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紅,萬桃先
(萊陽衛(wèi)生學校,山東 萊陽 265200)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要想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書與育人兩者兼得,就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學習研究《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公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要求細化并滲透到數學教學中,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遵循中職生成長規(guī)律和認知能力,充分挖掘德育元素,提煉核心素養(yǎng),制定德育目標,確定德育內容,寓德育于教學全程。
近年來,數學素養(yǎng)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越來越受到專家學者們重視。孔凡哲教授認為,數學素養(yǎng)是指人們做出數學判斷以及參與數學活動的能力;馬云鵬教授認為,數學素養(yǎng)是指人們處理問題時所具備的品質和采用的策略;王子興教授認為,數學素養(yǎng)包括數學思維、數學意識、數學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理解和欣賞數學美學價值5個方面;涂榮豹教授則從基本的數學品格、分析和認識問題的基本數學視角、一般的思維方法3個維度對數學素養(yǎng)予以界定??梢?,數學素養(yǎng)是人們能夠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發(fā)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內在素養(yǎng),由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數學能力與觀念等組成[1]。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博士生導師王尚志等專家教授依據教育部研制的計劃,結合數學課程特點,對數學核心素養(yǎng)做出了界定: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2]。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核心素養(yǎng)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6個方面[3]。與高中生相比,中職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信心不足,但他們智力并不低,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因此,教學中必須挖掘其潛力,強化育人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重拾信心,重塑健全人格。為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史、數學美及數學家的故事等文化要素,可將數學文化納入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這樣中職數學課程核心素養(yǎng)歸納為: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應用、運算能力、直觀想象和數學文化。
根據教育部頒發(fā)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數學課程標準》以及《山東省中等職業(yè)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初稿)》《煙臺市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配合山東省中職規(guī)劃教材《數學》,結合數學課程核心素養(yǎng),形成中職數學教學的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理解和處理問題能力、數學精神、數學品格與創(chuàng)新意識,使其形成數學思維,掌握數學研究方法,開闊數學視野,逐步認識到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時引領學生體會數學之美,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
通過課題導入、公式推導、例題講解、習題演算、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社會實踐等方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做事條理有序、嚴謹細致的個性品質。
通過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使學生領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高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與勇于探索、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理性精神。
使學生通過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了解數學中蘊含的正反、虛實、上下、對立、對稱、構造等美學元素,使數學成為學生追求真善美、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美育資源。
利用相關數學史料,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今數學家在推動數學發(fā)展中做出的杰出貢獻,利用教材中的生動素材,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將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實踐,激發(fā)學生民族自尊心,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根據數學知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概念的形成與演變、數與形對立統(tǒng)一思想的確立和發(fā)展等,設計相應教學活動,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將積極的情感、端正的態(tài)度融入課程教學全程,引導學生領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德育實施包括教學內容、德育內容、德育滲透3部分。結合中職數學課程特點,整理教材各章節(jié)教學內容所蘊含的德育內容,確定德育滲透點,最終按各章節(jié)知識體系將教學內容、相應德育內容和德育滲透歸納整理,形成德育實施,以第四章“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第二節(jié)“指數函數”為例,見表1。
表1 “指數函數”德育實施
德育滲透不是外加德育內容,而是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進行無痕實時滲透。課堂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蘊含的德育元素,將德育滲透于教學全程,使德育滲透目標具體化、滲透內容生動化、滲透方法多樣化、滲透切入點自然化[4]。
德育滲透要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內容順其自然地進行,不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不能因為強調立德樹人,就給每節(jié)課戴上德育“帽子”,要提高德育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使德育與智育有機融合、和諧統(tǒng)一。
德育滲透要遵循教育原則,將德育滲透貫穿于教學全程,并持之以恒。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師德修養(yǎng)、道德情操、治學態(tài)度、教學技能等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中職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注重德育滲透的藝術性,因材施教,切實將德育滲透落到實處。
總之,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對中職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陶冶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凈化心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提高中職數學教師自身素養(yǎng)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華志遠.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構成[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6(5):41-44.
[3]洪燕君,周九詩,王尚志,等《.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的意見征詢[J].數學教育學報,2015(6):35-39.
[4]岳建軍.中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的探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