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姜 熙,孟維忠,陳 偉,王麗學,Shaikh Abdullah AI Mamun Hossain,戴皖寧
(1. 沈陽農業(yè)大學,沈陽 110161;2. 遼寧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沈陽 110003;3. 遼寧江河水利水電新技術設計研究院,沈陽 110003)
設施農業(yè)作為新型產業(yè),具有高質、高產、高收益的特點,對保障蔬菜供給,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帶動地方經濟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遼寧省番茄種植面積超過0.667 萬hm2,種植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其中溫室番茄總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75%,成為現(xiàn)在番茄種植的主要模式。膜下滴灌具有節(jié)水、省肥、改良土壤等優(yōu)點,并且對于提高番茄產量、品質,降低空氣濕度,減少病蟲害具有重要作用??琢钐玫热搜芯勘砻鳎は碌喂嗯c溝灌對比顯著地提高了番茄品質,減少了灌水量與施肥量。
目前,菜農廣泛使用的“水大肥勤”的灌溉施肥方式不僅造成了水資源浪費,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土壤活力,而且對番茄的產量、品質產生不利影響。水肥一體化將精確灌溉和精確施肥相結合,不僅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而且對減少環(huán)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本試驗在水肥一體化條件下探究合理的灌水下限與氮肥、鉀肥施入量,以期得到較高的產量與品質,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與經濟效益。
試驗于2016年春季在遼寧省灌溉試驗中心站進行,為平原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日照時數(shù)為2 520~2 750 h,日照時數(shù)百分率60.1%,日照季節(jié)分布與作物生長期相適應,4-9月有效積溫在3 000 ℃以上。年平均氣溫8.1 ℃,年均降水量672.9 mm。試驗區(qū)的土壤為黏壤土,田間持水量24%,0~60 cm深干密度為1.65 g/cm3。
番茄品種為“奧特優(yōu)”,采用大壟雙行種植,壟臺寬1.2 m,兩壟之間的距離為1.5 m,壟長7 m,壟臺高15 cm,行距0.6 m,株距0.4 m,每壟種植番茄34株。采用膜下滴灌灌溉,番茄定植前在壟中心鋪設滴灌帶,滴頭間距30 cm,管帶壓力0.1 MPa,滴頭流量1.38 L/h,滴灌帶兩側水平距離30 cm處種植作物。作物全生育期由2月26日開始種植至7月15日結束。
番茄定植時,為保證番茄緩苗率,各處理統(tǒng)一灌水25 mm。番茄的施肥制度通過定植前施底肥和生育期內追肥來實現(xiàn),按照苗期追肥1次、花期追肥1次、初果轉色期追肥1次和盛果期追肥3次,全生育期共追肥6次來控制施肥頻次。施用肥料選用尿素、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試驗根據(jù)灌溉下限、氮素使用量和鉀使用量的不同設置不同處理。灌溉下限分別為田間持水量的65%、75%和85%,上限均為田間持水量;氮素使用量設高氮、中氮和低氮3個水平,鉀使用量也設高鉀、中鉀和低鉀3個水平,其中中氮和中鉀根據(jù)土壤養(yǎng)分本底值以及農戶經驗確定,值為每公頃施氮(N)量5 400 kg/hm2,施鉀量(K2O) 9 450 kg/hm2。高氮和高鉀使用量在中氮和中鉀使用量基礎上增加30%,低氮和低鉀使用量在中氮和中鉀使用量基礎上減小30%。選用L9(34)正交表進行正交試驗,共分為10個小區(qū),每小區(qū)54 m2。試驗列表見表1。
(1)形態(tài)指標測定。每10 d左右用游標卡尺測定莖粗,每個小區(qū)選5株定點觀測。每10 d左右用冠層分析儀于小區(qū)中部測量葉面積指數(shù)。
表1 試驗因素水平表 %
(2)產量測定。果實成熟時采摘稱重,以最終累計產量為各小區(qū)總產量。
(3)品質測定。生育末期各處理隨機取得新鮮果實,測定番茄品質,主要指標:維生素C、蛋白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
采用SAS進行顯著性分析,Excel做圖、DPS7.05作多重比較與模型預測。
莖粗、葉面積是番茄生長前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通過觀察指標確定秧苗是否生長健康,進而對灌水施肥做相應調整,為作物高產打好基礎。
