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勇
(南京市永泰路小學,南京 211100)
小學作為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對于每一個學生都是極其重要的,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個階段,需要極度重視。在教育的改革進程中,小學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斷進行當中,信息技術引入傳統(tǒng)課堂便是小學教育改革的其中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國當前教育長期采用傳統(tǒng)教育方式,傳統(tǒng)教育方式在教師們心中根深蒂固,在短時間內(nèi)很難讓教師進行自我的革新,這便對教師很好的接受并使用信息技術產(chǎn)生了很大程度的阻礙作用。為了讓小學教師可以更好的接受并使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其價值,這就需要學校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逐漸接受并應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信息技術進課堂,更大程度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目標。接下來我們將著重闡述當前我國小學教師引入并應用信息技術存在困難的原因以及學校應當采取怎樣的培訓措施讓教師更好的接受并應用信息技術。
(1)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根深蒂固。由于我國教育長期使用傳統(tǒng)教育的方式,可以說是代代相傳,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在課堂中占主導地位,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地位,且從來都是老師在講臺上一股腦的講述課本傳授知識,導致我國當代的許多教師都無法很好的接受信息技術進課堂這一理念,很多老師反而對信息技術進課堂有很大的抵觸心理,認為信息技術進課堂只會影響教學進度,百害而無一利,這種心理便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引入以及應用。
(2)缺乏專業(yè)人員對教師講解信息技術的優(yōu)點及其應用。信息技術作為一個新興技術,很多老師對信息技術的了解甚少,甚至都不知道如何操作,又談何使用。學校缺乏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才對教師進行講解,無法讓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優(yōu)點有所了解,使教師無法對信息技術有充分的相信;即使有少部分教師了解到了其優(yōu)點,但是由于沒有專業(yè)人員對教師講解其如何應用,也使得教師無法將信息技術帶入課堂,從而阻礙了信息技術進課堂的步伐。
(1)學校應當組織教師進行集中培訓。要想讓教師真正的接受信息技術并主動將其應用于課堂之中,就需要首先讓教師充分了解到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所能給教學帶來的優(yōu)勢,從而讓教師從心中充分重視信息技術的引入,才能更好的讓信息技術進課堂發(fā)揮其自身價值。學校應當定時的將教師集中起來,邀請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才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優(yōu)點有一個耳讀目染的了解并向教師介紹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這將會對信息技術的引入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2)學校主動向教師布置信息技術引入任務,并組織相應的聽課檢查。為了讓教師逐漸接受信息技術并引入課堂,學校應當采取一部分強硬措施,讓教師先接觸信息技術,并讓他們進行相應的課堂展示,學校進行相應的評比,讓他們在被迫使用中逐漸切身體會到其優(yōu)點,可以更好的推動信息技術進課堂的進度,自然他們就會將其很好的應用,最終我們便可以實現(xiàn)全面的信息技術進課堂的目標。
(3)學校定時組織教師進行集中交流,互相學習。為了更好的促進教師學習引入信息技術,學校應當定時組織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讓信息技術使用充分合理的老師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從而對其他老師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鑒作用,讓教師在互相學習之中不斷進步,最終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優(yōu)勢。
(4)學校應當積極邀請專業(yè)的教學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為了使學校引入更加先進的信息技術教育方式,學校應當積極邀請專業(yè)教學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及時了解到當前信息技術在課堂中先進適用方式,使教師的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并且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向專家提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專家為自己可以提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從而可以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如魚得水的把握課堂,提高效率。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了解到了當前我國小學教師接受并應用信息技術存在困難的原因,主要歸為兩方面,其一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代代相傳使得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引入存在抵觸心理,其二是由于學校缺乏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才對教師進行培訓,無法讓教師很好的了解到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教師不知道具體的信息技術操作方法,也就無法很好的帶入課堂,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為了改變當前信息技術在課堂應用中的尷尬處境,學校應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對教師進行培訓,并不斷的進行交流進步,讓教育專家對教師進行知識更新并解決教師課堂問題,合力促進信息技術進課堂的目標。如此下去,一定會很大程度的提高小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讓信息技術充分發(fā)揮其課堂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