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玲
摘 要:“群文閱讀”是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閱讀多篇文章,時刻保證內容的豐富性,新的閱讀內容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群文閱讀中,教師的主體地位從教授知識的主體人員變成了陪讀者,學生忙著看書、思考、陳述、傾聽,他們成為了語文學習的主人,這樣有助于大大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課堂興趣。本文就以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為例,談談“群文閱讀”教學新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新思路
群文閱讀就是圍繞一個議題選擇一組相關聯(lián)的文章,引導學生圍繞這一議題展開立體式的自主閱讀,在閱讀中提升思考力。群文閱讀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速度以及閱讀質量。通過多種多樣文章閱讀的過程實現(xiàn)更深的思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觀點,對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
一、“群文閱讀”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閱讀量
根據(jù)當前小學教育的要求小學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一百四十五萬字。但是當前許多的學生因為較大的課業(yè)壓力。平時并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很多的學生在日常的閱讀過程中并沒有進行深度的閱讀。小學語文12冊的教材,每次教材平均下來有30篇課文,每篇課文字數(shù)在500到1000左右,閱讀總量只有15萬到30萬左右,這樣的閱讀量是往往遠遠不能達成小學階段閱讀要求的。閱讀量不夠,學生也就難以形成良好的語感和語言的積累,群文閱讀就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同時擴大閱讀面,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奠定了厚實的基礎。[2]
2.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需要訓練的。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般都是采用慢教、學生慢讀的方式。一個課文就要講兩節(jié)課,所以部分專家就指責當代語文教學存在著少、費、差、慢的一些不良課堂教學情況。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一節(jié)課中要求學生閱讀多篇文章,這樣就讓學生的閱讀速度得到了強化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群文閱讀還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日常的語文教學一般一兩節(jié)課學一篇文章,這樣的話學生很快就對文章沒有興趣了。學生在對內容基本理解的情況下,課堂對他們來說就會有些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就不是很高,閱讀的興趣降低了!群文閱讀能有效的豐富閱讀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代語文教學的教學方式,一般都是用大量的時間咬文嚼字或者是感情朗讀。絕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慢閱讀,而群文閱讀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多篇不同作家、體裁、內容的文章閱讀中進行思考、歸納、分析,這樣也就豐富了學生的閱讀方式,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為終身閱讀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
“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方式,教育者應該大膽嘗試,勇于改變課堂,讓學生學得更有趣,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閱讀樂趣,獲得更多的收獲。
1.注意素材的多樣性
“群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首先應該通過閱讀素材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掌握正確的素材選擇方式。因為需要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上閱讀更多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選擇的過程中注意對閱讀素材的選擇,雖然教師在群文閱讀中處于素材選擇的主體地位,但這也讓教師也擁有了選擇素材的責任。在選擇素材的過程中要避免群龍無首、雜亂無章的情況,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題,體現(xiàn)教師明確的教學意圖。圍繞主題,精心選擇文章。
一是要以“體裁創(chuàng)新”為線索進行選擇,避免選擇一些老掉牙的素材。比如在小學課本中有一些神話故事,那么結合校教材的主題進行選擇的時候,就可以基于神話故事這一題材為線索確定主題進行素材的選擇。素材應該創(chuàng)新,做到“深”而“廣”,比如可以選擇一些中國的神話和西方的神話,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中國神話氛圍和西方神話氛圍的相同點和不一樣的地方,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神話、童話、詩歌、小說等進行群文閱讀。
