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剛 周遠毅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南充某園區(qū)鐵路項目位于西南地區(qū)南充境內,從蘭渝鐵路廣安支線接軌,橫穿凌云山區(qū),全線長28km。該項目隧道為共8座,全部為單洞單線隧道,圍巖級別為Ⅲ、Ⅳ、Ⅴ級,其中粟家灣隧道、單碑石隧道長度別為2.5km和2.7km,均為高瓦斯隧道。Ⅲ級、Ⅳ級圍巖段最大開挖寬度為6.4m,高度為9.4m,斷面面積為52m3。隧道最大埋深約200m。
兩座隧區(qū)周邊均無較大的地表水系,水流主要為進出口的自然降水。隧道內含有毒有害氣體。根據《淺層天然氣分布特征咨詢研究》報告(由西南石油大學提供),該項目隧道位于川東北油氣田區(qū)范圍內,油氣層埋深約為2000~2800m。由于該地區(qū)地質特征,瓦斯等有害氣體會順著巖層構造裂隙上溢,并在基巖裂隙中游散富集,局部形成天然氣囊。該地區(qū)有害氣體具有隨機性和不均勻性的特點,瓦斯突出是該項目隧道施工主要的安全隱患。
兩座高瓦斯隧道隧區(qū)位于西北山脈的單斜構造中,巖層較為穩(wěn)定。地層為水平狀,未見斷層構造,巖層傾角一般3~8°,局部4~10°。隧道施工臺階法施工,分上下臺階,淺埋地段開挖時采用機械開挖,其它地段采用鉆爆開挖。其余施工技術采用錨噴支護初襯、自卸汽車出渣、軸流風機通風等。
(1)《煤規(guī)》第295條規(guī)定:在有瓦斯或有煤塵爆炸危險的區(qū)域,必須采用煤礦許用炸藥及煤礦許用電雷管,嚴禁使用導爆雷管或普通導爆索,并且要求煤礦許用電雷管時最后1段的延期時間應≤130ms。該項目兩座高瓦斯隧道施工中,嚴格執(zhí)行上述規(guī)定,確保施工安全。
(2)施工規(guī)定按要求凡是在高瓦斯隧道中采用鉆爆開挖時,應一律采用正向裝藥,正向起爆。目的是使發(fā)爆時震波傳導方向朝內,對阻擋、封堵瓦斯泄漏或防止溢出較為有利,而且還可以保持開挖掌子面上的圍巖穩(wěn)定。
(3)在堵塞炮眼時,一般炮眼堵塞長度大于炮眼裝藥長度,直至堵塞滿為止。其目的為了防止爆破瞬間火焰外噴,同時還可提高爆破威力與效果等。
(4)按要求嚴格執(zhí)行《煤規(guī)》、《安規(guī)》、《鐵規(guī)》安全監(jiān)督制度,堅決執(zhí)行相關安全制度即:“一炮三檢制”、“三專兩閉鎖“制、“三人連鎖放炮制”。
一炮三檢制:在每一次爆破過程中的三個時間段進行瓦斯監(jiān)測,即裝藥前、緊接放炮前、爆破后。
三人連鎖放炮制:放炮前,起爆器鑰匙由瓦斯監(jiān)測人員遞交給班組長,在由班組長遞交給爆破員,有爆破員準備起爆,以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安全。
三專兩閉鎖:三專是指采用專用的變壓器、開關、電氣線路;兩閉鎖分別為通風與電氣閉鎖和瓦斯與電氣閉鎖。通風與電氣閉鎖簡稱風電閉鎖,是指在特殊原因造成臨時停電的情況下,風機停止工作時,其他設備停止工作;風機啟動時,其他動力設備不會隨風機同時啟動,在確保安全后由人工啟動其他設備。瓦斯與電氣閉鎖簡稱瓦電閉鎖,是指當瓦斯超過濃度限值時,斷電儀啟動迅速切斷電源,停止供電,確保隧道內施工安全。
上臺階開挖中,鉆眼采用自制兩層式開挖臺車,采用12臺YT-28鑿巖鉆機同時開鉆,鉆頭采用φ40mm六角鉆桿和合金鉆頭,炸藥選用3#煤礦許用炸藥,雷管選用 1、3、5、7、9、11 段煤礦許用毫秒電雷管。
在Ⅲ、Ⅳ級圍巖中,按經驗公式,周邊炮眼間距為炮眼直徑的15倍,周邊眼距按60cm控制布置。周邊眼的布置平行于隧道開挖軸線,由測量人員精確放樣,并作明顯標識。影響開挖及爆破效果的關鍵為周邊眼外插角的大小,在實際施工中,外插角大小的控制有一定的難度,根據施工經驗,由眼底向外傾斜控制在10cm內時,爆破效果較好。
合理布置掏槽眼。掏槽眼的作用為為其余炮孔爆破創(chuàng)造臨空面,掏槽眼的布置對光面爆破效果和爆破進尺有決定性作用。合理布置掏槽眼有利于提高爆破效率和光面爆破效果。隧道開挖掘進中根據斷面及圍巖情況,采用直眼掏槽,掏槽眼布置成矩形以充分擴大爆破臨空面。在掏槽眼鉆眼時,必須保證同·組的掏槽眼之間深度和夾角一致且水平對稱布置,眼底最小抵抗線控制在30~55cm之間。