隨著植株生長,番茄莖粗逐漸增加。3月6日為植株生長初期,各因素對莖粗的影響并未表現(xiàn)出規(guī)律性變化,隨著植株生長,灌水下限對莖粗表現(xiàn)為隨著灌水下限的增加莖粗增大[見圖1(a)],到5月6日番茄去尖,與W3相比,W2、W1分別減少3%和6%。隨著施鉀量的增加[見圖1(b)],莖粗表現(xiàn)出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但影響均不顯著。施氮量對莖粗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莖粗逐漸降低[見圖1(c)],與N1相比,N2、N3莖粗減少6.2%,9.4%,張明偉的施氮量對小麥秸稈的研究結果表明,大量的施入氮肥,會使作物增高速度加快,莖節(jié)變細,抗倒伏能力降低,說明大量的施入氮肥,不利于植株穩(wěn)定生長。
各因素對葉面積的影響均未達到顯著水平,但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對葉面積的影響仍表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到5月13日,W3比W2、W1增加4.7%、8.4%[見圖1(d)],N3與N2、N1相比增加4.8%、6%[見圖1(e)]。結果表明,適當?shù)脑黾庸嗨侠淼氖┤氲视欣谥仓杲】瞪L。綜合考慮,W3N2K2水肥組合對番茄植株生長最為有利。
圖1 不同灌水下限、施肥量對莖粗和葉面積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threshold and fertilizer amount on stem diameter and leaf area
番茄產量見表2。通過產量方差分析(見表3),可以得出灌水下限、施氮量、施鉀量對產量的影響均具有顯著影響(P≤0.05),其中施氮量對產量的影響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
表2 小區(qū)產量 t/hm2
表3 產量方差分析Tab.3 Yield variance analysis table
注:為方便計算與分析,產量方差分析、優(yōu)水平分析、模型預測均采用小區(qū)實際產量為基礎數(shù)值。
通過優(yōu)水平分析(見表4),各因子均在中水平時,即W2N2K2組合時可以得到最優(yōu)產量。隨著灌水下限的提高和施肥量的增加,產量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少的趨勢,表明產量與因素關系曲線有峰值點出現(xiàn)。本結果可以選出試驗模擬的27種組合的最優(yōu),但只是已給定的固定灌水施肥量水平組合中選擇出來的最優(yōu)組合,是否達到產量最大值還需進一步分析計算。
表4 產量優(yōu)水平分析 kg
注:產量指試驗小區(qū)54 m2的產量。
運用DPS軟件建立擬合模型:
Y=182.916 666 7+163.525 000 00X1+
150.420 833 33X2+91.716 666 67X3-
37.891 666 67X1X1-37.820 833 33X2X2-
22.316 666 667X3X3-3.741 666 667X1X3
經檢驗,模型的F值為364.5,P=0.04<0.05,模型達到顯著水平。其中一次項,二次項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僅X1、X3乘積項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僅灌水下限與施鉀量具有交互作用。模型的相關系數(shù)R達到0.998 4,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可以代表灌水下限和施肥量與產量之間的關系。
由關系曲線(見圖2)可以得出,產量與灌水下限、施氮量、施鉀量均呈二次拋物線關系。經模型求解,當X1=2.064 9,X2=1.986 6,X3=1.881 8時,Y=587.609 9為最大值。經轉換,當灌水下限為75.65%(為方便操作,灌水下限取76%),施氮量為358.5 kg/hm2,施鉀量為607.5 kg/hm2時,得到最高產量587.6 kg即108.82 t/hm2。接近設定處理W2N2K2即中水中氮中鉀的灌水施肥水平。
圖2 產量與灌水施肥量關系曲線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and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amount
由表5可知,與地區(qū)經驗種植方式相比,通過模型預測得 到的灌水量比CK節(jié)約38.6%,施氮量節(jié)省18%,施鉀量節(jié)省25.1%,產量增加6.64%。在節(jié)約成本的基礎上,提高了產量,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對節(jié)約資源,減少土地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表5 預測結果與CK比較Tab.5 Results of prediction compared with CK
