。我愛人這番話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有人勸我說,您快78歲的人了,悠著點。我說我不是78,而是38,我感到自己充滿青春活力。每當這個時候,我常常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程,是黨將我這個苦孩子培養(yǎng)成為能為老百姓辦點事的人民公仆,我心存感激?!盀槭裁次业难劾锍:瑴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艾青這句詩表達了我全部的感情。我深深地愛著曾經災難深重而今走向繁榮富強的祖國,我會為國家的扶貧繼續(xù)出力,爭取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