輔助眼的作用主要是起爆時崩落大量巖石和擴大掏槽范圍。輔助眼的布置要求為:在周邊眼和掏槽眼之間均勻布置,在周邊眼的內側形成臨空光面層。輔助眼間距離控制在70cm左右,平行于隧道軸線,眼深一致。
底部炮眼布置要求為:在底板以上10cm處,均勻整齊。底眼采用俯角鉆孔。底眼的俯角會影響爆破后底板的平整度和超欠挖工作量。根據實際施工經驗,眼底在底板下10cm左右爆破效果最好。鉆爆開挖炮眼布置圖詳見圖1。
圖1 炮眼布置圖
爆破參數表如表1。
表1 爆破參數表
高瓦斯隧道開挖鉆爆施工時,不同于非電爆破的裝藥結構,采用正向裝藥,其裝藥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藥量的控制因嚴格按照設計及經驗計算,一般情況下,掏槽眼由于掏槽區(qū)域較大,按眼深的70%左右裝藥;輔助眼的裝藥深度為眼深的50%;周邊眼根據圍巖的硬度、整體性情況而定。不同圍巖的裝藥量不相同,裝藥量要根據圍巖等級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圖2 反向裝藥示意圖
高瓦斯隧道爆破施工時,應控制好爆破順序,掏槽眼使用段位較低的電雷段,周邊眼使用電雷管段位采用相對較高的段位。所有雷管必須滿足《煤規(guī)》中延期時間不超過130ms的規(guī)定。
放炮母線與其相連接的雷管腳線組成的網絡叫做電爆網絡。為取得較好爆破效果,電爆網絡采用串并聯敷設,即將若干個電雷管串聯起來,再將若干個串聯成組的電雷管并聯起來,再與母線進行連接。
(1)爆破設計為一個動態(tài)工程,相關參數需進行動態(tài)調整和優(yōu)化。鉆爆參數和單炸藥耗量要根據圍巖地質狀況進行動態(tài)調整,合理選取,并根據實際效果不斷修正優(yōu)化。
(2)周邊眼采用不耦合間隔裝藥,炸藥均勻分布于炮眼全長,采用毫秒微差起爆。周邊眼均勻布置于斷面輪廓邊線上,相對位置可適度調整,調整幅度需≤5cm,眼底超出開挖面輪廓邊線需<9cm;嚴格控制起爆順序,減少爆破振動造成的超挖量;若掌子面凸凹較大時,為保證所有炮眼(掏槽眼除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可適當調整炮眼深度。
(3)爆破施工嚴格按施工方案執(zhí)行,鉆孔、裝藥、聯線、填塞等過程應嚴格按現場爆破員的技術交底進行。鉆孔前先由專業(yè)測量人員定出開挖面的中線、水平線和斷面輪廓線,標出炮眼位置,檢驗合格后方可開始鉆眼;實際施工中通常采用水平尺和自制光學輔助尺進行鉆孔精度控制。鉆孔人員分配根據炮眼類型進行區(qū)分,定人定崗定位并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度。
(4)做好施工量測工作。在鉆爆循環(huán)過程中,需對以下項目進行觀測和量測:
①爆破震動速度;
②炮痕保留率;
③超欠挖;
④炮眼利用率;
⑤裝藥量;
⑥殘眼深度及數量;
⑦拋碴距離;
⑧碴塊大小等。
將以上項目量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不斷修正相關參數和爆破方案設計,以達到最優(yōu)的爆破效果。
該鐵路項目中的高瓦斯隧道施工工期短,作業(yè)面小,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加上使用的煤礦炸藥感度低、爆力低、爆速低等特點,爆破效果的控制對施工進度、質量安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高瓦斯隧道鉆爆開挖技術進行總結分析,提煉相關施工經驗以對以后類似項目提供幫助。
[1]瓦斯隧道施工技術與管理.
[2]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guī)范.
[3]鐵路瓦斯隧道安全技術規(guī)范.
[4]鐵路隧道施工技術指南.
[5]煤礦安全規(gu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