鮮果品質(見表6)是果蔬產品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獲得高產量的情況下高品質同樣重要。本次試驗所檢測的3項指標對番茄均很重要,可溶性糖的含量直接影響番茄口感,VC與氨基酸的含量代表了番茄鮮果的營養(yǎng)價值。為兼顧3項指標,得到VC、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均較高的水肥組合,運用多指標正交試驗評分法中的排隊評分法來確定最優(yōu)水肥組合。以VC為例,W3N2K1組合VC含量最高設為10分,W1N2K2組合VC含量最低得1分,其他組合通過與最低值之間的差值比例計算給分。各指標得分情況見表7。通過綜合得分得出9個試驗處理中W2N1K2得分最高,表明該處理果實品質最佳。但要選出試驗所包含的27個組合中品質最佳的水肥組合,需要對各因 素得分做極差分析,分析見表8。結果表明灌水下限、施氮量、施鉀量均在中水平時得分最高,各因素主次順序為施鉀量、施氮量、灌水下限,最優(yōu)水肥組合為W2N2K2。
表6 各處理鮮果品質測定結果 mg/g
表7 排隊評分結果Tab.7 The result of line up and score
表8 因素得分極差分析結果Tab.8 The range analysis of score of factor
灌水下限與施肥量均對莖粗、葉面積具有一定的影響,較大的灌水下限有利于增加莖粗和葉面積,大量的施入氮肥會造成莖稈變細,葉面積增加,發(fā)生徒長現(xiàn)象。在營養(yǎng)生長時期,較高的灌水下限和適宜的氮肥施入量,有利于植株的生長。綜合考慮,W3N2K2水肥組合最利于作物前期生長。
產量與灌水下限、施氮量、施鉀量均呈開口向下的拋物線關系,隨著灌水下限的提高、施肥量的增加,產量先增加后減少。通過模型精確預測, W2.06N1.98K1.88為最優(yōu)水肥組合,與對照組CK相比,灌水量節(jié)省38.6%,氮肥節(jié)省18%,鉀肥節(jié)省25.1%,預測產量為108.82 t/hm2,提高6.64%。
影響番茄品質的主要因素為鉀肥施用量,其次為施氮量、灌水下限。經過排隊評分法分析,W2N2K2水肥組合品質最優(yōu)。
綜合考慮,當灌水下限為76%,施氮量358.5 kg/hm2,施鉀量358.5 kg/hm2時,可以得到良好的作物長勢,最高的番茄產量,較優(yōu)的番茄品質,大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與經濟效益。
□
[1] SL 13-2015,灌溉試驗規(guī)范[S].
[2] 段愛旺,肖俊夫,宋毅平,等.灌溉試驗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3] 周 靜. 論我國設施農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J]. 現(xiàn)代農業(yè),2016,(2):78.
[4] 趙 玲,林存杰,馬麗香,等. 發(fā)展設施農業(yè)的意義及途徑[J]. 吉林農業(yè),2010,(9):11.
[5] 趙義平,賈 倩,祁曉會. 遼寧省番茄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 中國蔬菜,2015,(10):6-9.
[6] 王立新. 膜下滴灌技術應用分析與研究[J]. 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19(2):77-78.
[7] 孔令堂,黃素蘭,黃福志,等. 不同灌溉方法對溫室栽培番茄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遼寧農業(yè)科學,2009,(2):67-68.
[8] 魏國強,孫治強,常高正,等. 不同施肥量對溫室基質栽培番茄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 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4):385-387.
[9] 李冬光,許秀成,張艷麗. 灌溉施肥技術[J]. 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02,(1):78-81.
[10] 袁宇霞,張富倉,張 燕,等. 滴灌施肥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對溫室番茄生長、產量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13,31(1):76-83.
[11] 苑玉鳳. 多指標正交試驗分析[J].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學報,2005,(4):53-56.
[12] 張明偉,易 媛,董召娣,等. 氮肥對揚麥20莖稈性狀和抗倒性能的影響[J]. 麥類作物學報,2014,34(9):1 260-1 266.
[13] 于秀琴,竇超銀,于景春. 溫室微潤灌溉對黃瓜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13,29(7):159-163.
[14] 竇超銀,孟維忠,延瑋辰,等. 大棚膜下滴灌黃瓜結果期適宜灌溉頻率試驗研究[J]. 節(jié)水灌溉,2017,(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