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麗,漆 珣,盧佳慧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汕頭 515000)
《微電影制作》是我院一門公共選修課,總學時為36學時,該課程的授課對象為本院校各個專業(yè)的學生,授課的老師是一個由四名多媒體專業(yè)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主要的學習內容有:微電影的定義、微電影的制作流程、視頻的拍攝技巧、電影劇本的創(chuàng)作方法及寫作格式、視頻編輯軟件的介紹、音頻處理軟件的介紹、后期處理共七個專題。該課程具有學習內容多、學時少、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等特點。因此如何能讓學生在短短36學時的課程學習中掌握以上七個專題的知識成了我們教師團隊致力探討的核心問題。
《微電影制作》課程自2012年開設以來,在我院每學期均有開設。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團隊集體備課,互相聽課,互相提意見,多次探討,不斷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細節(jié)內容。并在每學期給學生發(fā)放反饋表,讓學生提意見,反饋,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中來。經過多年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改進,我們發(fā)現(xiàn),在《微電影制作》公選課中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手段(即多元化評價策略),教學效果的提升顯著,獲得了教與學的雙贏。另外從學生的反饋和學生提交的作品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6年5月,《微電影制作》課程學生謝鎮(zhèn)杰,導演微電影作品《緣來潮汕》,在第九屆廣東大中專學生科技學術節(jié)之第三屆廣東大學生微電影創(chuàng)作大賽獲得廣東省一等獎。
我們使用的多元化評價策略就是融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于一體的評價體系,整合、協(xié)調各個評價主體,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進行全面化、全程化的評價。包括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發(fā)展狀況的評價。多元化評價策略體現(xiàn)了學習評價觀的重要轉變,強調了評價的學習改進與發(fā)展的功能,讓學生在評價中得到教育、改進和提高,增強自信。評價的主體不再只是教師,還有學生自己和同伴。評價形式也多樣化的,因為不同形式的評價對學習的影響是不同的。我們將多元化評價策略貫穿于公選課《微電影制作》的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具體是如何實施的。
我們的教師團隊開發(fā)了多元化的課程學習資料,上傳到QQ學習群中,供學生們課前預習,并給出相應的學習任務,檢測學生的預習成果。
將已經選修《微電影制作》公選課的學生拉進一個課程學習QQ群,在QQ群中發(fā)放的小組分工職責表中,教師明確給出每個角色要負責的具體學習、工作任務和評價細則,讓學生通過該表對自己做出一個診斷性測評??纯醋约哼m合該課程小組分組中的哪個角色,要準備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教師將微電影的制作流程、視頻的拍攝技巧、電影劇本的創(chuàng)作方法及寫作格式、視頻編輯軟件的介紹、音頻處理軟件的介紹、后期處理等主題的資料分享到QQ學習群,讓學生提前觀看。要求每個學生針對每個學習主題至少提出一個問題,并將問題發(fā)送到QQ群中,全班同學在群中進行探討,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的深度和他們回答其他學生問題的表現(xiàn),給出一個預習評價分。
課中評價指的是課堂評價,它是一種即時評價,我們把課堂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準確、即時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加完善,及時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具體做法是:
賞識性的語言評價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喚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動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老師每天面帶微笑的步入課堂,還時不時地使用優(yōu)化地口頭、眼神、手勢與你交流,你會不會特別喜歡上他的課呢?也會想盡量的學好這門課,獲得更多的表揚和成就感。
準確細化的評價指標細化的評價指標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以及要達到的效果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過程中要完成的任務,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另外學生依據(jù)教師給的量規(guī)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診斷,引導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并解決任務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不斷做出改進和調整自己的學習。
