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衛(wèi)紅
數學課堂不僅是數學知識技能的傳授過程。也是師生心靈的碰撞,情感的溝通,從而形成數學素養(yǎng)的過程,這一過程就如一首樂曲。如何才能演奏的悅耳動聽,真的是對演奏者——教師的一大考驗。 教師善“導”,學生方能“入”。 情境的設置應源于生活,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易感知的,身邊常發(fā)生的事例或有趣味的數學史料故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及數學實際,并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科學設計、靈活運用。無論是哪種形式和手段,其目的均在于為每一節(jié)課設置一種全新的、多樣化的、合乎實際并貼近教學內容的“情境”,以優(yōu)化課堂結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創(chuàng)設合作交流、開放拓展等情境,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動地動腦、動口,獨立地觀察、比較、聯(lián)想、歸納、類比,不斷地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去交流、去評價,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在體驗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問題情境
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又要充分發(fā)揮情境的作用,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巧妙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
例如在教學《第幾》一課時,我采用了講故事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畫了美麗的森林,然后依次貼上了小白兔、小熊貓、獅子、松鼠、小馬。變貼邊講故事:美麗的森林里新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今天都搬到新家了?,F(xiàn)在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都住在什么地方……這節(jié)課老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而有趣的問題情境,我們一起編故事,一起講故事,讓學生猶如進入了一個美麗的大家園。通過更巧妙新穎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進一步的積極思維。
二、游戲情境
“游戲”是小學生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放飛童心,讓放飛的童心盡情的體驗,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玩得高興,學得主動。因此教師要依據數學教材的內容特點,把生活中的有趣問題,引導應用到課堂中來,創(chuàng)設游戲的情境,以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和理解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探究、發(fā)現(xiàn),使學習效率高,課堂氛圍活躍。例如教學《可能性》時我用“元旦聯(lián)歡”抽簽表演節(jié)目的游戲,導入教學。開始我宣布“新年聯(lián)歡會現(xiàn)在開始”,將學生引入新年聯(lián)歡會的愉快氛圍,接著我高興地說“老師這兒有五種簽:唱歌、跳舞、猜謎、講故事、繞口令你們抽到什么就表演什么。”學生情緒高漲,學生爭搶來抽簽。學生在游戲中的情緒感染下使自己進入一種最佳狀態(tài),學生在抽簽游戲中驗證、體驗、觀察、描述交流互動中了解可能性的意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情感體驗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觀。
三、故事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直觀為主,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形象化情境的問題特別感興趣。
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媒體,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材料,培養(yǎng)學生運用現(xiàn)代信息。如在學習“1—5的認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了一個“去動物園”的情境:在舒緩的音樂聲中,大象、小鹿、犀?!崎e地漫步在草地上,天上小鳥在飛、白云在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動物。同學們真的好像來到了動物園,非常興奮,教師問:“你看到了什么?”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看到了羚羊,有的說看到了大象,有的說看到了犀牛,這時一個同學說:“我看到了2棵樹?!苯處煴頁P了他:“你真能干,不僅看到了樹,還會用2說出樹的多少,你能帶領大家一起數數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都能用數來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在愉快的參觀中,“1—5數的認識”這個主題也隨之展開。教師在“動物園”的情境創(chuàng)設中,目的比較明確,體現(xiàn)了以下的價值:1、把學生引入到了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中,學生情緒積極,自然地生發(fā)學習需求。2、通過自主、開放的觀察、交流和相互啟發(fā),使學生主動經歷了從具體事物逐步抽象出數的過程,學生在這個情境中經歷和體驗了知識的形成,而不是直接獲得結論。3、在這個情境中,認數、數數都成了十分自然、有趣的活動,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感均得到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
四、生活情境
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在于:“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有利于學生施展才華,發(fā)展個性的學習場所”。在教學中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啟迪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手段;是為學生服務,應該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關注情境,應該為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應該為數學思維的發(fā)展提供土壤。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也不斷嘗試創(chuàng)設情境,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教學的《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年級上冊第3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通過學習,讓學生建立角的概念,并提倡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獲得知識,為今后學習幾何知識奠定基礎。新課開始,我用學生已經認識的三角形創(chuàng)設情境:早晨上學的時候,粗心的“小馬虎”—三角形把一條邊忘在了家里,(計算機將三角形的一條邊移走)“你們看,這還是一個三角形嗎?”“不是”?!斑@就是今天我們要來認識的新朋友——角”。從而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五、趣味性情境。
學生只有對所學東西產生興趣,才有強大的內驅力,才能進行積極探索。如果我們將游戲引進課堂,就可以使學生在游戲氛圍中學習,輕松快樂,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真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確定位置”時,我們創(chuàng)設了“尋寶”的游戲教學情境,請一位同學出來找找老師事先藏在某同學抽屜里的寶盒。盲目的找尋無果中,學生悟出需要老師提供幫助信息,當老師給出它在第幾列的信息后,范圍縮小了,好找了,可又怎樣才能一次找到呢?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已被不知不覺的帶入到了本節(jié)課的探索中,使學生在三次找寶過程中,悟出確定位置的兩個必要條件。教學效果很好!
數學課堂,正如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弊屛覀円跃癜俦兜臓顟B(tài),用真摯的情感去感染學生,讓數學課堂激情飛揚。數學是一門抽象學科,情境是數學的載體,營造數學課堂氛圍美,巧設情境,激發(fā)求知欲,從學生的學習愿望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