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
(山西辰誠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陽泉 045000)
陽泉地區(qū)動力煤選煤廠通常只入選塊煤,末煤不入選,只有需要生產低灰精煤的時候才需要入選末煤。末煤不入選,混煤產品質量受原煤影響大,混煤發(fā)熱量波動大,不利于銷售,甚至產生質量賠款;末煤全入選存在煤泥量大、增加煤泥水負擔、工藝復雜、投資大等特點,陽泉地區(qū)原煤普遍采用13mm分級工藝,弛張篩在3/6m分級設備已成熟可靠,因此,開元礦選煤廠急需探索最佳入選粒度下限,提高入選率,降低混煤灰分,保證混煤產品發(fā)熱量。
開元礦井田內各煤層為中~高變質煤層,煤種屬瘦煤、貧煤。選煤廠工藝為原煤篩分+塊煤跳汰+煤泥壓濾回收,洗選后的塊煤產品破碎摻入末煤,提高末煤發(fā)熱量,選煤廠產品有混煤中煤、矸石和煤泥,主要用作電煤。
開元礦選煤廠規(guī)模4.00Mt/a,屬于動力煤選煤廠,洗選工藝只有塊煤跳汰系統(tǒng),無配套末煤洗選系統(tǒng),當井下遇到構造時,大量矸石混入,升井原煤質量不穩(wěn)定,末原煤灰分高,商品煤熱值低,原煤灰分高達45%左右,商品煤發(fā)熱量一度低至4500~4700kcal/kg,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嚴重制約了企業(yè)商品煤的銷售,造成本礦產品市場競爭力弱,出現末煤滯銷、在儲煤場內大規(guī)模堆積,甚至產生質量賠款。
塊煤洗選工藝有重介淺槽和跳汰工藝,重介淺槽工藝具有處理能力大、工藝簡單、噸煤介耗低、投資低等優(yōu)點,因此開元礦選煤廠塊煤采用新建淺槽洗選系統(tǒng),末煤采用原有跳汰工藝,對跳汰機參數進行調整洗選末煤。
根據末煤分選下限不同,設計三種洗選方案:
方案一:150~13mm塊煤淺槽+13~6mm跳汰+6~0mm不入選+煤泥壓濾回收工藝;
方案二:150~13mm塊煤淺槽+13~3mm跳汰+3~0mm不入選+煤泥壓濾回收工藝;
方案三:150~13mm塊煤淺槽+13~0mm跳汰+煤泥壓濾回收工藝。
對三種方案分別進行工藝預測,主要指標的選取如下:
(1)原煤分級效率:φ3mm,η=60%;φ6mm,η=70%;
(2)塊煤分選作業(yè):δp1=1.8,Ep1=0.030,次生煤泥百分率:3%,磁選效率:99.8%;
(3)末煤分選作業(yè):δp1=2.00,I1=0.19,Δp2=1.70,I2=0.21,次生煤泥百分率:5%。
三種方案預測結果分析如表1所示。
(1)隨著末煤分選粒度下限降低,末精煤在保證質量和回收率的前提下,灰分變化不大,產率逐漸增加,粉煤產量逐漸減少,混煤產率逐漸減少,產率減少15.85%,混煤質量逐步提高,降低分選下限,雖然能提高產品質量,但是產率下降較多,混煤發(fā)熱量太高,價格沒有高太多,需要摻配低質電煤,入選量增加,反而增加了無效運營成本,總效益下降。
(2)隨著末煤分選粒度下限降低,粉煤產量逐漸減少,進入系統(tǒng)的煤泥逐漸增加,粗煤泥產量和壓濾煤泥產量逐漸增加,本可直接篩分作為產品的粉煤進入洗選系統(tǒng),不僅增加了煤泥水的負擔,而且降低了混煤產率,還增加了運行成本。
表1
(3)隨著末煤分選粒度下限降低,煤泥量甚至翻倍,最大增加8.55%,煤泥價格比混煤價格低,本可直接篩分作為產品的粉煤經洗選后,部分變成煤泥,價格降低,總效益下降。
(4)方案一6m干法分級,混煤產量最大,煤泥量最小,為最佳推薦方案。
(1)采用6m干法分選,分選設備選用進口弛張篩,由于篩面做弛張運動能夠傳遞給物料50g的加速度,篩分分級效果好且不堵塞。
(2)原煤篩分效果好,進入跳汰系統(tǒng)煤質穩(wěn)定,進入跳汰系統(tǒng)煤泥量少,實現清水洗煤,跳汰機運行工況良好,解決之前矸中帶煤現場。
(3)進入系統(tǒng)的煤泥量減少,減少了煤泥系統(tǒng)的負荷,便于管理,減少了無效洗選,減少了運營成本。
(4)在末煤洗選之前將大量粉煤篩分掉,直接作為混煤產品,最大限度的提高回收率,增加混煤產率。
(5)可根據市場情況,無極調整精煤灰分,進而調整混煤產品發(fā)熱量,保證煤質的全面可控,做到以質論價,商務結算時盡可能減少損失。
采用塊煤淺槽和6m脫粉入選工藝以來,工藝系統(tǒng)充分適應井下原煤煤質波動的實際,商品煤發(fā)熱量不但較前年年大幅提高,而且保持5100~5300大卡左右,煤質十分穩(wěn)定;即使是在原煤水分較大、雜物較多的情況下,也能有效控制煤泥產量;篩分效果好,煤質穩(wěn)定,跳汰機工況改善,矸中帶炭現象得到解決,跑炭率同比降低3.35%,回收精煤4.6萬噸,減少了資源流失,增加了回收率,按當前450元/t的綜合售價計算,創(chuàng)造效益2070萬元,且運行至今未發(fā)現精煤中夾帶矸石現象。
[1]匡亞莉.選煤工藝設計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