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渠
人生最慘的感覺,就是你做到了別人說你做不到的事。
——彭于晏
談起彭于晏,最先浮現(xiàn)在我們腦海里的,一定是陽光帥氣、溫暖迷人這些詞語?;蛟S是歲月格外眷顧,或許是因為他那敢于奮進、敢于努力的精神讓歲月都“黯然失色”。
很多人都知道,兒時的彭于晏是個行走的小肉球,沒有現(xiàn)在的高顏值、高個子,更別談傳說中的麒麟臂、八塊腹肌了。很多看過他童年照片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是有多努力才能在胖的世界里成功逆襲,是有多努力才能讓自己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蛟S,這便是彭于晏的過人之處。他有著不同于常人的堅強和毅力,在別人眼里很難的事情,到了他的世界里便是“小菜一碟”。
2D02年,20歲的彭于晏以臺灣偶像劇《愛情白皮書》為基石,首次叩開了演藝圈的大門。本以為從此順風順水,能在演藝圈開拓出一條康莊大道,可是,幸運之神似乎是有意要考驗這個年輕的男孩兒,與他合作的余文樂、楊丞琳、范瑋琪都陸續(xù)躥紅,只有彭于晏一個人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
2D04年,隨著電視劇《仙劍奇?zhèn)b傳》的熱播,我們深深記住了那個溫柔癡情、敢于為愛付出的唐鈺小寶。后來,彭于晏不斷提升自己,努力詮釋新的角色,2D05年,在偶像劇Ⅸ海豚愛上貓》中,彭于晏第一次扮演一個有自閉傾向的年輕人。為了達到拍攝需要,彭于晏與海豚朝夕相處,從最初的陌生到后來的親密熟悉,短短數(shù)月,彭于晏不僅與海豚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還拿到了海豚訓練師的資格證。雖然沒有預期中那樣大紅大紫,可彭于晏卻一直堅守在奮進的前線,努力仍是他每日的必修課。
或許,只有在最艱難的環(huán)境里才能真正磨礪和成就一個人。2D09年,由于和經(jīng)紀公司的合約糾紛,彭于晏的事業(yè)一蹶不振,一路跌入低谷。年紀輕輕的他陷入了人生窘境,他雖然因此一度精神衰弱,壓力巨大,可他卻并沒有選擇屈從于命運的安排。
生命的質(zhì)量來自絕不妥協(xié)的信念,在成功成才的道路上每個人都需要經(jīng)歷一段飽受冷遇和孤獨的蟄伏期,只不過,同一般人相比,彭于晏的蟄伏期顯得更加漫長而寒冷。慶幸的是,在做“生存還是毀滅”這道選擇題時,彭于晏毅然決然選擇了前者,在備受打擊和冷遇的情況下,他沒有自暴自棄,沒有就此消沉,反而一直自我勉勵,不斷提高自己。
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拍《翻滾吧!阿信》這部電影時,為了演好“阿信”這個角色,完成電影中高難度的體操動作,彭于晏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體操練習。每天早上8點鐘起床,一個星期練6天,一天練12個小時,為了保持身材,他甚至只吃不加任何調(diào)料的水煮餐。天道酬勤,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下,零基礎的彭于晏最后竟然可以熟練地完成體操的全部項目,震驚了所有人。因為努力,因為他那精湛的演技和不屈的性格,這個勤奮的年輕演員終于贏得了成功的青昧。在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評選中,彭于晏成功斬獲“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但一炮而紅后,彭于晏不僅沒有“恃寵而驕”,反而更加努力。為了拍《激戰(zhàn)》,他花了3個月的時間接受密集訓練,每天除了各種體能鍛煉之外,還要進行大量的博擊技巧訓練。要有多努力才能做常人不能做之事,要有多努力才能受常人不能受之苦。彭于晏用事實證明,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作品一定能贏得觀眾的青睞?!都?zhàn)》一上映便好評如潮,榮登2013年港產(chǎn)電影票房第一位,而他的努力也讓他入圍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及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榮譽加身。
明明可以靠顏值圈粉,可彭于晏偏偏選擇用努力來證明自己;明明已經(jīng)非常優(yōu)秀,可他仍然在不斷努力。奮進是彭于晏的常態(tài),謙遜、堅持、努力是他身上最耀眼的光點。
2015年,在拍電影《破風》時,彭于晏所飾演的角色是一名專業(yè)的單車手,為了能真正融入這個角色,他不僅仔細揣摩劇本,而且在電影開拍前,他就請了香港單車手仇多明幫他做特訓指導。那段時間,香港山坡公路與賽場專業(yè)跑道之間,每天都能看見彭于晏騎單車練習的身影,他每天超負荷地進行騎車練習,幾乎把香港的山都騎了個遍。
2016年電影《湄公河行動》上映,雖是首挑真實跨國重案戲的大梁,可彭于晏仍沒讓我們失望。方新武,那位沉穩(wěn)老練、處變不驚的中國緝毒情報員,他的身上仿佛有種特殊的魔力,不僅是這個人物本身的魅力,而且也是彭于晏用他那精湛的演技賦予了這個人物鮮活的生命力。
彭于晏說,他知道前途與愛好是兩回事,他愛漫畫,愛籃球,但在看不到前途的時候,他從不執(zhí)著,在遭遇挫折和打擊時,他也從不會選擇放棄。“你現(xiàn)在的一切,都是靠你的努力得來的?!边@是梁家輝對彭于晏的評價;“我就是沒有才華,所以才用命拼。”這是彭于晏自己的自述。可是,他當真是沒有才華嗎?他會沖浪、會體操、會訓海豚、會手語、會拳擊、會射擊,為適應角色需要他還特意學習泰語、緬甸語,這樣努力的彭于晏,在歲月的積淀下,他早已技能滿滿,光芒萬丈。
2017年,由彭于晏主演的電影《明月幾時有》《悟空傳》陸續(xù)上映。兩部電影,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在彭于晏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孫悟空的叛逆,看到了他對自由平等的渴望,以及對命運的抗爭。毫無疑問,彭于晏是網(wǎng)友口中“最帥的孫悟空”,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孫悟空。
在《明月幾時有》中,為了更貼近歷史上真實的“劉黑仔”,彭于晏除了研讀劇本揣摩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外,他特意提前制作了符合人物狀態(tài)的假指甲,以追求更加貼近抗日神槍手的外在細節(jié)。他拒絕通過化妝“變黑”,而是堅持曬太陽,用自然的方式讓健康的肌膚更加黝黑,力求做到“人如其名”。不論角色、不論戲份,只要有戲可演,彭于晏一定是帶著百分百的認真走進劇組。
用時間換天分,用努力換幸運。彭于晏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唯有努力才能改寫命運,唯有努力才能換來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