評價的主體不再只是教師,同時鼓勵學生的同伴、父母、社會人等也參與到評價中,實現(xiàn)評價主體多元化。比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發(fā)到土豆網、百度網盤、優(yōu)酷網上,供更多的社會人群觀賞和提意見。在學生自評時,由教師提供評價標準,讓學生對照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行為狀態(tài)和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并加入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反饋等。學生對照標準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哪些方面是優(yōu)秀的,還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何改進,對于教師教學的建議等。小組互評是建立在合作協(xié)作的基礎上的。通過小組互評,不但讓學生知道協(xié)作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協(xié)作共進的習慣,而且從橫向上進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學生互評時要淡化等級和分數(shù),強調對作品的體察、自我反思,關注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不要把評價變成互相”挑錯”和“指責”。讓學生在自評中反思自我、建立自信,在他評中認識自我、精益求精,在評他人時賞識他人、取長補短。
在我們的《微電影制作》課程中也很注重師生互評,師生互評能夠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提供很好的機會,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融合在一起,師生共同探討教學的優(yōu)缺點,共同尋找問題的解決的方法,促進學習的質量。教師利用評價不僅僅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也要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學過程,發(fā)揮評價與教學的相互促進作用。因此,我們的《微電影制作》課程自開設以來已經多次調整了教學計劃和教學細節(jié)內容。
我們的評價應該依據(jù)學生的不同個性、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要求,根據(jù)他們在《微電影制作》課程分職責分工表中選擇的分工角色,按照不同的評價方向和評價標準給予評價。
在課后,我們教師團隊為公選課《微電影制作》設計了三個小組作業(yè),通過三個小組作業(yè)來評價學習效果,即MTV作品、五分鐘《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翻拍作品、自創(chuàng)微電影作品,三個作品的設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承前啟后。
在MTV制作作品中,我們的評價量規(guī)從風格、畫面、音樂和節(jié)奏、作品介紹四個一級評價指標去評價。其中風格中包含風格、美術設計兩個二級評價指標;畫面包含畫面尺寸與清晰度、畫面構圖、景深和焦距、畫面色彩和場景五個二級評價指標;音樂和節(jié)奏包含音樂、節(jié)奏和剪輯點三個二級評價指標;作品介紹包含條理性和感染力兩個二級評價指標。
每組學生除了從以上評價指標對其他小組作品進行評價外,還需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你最欣賞哪個作品的哪些方面?
(2)你們組在制作MTV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如何克服的?
(3)欣賞各個小組的作品后你覺得你們組的作品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
在五分鐘《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翻拍作品中,我們從演員表演模仿程度、拍攝水平和后期制作技術三個一級評價指標去評價。其中演員表演模仿程度包含氣質相似度、心理活動模擬、表情相似度三個二級評價指標,拍攝水平包含鏡頭運用相似度和畫面效果相似度兩個二級評價指標,后期制作技術包含視頻剪輯、背景音樂和聲音兩個二級評價指標。
每組學生除了從以上評價指標對其他小組作品進行評價外,還需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寫出你最欣賞的作品及欣賞。
(2)寫出上述作品中最需要提高之處。
(3)你們組在制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翻拍時遇到最大困難是什么?如何克服的?
自創(chuàng)微電影作品從主題內容、人物表演、拍攝技術和整體性四個一級評價指標進行評價。其中主題內容包含社會價值、教育意義、場景創(chuàng)設和布局三個二級評價指標,人物表演包含演員表演儀態(tài)、語言、心理活動三個二級評價指標;拍攝技術包含拍攝角度、畫面清晰度、聲音清晰度三個二級評價指標;整體性包含電影的連貫性、觸動感和協(xié)調性三個二級評價指標。
總之,我們公選課《微電影制作》評價的宗旨是為了學習而進行的評價。我們將評價成為有效的教與學規(guī)劃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關注學生是如何學習的,考慮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性,使學生明了學習目標以及評價標準。我們的多元化評價策略是最終作品與表現(xiàn)性評價、定性與定量、形成性與總結性、自主評價與外部評價等多種方法的結合,他們彼此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我們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注重考查學生學習的過程,又要看學生學習的結果,把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一個相對全面、真實、準確的評價結論。教師和學生遵循“學習——評價——再學習”的評價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