二是以“論點創(chuàng)新”為線索確定主題進行創(chuàng)新素材選擇。同樣的一件事可能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論點。在選擇題材的時候,就可以以不同的論點為線索來確定主題進行選文。這樣可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點的全面性,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掌握辨析能力。比如小學經(jīng)典課文《狐貍和烏鴉》中將狐貍打造為一個狡猾的形象,在素材選擇的時候就可以注意論點的創(chuàng)新,選擇一些其他有關狐貍的文章,比如說《可愛的狐貍》、《狐假虎威》、《小狐貍賣空氣》等這些不同的文章內容,這些文章所描述的狐貍的性格特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文章說的狐貍是比較狡猾,而有的文章則在贊揚智慧!教師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可以基于論點來選擇,讓學生閱讀不同的論點,進而讓學生以事件為主題、以事物為主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三是以“古詩文為線索”確定主題進行選文,現(xiàn)在的群文閱讀多數(shù)是針對現(xiàn)代文。而小學生普遍覺得較難的是古詩文學習。小學的時候若養(yǎng)成正確的古詩文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思考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古詩文學習能力有著很好的幫助,可以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大多數(shù)的學生雖然說會被背誦課文,但是對于古詩文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處的年代都沒有辦法去做到深入的理解,對于教師來說就可以針對古詩文為線索,確定主題進行題材的選擇。比如學到李白的詩就可以安排一次群文閱讀,選擇文章內容如《李白的政治悲劇與文學成就》、《李白家世生平研究》、《李白游蹤》等作為作為群文閱讀素材。一方面是可以讓學生對李白的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也是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李白的過程中,了解到李白所處時代的背景,讓學生深入的了解作者以及作品,有助于學生對古詩文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也讓學生明白文學作者所在時代文學背景對于作品的巨大影響。[3]
2.從群文閱讀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學生的群文閱讀方法有助于學生掌握更為完善的閱讀能力。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多數(shù)是朗讀、熟讀成誦,并且要求學生理解文章中的意義。而群文閱讀更重視個人閱讀,閱讀的方式也十分多樣化,如略讀、瀏覽、跳讀、精讀等,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群文閱讀課堂都是把課堂交給學生。
雖然可以把自由還給學生,但是在具體的指導上還是應該有主題的進行指導,比如可以刻意訓練一下學生的瀏覽、跳讀、精讀等各方面的能力。采用主題設計方式,某一次的群文閱讀課上主要采用略讀的方式、下一次的主要采用跳讀的方式、每次確定一個主題,通過不同閱讀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掌握更高的閱讀能力。
3.從師生合作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開展群文閱讀還可以從師生合作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一般來說,群文閱讀的素材以及閱讀課堂的設計主要是由教師來進行的。創(chuàng)新開展群文閱讀就可以從師生合作進行著手,把更多的權利交給學生。
比如在進行題材選擇時可以把題材的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去選擇閱讀素材??梢园讶鄬W生分為不同的組別,每組學生都可以嘗試這樣的過程,這樣的話每組可以把班級里所有的學生都會嘗試,在選擇素材的過程中,他們也會知道群文閱讀的目的,有助于他們對群文閱讀進行更深入的了解?,F(xiàn)在開展群文閱讀,學生們就認為這就是簡單的閱讀課,他們對于群文閱讀的目的并不能進行深入的了解,而他們成為了群文閱讀的主角之后,他們就會主動去了解這些事情,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非常多的挑戰(zhàn)和困難,但是在解決條件和困難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以及閱讀主動性,閱讀興趣都會大幅度提升。
素材的選擇和準備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但最終的決定權在學生手里,由學生選擇文章內容。學生為了選擇到合適的素材也會展開廣泛的閱讀,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主動性。教師為學生選擇閱讀素材和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素材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方式,而在具體執(zhí)行的過程中,有的時候學生所選擇的素材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完善,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去選擇合適的素材,告訴他們如何去選擇素材,加深他們對當前主題的理解。
結語
綜上所述,創(chuàng)新開展群文閱讀可以從不同的方式進行,素材選擇和課堂設計中教師應該注意創(chuàng)新性和新思路、把課堂交還給學生,提升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和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朔, 李爽. 群文閱讀實踐概述[J]. 上海教育科研, 2015(4):56-59.
[2] 李慶忠. 小學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 11(11):194-194.
[3]劉榮華. 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課型及策略[J].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2(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