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
【關鍵詞】 思想品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路徑;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2—0075—01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內容,其主要的途徑和方法是以公民個人行為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即在“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上要求初中生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在各種校園活動、社會活動中做到“倡導自由、平等對待、維護公正、健全法治”,做到這些,方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建設和諧、美好、幸福社會。本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談一談具體的教學路徑和策略。
一、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基,強化青少年家國情懷
青少年是國家的堅實后備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應當先以“愛國”教育為基礎,要求學生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tǒng)一、自覺報效祖國。而對于具體的實施策略和途徑來講,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比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盧溝橋事變紀念遺址、延安遺址、遵義會議遺址等,讓歷史的車輪再次轉動,讓青少年勿忘國恥,將來以自身能力技能報效國家,避免歷史悲劇再次重演,讓世界見證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從身邊、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敬業(yè)精神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是對敬業(yè)這種優(yōu)秀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同的,但是每個角色又都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正是因為有各行各業(yè)的存在,才組成了這個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每個人都能在勞動的同時,獲得相應的回報。但是從近幾年的新聞報道來看,敬業(yè)仿佛成為了一件“奢侈品”,“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溝油事件”以及“黑心棉事件”等等,這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對敬業(yè)精神的發(fā)揚產生了消極影響。因此,為了凈化社會風氣,提升全民族素質,避免類似的現象再次發(fā)生,筆者認為,要求初中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一名學生應當做的事,就是學生對“敬業(yè)”的高度闡釋。
三、借教材和歷史典故,倡導誠信意識
在現代社會活動中,待人接物,需要誠信;維護經濟秩序的有序運行,需要誠信;個人和企業(yè)的立足、發(fā)展需要誠信??梢钥闯觯\信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個體和團體得以不斷壯大的基石。故而,為了強化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其行為素養(yǎng),我們有必要讓青少年了解到誠信的重要性,讓學生自覺約束其行為,做一個具有誠信意識的人。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就是對“誠信”這一教學主題的解讀,通過教學這一課的內容首先可以讓學生明白誠信的內涵:“誠信,即誠實守信?!\就是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在學生了解了基礎的定義后,教師還可以借助歷史中的典故,比如商鞅《立木為信》《曾子殺豬》以及季布《一諾千金》等等,讓學生明白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每個人都要以此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懂友善樂交友
待人友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主觀表現,是個人的一種修養(yǎng),也是一種氣質。具有友善意識的人,往往能夠得到周邊人的尊重和擁護,其交際圈也就十分廣闊,從行為上看,主要表現在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等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友善品質,我們可以從其積極的一面和消極影響來入手,即列舉生活中某位學生待人友善得到的益處情境,比如某位學生看到另一位學生路邊摔倒,急忙攙起,并且送到學校的醫(yī)務室,兩個人之后建立了很好的友誼,一起閱讀、娛樂、復習等等,共同取得學習中的進步;再以生活中相反的例子向學生闡述不友善的行為,如尋釁滋事、不尊重他人等,而得到的應有后果,如此,讓學生知曉其中的利害,再曉以情感的溝通,從而有效培養(yǎng)初中生友善意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友善”教學內容得到有效落實。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是培育學生德育內涵,倡導個人修養(yǎng)、高尚行為品質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高度的切合性,因此,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我們要懂得挖掘兩者的共通之處,巧妙開展課堂教學,力圖使新一代的青少年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支柱力量。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