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磊
摘 要:有趣的導語能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樂于了解,才會積極主動地樂于受教,課堂才能達成高效率的教學。魏書生老師說過:“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它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導語設計是教師教學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
關鍵詞:激趣導入 樂學愛學
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他們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表現(xiàn)偏差,可是他們又是那么的好奇,世界在他們眼中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所有的新鮮事物都有著強烈的探索欲。對于學習也是一樣,任何學生都是想學習的,都對學習有興趣和一定的自覺性,有想要學習的需要。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美術課堂教學的導語設計對于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每節(jié)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jié)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要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好的導語會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或像一貼興奮劑,能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傾心于此,才會積極主動地樂于受教,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課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成高效率的教學。魏書生老師說過:“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睘榇?,導語設計也應該是美術教師教學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的方法之一。我認為,設計導語可以有以下幾個方式:
一、設疑式導入
古代學者陳獻章說過:“疑者,覺悟之機也?!币粋€問題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并激發(fā)他們思考,然后帶著疑問進入新課。這種方法一般是從繪畫題目上做文章,分析標題含義,巧設懸念,使學生產生思想波瀾,引誘揭開“謎”底的強烈愿望。這種導入,可直入主題,又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其實以上有的方法中已經用到這個方法了。小學生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只要抓住這一點適當?shù)卦趯脒^程中適當巧妙地賣個關子,將學生的胃口吊足,就可以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例如一只茶杯放在桌子上,由于光線的明暗或著光線射入角度的不同,會產生一些明暗變化;一條幽長的小巷,隨著巷子的延長,兩邊的房屋越來越窄,而在平面的白紙上又是如何表達這些立體的變化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深入地思考,這樣比教師直接灌輸新知來得更佳。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式導入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huán)境,把學生引入學習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動,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
情景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場景能夠激起學生的情緒,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就被調動起來,產生對新知識的強烈渴望,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尋找美的蹤跡》這一節(jié)課時,我通過多媒體放映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圖片讓學生欣賞,把學生帶到一種如畫的情境中,享受大自然的厚愛,享受人類的巧奪天工。從外國美麗的教堂到蘇州園林;從埃菲爾鐵塔到北京故宮;從都市林立的高樓到鄉(xiāng)村的小區(qū)建設。教師引導:“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會怎樣呢”?學生回答:“心情舒暢或心曠神怡”,教師進一步導入新課。這種導入法,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發(fā)興趣,陶冶情操。
三、借用多媒體使導入繪聲繪色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睗夂竦膶W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最有動力的因素,而視覺的刺激是最容易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手段。兒童是借助形象思維來認識世界的。優(yōu)美、逼真的畫面不僅能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的審美情趣,而且也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輕松愉快。
多媒體教學的實現(xiàn),是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一種改革,它不僅使許多課基本告別了黑板和粉筆,而且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比較,它還具有更強的實效性。美術是一種視覺的藝術,它使學生對視覺現(xiàn)象產生廣泛而強烈的興趣,使學生的視覺激活靈敏、快捷,從形式中獲取對應的感情。利用多媒體欣賞影視片、音樂和圖片等,用以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情景,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同時參與感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愉快教學做最好的鋪墊。但多媒體畢竟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如何使用才是關鍵。精心選取和加工素材,使畫面和音樂有機結合可以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導入材料。
課例:一位美術老師在上《門》一課時,緊扣主題“門”,巧用多媒體技術,剪輯編排了電影《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中芝麻開門的一段視頻。播放時,片中阿里巴巴口念“芝麻開門”緩緩開啟了一扇寶藏的大門。影片中演員那夸張幽默的形象和語言使得學生開懷大笑,在課堂一開始就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開啟的那扇寶藏之門激起了學生對門的無限遐想,也形象地引出了老師要講解的主題——門。
四、游戲導入 豐富多彩
在教學中,隨著學生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習困難和挫折不斷出現(xiàn),不少學生的學習興趣銳減??墒怯螒蛉匀灰运氂械镊攘钴S在美術課堂教學的舞臺上。這種導入法和教學內容結合的好,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人物頭像》一造型課時,我采用的欣賞圖片的導入,可是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孩子提不起精神,詢問后,學生普遍反映:范畫很好看,可是太難了,覺得自己做不到。原來在這課中我的欣賞導入法并沒有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使得學生先產生了畏懼心理,在這種情緒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不高了,經過反復的思考我決定采用另一種導入法:游戲法,事先老師準備好四個空白的臉,上課時讓每組派一個代表上來在空白的臉上填上五官,條件是學生找到臉后蒙上眼睛,底下組里的同學可以指揮,結果嘛,有的學生畫的五官的位置比較準確,有的則離了譜,底下的學生看著那些臉譜開心得哈哈笑,我趁機提出問題:怎樣畫準五官的位置?在這個時候在講解“三停五眼”學生就充滿了興趣,這樣就很好的導入了新課。
五、故事式導入
講故事,增趣味。即針對學生愛聽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時引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趣聞,從而使學生思路開拓,興趣變濃。洛克說:“教員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學生注意?!惫适聦敕ǖ镊攘φ谟诖?。一個鮮為人知、充滿懸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導入新課,會令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中去,這樣既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導入新課,又能啟迪學生的心智,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欣賞力,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
童話故事可以說是小學生的最愛了,通過運用童話故事人物的吸引力,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使接下去的教學進入佳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思想,充分體現(xiàn)了美術課堂的多面性、藝術性、直觀性和創(chuàng)造性。 在學習《化裝晚會》一個中,我扮作受學生喜歡的童話人物森林通訊員小百靈,跟大家宣布:今晚森林之王讓我來邀請大家去參加神秘的化妝晚會,你們想去嗎?教師身著活潑可愛的白裙,配上頗有新意的白色羽毛翅膀,手上拿著一跟魔棒,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成功的完成了導入的全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以實踐操作的方式導入
在部分手工課上,把原材料先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先動手體會,探索分析,教師在此基礎上再歸納總結,然后傳授方法。學生參與感強烈,情緒活躍,利于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在《會轉的玩具》一課中,我沒有示范,而是給每個小組發(fā)了一個范作,讓他們仔細地觀察,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出來,還沒等我說完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地研究起來。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激發(fā)學生美術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巧講典故、以奇引趣、以詩牽趣,編寫歌謠等等,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創(chuàng)作興趣。堂課如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開頭便要漂亮醒目,引人入勝;一堂課似一支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扣人心弦……導入時整堂課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切中肯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導入絕非雕蟲小技,不足掛齒,而應該把它看成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
總的來說,導入有法,但無定法?!敖虒W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讓教學導入更藝術的技術和策略,目的也是為了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和思考,從情感上打動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和價值觀。教師在追求教學導入的藝術性時,一定要把握好教學目標與教學手段二者之間的關系,要讓藝術性服務于教學目標。如果脫離了教學目標談藝術地導入,只會是課堂華而不實,導入也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